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中职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08中职对口升学语文试卷

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勃然大怒搬门弄斧无足轻重寂寞
B.兢兢业业百战百胜惩前避后希冀
C.求全责悖岌岌可危不可救药迟疑
D.大有裨益招摇撞骗只言片语肮脏
2.下列语句与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C.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柳永
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3.《项链》的作者是()
A.莫泊桑 B.欧·亨利 C.莎士比亚 D.托尔斯泰
4.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5.中国现代文学中“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
A.鲁迅 B.孙犁 C.茅盾 D.郁达夫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9.小说的三要素是故事情节、抒情和环境。

()
10.《帆》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著名诗篇。

()
11.《论语》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
12.为报答祖母的抚育之恩,李密写下《陈情表》,“辞不就职”。

()13.通知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问题,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

()
14.《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
15.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

()
16.鲁迅盛赞《赤壁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A
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

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B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

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

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17.解释词语。

(每空1分,共2分)
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
垂垂: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加点的字注音。

(每空1分,共2分)
膝.()鬓.()发
19.文段A作者所说的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文段B作者所说的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文段B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

(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10分)
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

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

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

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

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它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杨柳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20.解释词语。

(每空1分,共4分)
高踞:_________________
蒸蒸日上:__________________
斫:________________
欣欣向荣: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段选自《杨柳》,作者是___________,(1分)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1分)和 __________。

(1分)在本文段中,作者抓住了杨柳___________(1分)的特点,歌颂了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的可贵品质。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空1分,共4分)
学不可以已.: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
假舆.马者:___________ 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 2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文段选自荀子的《劝学》,其中“劝”的意思是__________。

(1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属于倒装句中的__________。

(1分)上文第一段使用的五个比喻是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1分)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五、作文(3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藏独”分子冲向我国残疾女运动员金晶,企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

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用她那残弱的身驱捍卫着奥运精神。

她说:“传递圣火路上越是艰难,就越能体现传递的价值。

而且圣火不能在我手中灭,火炬也不能在我手中丢。

我看到在现场摇着国旗的中国留学生,也看到了为我抵挡和拉开破坏分子的工作人员,我听到了他们一直在喊着:姑娘加油!中国加油!除了拼命去保护我手中的奥运圣火,我还有其他选择吗?这个时候,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决不能哭。


要求:请依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议论文。

答案
一、DCAA BCAD
二、×√×√××√×
三、17、灰白色将近 18、xī bìn 19、享受天伦之乐乐观的心态排比 20、高高地蹲或坐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用刀斧砍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21、丰子恺比喻拟人下垂“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
四、22、停止而且,并且车资质、禀赋
23、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4、劝勉、鼓励状语后置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学不可以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