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浅谈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浅谈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

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和学生发生着关系,他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是学生的教育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他是班级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家长的代理人。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这种主导地位以及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在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调节和促进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

1怎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调节和促进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第一、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

受过去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总认为教师具有无尚的“权威”,教师可以对学生发号施令,横加指责,可以挖苦学生,打击学生的自尊。

对学生产生偏见,甚至可以体罚学生。

我们要求学生对老师绝对服从,学生不得反对,要听话等。

在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培养的学生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思想,见到老师敛声屏气,是奴才式的。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这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水火不容。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我们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就必须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实施,教师教育观念改变迫在眉睫,只有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才不愧为人师表。

第二、认清现代社会找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

2怎样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与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的教育就是要点燃学生心灵深处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奋发之火。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上,对学生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而对学生的教育要循循善诱、因利势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的沟通。

其次,要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作为教师,要了解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特点,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灵世界。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随着人类社会全方位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展,他们的思维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能力。

他们更渴望别人的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他们希望教师办事公正,平易近人,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拿我接手的这个班来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础较差,无论平时,还是在课堂上,这些学生都显得非常自卑。

平时课间休息时,我喜欢和他们闲聊,自信的学生常常在我面前像小鸟一样唧唧喳喳说个不停,而自卑心理较强的学生,常常会躲在一边沉默寡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当我和心理严重自卑的学生目光交融的时候,他们的目光总是躲躲闪闪的,还巴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在课间在课堂,我很留意这些学生。

特别在课堂上,我都在关注着他们,关注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我常常发现在讨论问题时,这部分学生好多时候对问题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他们想表达,又担心自己让老师和同学笑话。

所以干脆来个不参与。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有意无意地请他们一起来参加讨论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即便他们表述不是很完美,我都会抓住点滴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

这种做法,渐渐打开了学生的心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他们的学习态度在改变,学习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

第三、发扬民主、平等待人,做学生的朋友。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作风民主,办事公正,理解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同喜同忧,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为此,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我所担任的班级,班队干部的选拔,都是放手发动学生自己做主,民主选拔,自我推荐的方式。

在遇到困难时,偶尔给他们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做到了不干预。

让学生自己管理班上的一切事物,既为自己减了负,又培养的学生的能力。

第四、教师要严于律己,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观察和监督下,教师应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我接手的班级,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学习态度差异很大。

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泊。

最突出的是每天的卫生做的人很少,大部分学生到学校后放下书包就跑出教室玩,劳动委员基本上叫不动同学搞卫生。

常常是上课了卫生工作还没有做完。

我的习惯是每天提前到教室,发现这种情况,我不叫不喊,我会主动去和打扫卫生的同学一起做。

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学生跑进教室时常常看见我和打扫卫生的同学正干得热火朝天。

我会装作没看见继续做,直到做完为止。

学生看到这种情景时,眼神总是怪怪的,都有些难为情。

我知道我的做法起效果了!多次以后,学生思想、行为在慢慢改变。

在后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到学校后不会只顾着玩了,搞卫生的学生多了,教室的面貌在一天天改变。

到后来,我们班级再没有脏、乱、差的现象出现。

书桌、卫生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地板拖得发光、发亮!!走进教室,赏心悦目!!学校每天的卫生检查,我们班总是全校做得最好的!!有时我到教室碰巧他们在搞卫生,我故意去和他们一起做,学生会对我说:“老师,你不要弄了,这是我们自己的事。

你休息一会儿给我们上课!!听到这样的话,真是喜上眉梢!!效果绝佳!!再来说说学习吧。

班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一点学习的兴趣,成天只想着玩。

下课铃响时常常跑得比兔子还快,我还没有走到操场时,他们已经在操场上玩上了。

玩得过度了,一到上课的时候,好多学生常常是无精打采的一副模样,根本没有精力学习了,甚至有时还搅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人的学习。

他们每天总是得过且过,以玩和混为目的,根本谈不上学习上有所收获。

这样的情况,我心里那个急呀!!但我不能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我不能伤他们呀!!(为了这部分学生,我真费了不少心思。

)面对他们,我没有因为他们学习差和不守纪律刻意去指责批评他们,总是想法设法和他们套几乎,和他们的交流,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内心世界,找到症结所在。

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对这些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开始实行我的计划了。

首先,在每次布置学习任务时,不统一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布置任务。

其次,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要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写就写,能读就读。

第三,要求这部分学生每天交一份书面作业给我,作业内容自选。

在我给他们批阅作业时,我会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他们查缺补漏,争取让他们每天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对待他们,鼓励胜过一切。

在和他们接触时,我用心陪伴他们,和他们说心里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同时把我的想法、要求告诉他们,充分尊重他们。

鼓励他们要自信,帮他们树立自信心。

常常对他们说的话就是: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不比别人差,我是最棒的!!我为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自豪!!教育班上的其他学生不能因为这些同学在学习、纪律方面差瞧不起他们,打击他们,隔离他们。

大家要有包容之心,从内心深处接纳他们。

茫茫人海,大家有缘分才能成为同学,要万分珍惜同学间这份最纯真的感情,要共同进步。

因为大家是一个集体,有一个同学落后都是不行的。

为此,在班上同学间自由组合,实行了一对一的帮扶。

还别说,这样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

变化最大的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活力和自信在他们身上显现出来了。

懒散、厌学的情绪几乎消失。

在集体的带动下,整个班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班上的学生思想、学习都在进步!他们的点滴进步,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让我悟出:教育学生,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一刀切。

特别是在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要用心去挖掘,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要当伯乐,要善于发现千里马!!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会尊重、相信、理解、激励、包容学生!!总之,要使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建立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充满敬业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努力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多做认真细致的工作,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全身心的真情投入,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能取得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