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道感染与胆石症病人的护理p课件最新版

胆道感染与胆石症病人的护理p课件最新版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3.继续禁食、输液,术后1~2天胃肠功能 恢复后进流质,5~7天可给低脂普食。 4.T管引流的护理 ①妥善固定引流管。 ②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 ③保持周围皮肤清洁。 ④观察记录胆汁的量和性状:一般应为 300~700ml。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临床特点
1.急性胆囊炎 ①脂餐或饱餐后发生胆绞痛:右上腹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向右肩 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等。 ②Murphy(墨菲)征阳性。 ③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④WBC,N↑,B超可协诊。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治疗原则
• 以解痉止痛,利胆驱蛔、抗感染、 输液等非手术治疗为主。 • 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合并感染、结 石等时应行手术治疗。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护理诊断]
1.疼痛 2.有引流管异常的危险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肝功能受损、急性胰 腺炎、肝脓肿、胆道出血、胆汁渗 漏、结石残留、感染性休克等。
①胆道结石 ②肿瘤、炎症、蛔虫、胆道 手术等 ③细菌感染
索引 返回 梗阻,胆管内化脓性 感染→胆管内高压→细菌和毒 素经肝静脉进入体循环→胆源 性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 官功能衰竭(MSOF)。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临床特点
• 治疗原则
• 应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的同时 行胆管切开引流术。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节 退出
(四)胆道蛔虫病
• 病因
• 驱蛔不当、发热、胃肠 功能紊乱等。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病理
1. 蛔虫钻入胆道→Oddi氏括约肌 痉挛→上腹部剧烈阵发性绞痛。 2. 细菌进入胆道→严重感染。 3. 胆道粘膜受损→胆道出血。 4. 堵塞胰管开口→急性胰腺炎。 5. 蛔虫残体和虫卵常形成结石 的核心。
胆道感染与胆石症 病人的护理
索引 学习目标 练习题
退出
学习目标
1.叙述几种常见胆道疾病的病因、病理、 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提出胆道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一般护 理诊断,叙述相应的护理措施。 3.能初步进行“T”形管引流的护理操作, 并表现出严格无菌观念和认真的工作 态度。
索引 返回 退出


胆石症 胆囊炎 急性重症胆管炎 胆道蛔虫病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练习题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5.舒适的改变 6.体液不足 7.体温过高 8.营养失调 9.焦虑或恐惧 10.知识缺乏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及手术前护理 1.定期观察病情变化 ①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生命征情况。 ②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③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
1.胆道 结石或手术病史。 2.雷诺五联征:腹痛、寒战高热、 黄疸、休克、精神神经症状。 3.高热(39~40℃以上),脉搏细弱 (>120次/分),血压下降。 4.腹膜刺激征,肝大、肝区叩痛。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5.血WBC高达20×109/L,梗阻性 黄疸表现。 6.B超、CT等可确诊。
索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
1.胆囊结石
• 胆囊切除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胆总管结石
•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3.肝内胆管结石
• 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内引流 术、肝叶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等。
索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节 退出
(二)胆囊炎
• 分类
1.急性胆囊炎 2.慢性胆囊炎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临床特点
1.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向 右肩背部放射, 呻吟,大汗淋漓。 2.伴恶心呕吐或呕出蛔虫。 3.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如常人。 4.腹软,剑突下轻度深压痛。 5. 黄疸少见或较轻。 6.B超、ERCP、X线钡餐等可协诊。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病因
①胆囊管梗阻 ②细菌感染 ③胆汁淤滞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病理
1.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胆囊肿大,粘膜充 血、水肿、渗出等。 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脓性胆汁,脓性渗出。 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内压力增高,囊 壁血运障碍,甚至穿孔致胆汁性腹膜炎。 4.慢性胆囊炎:胆囊壁炎性增厚,胆囊功 能障碍,胆囊积水。
索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2.肝外胆管(胆总管)结石 ①Charcot(夏柯氏)三联征: 腹痛 几小时 寒战高热 1~2天 黄疸。 ②呈慢性胆囊炎表现。 ③可发生胆绞痛。 ④继发感染表现为急性胆囊炎。 ⑤B超可确诊。
索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3.肝内胆管结石 ①无症状或肝区不适。 ②胆源性消化不良。 ③若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可发生 胆绞痛。 ④ B超、CT、PTC、ERPC、胆 道镜可确诊。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下一页 退出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6. 做好特殊检查(ERCP、PTC、静 脉胆道造影等)前的准备和检查后 的护理。 7.做好皮试、备皮、配血、EKG及 各种常规检查等,必要的术前常 规准备。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二、术后护理 1.执行手术后的一般护理 2.观察要点 ①神志、生命征、尿量、及黄疸的变化。 ②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③记录腹腔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④观察伤口情况。
返回 退出
(一)胆石症
• 病因
①胆汁成分的改变 ②胆汁淤滞 ③胆道内细菌感染
索引 返回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 分类
①胆固醇系结石 ②胆色素系结石 ③混合性结石
• 病理
结石 感染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节 退出
梗阻
索引 返回
• 临床特点
1.胆囊结石 ①多见于成年女性。 ②呈慢性胆囊炎表现。 ③可发生胆绞痛。 ④继发感染表现为急性胆囊炎。 ⑤B超可确诊。
2.慢性胆囊炎 ①多有胆绞痛、胆囊结石病史。 ②临床表现不典型。 ③ B超可协诊。
• 治疗原则
1.急性胆囊炎:及早行胆囊切 除术或胆囊造口术。 2.慢性胆囊炎:应行胆囊切除 术。
索引 返回 上一节 上一页 下一节 退出
(三)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 病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