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 学校体育学 精华版复习资料 考试必看

2012 学校体育学 精华版复习资料 考试必看

学校体育学复习资料本资料根据教育学专业及涉及专业提供,根据教材内容,提取书中重难点并整理成册,便于广大学子考前复习。

第一篇学校体育学基本问题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第一章的学习主要以了解为主,主要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我国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这些内容都不是学习的学校体育学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学校体育有个大概的印象,所以也不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中可以大概的阅读即可。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发展1、学生学生是学校体育过程构成的基本因素,学生即使学校体育的对象,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与质量。

2、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出现两次高速增长阶段,第一次高峰出现在胎儿开始到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第二次高峰出现在青春期,随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成熟为止。

3、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1)神经系统: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具体的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初中以后,神经抑制过程得到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关系更协调和完善,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吗。

高中以后学生的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已达到成人水平,兴奋与抑制过程基本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起主要作用。

2)骨骼肌肉系统:小学生肌肉横断面积小,肌肉纤维细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

到高中后,肌肉长度和横断面积同时增大,肌肉增强,对力量耐力性素质练习承受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3)呼吸系统: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胸廓较小,呼吸肌较弱,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较快,肺容积小,肺容积小,肺活量也较小,呼吸调节机能较弱。

高中以后,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肺活量也增大。

4)心血管系统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

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博输出量比成人低。

随着年龄增长,心收缩力逐渐增强,心率减慢。

4、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机能水平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一、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1、认知发展的特点:感知、注意、思维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情感、意志★3、个性发展的特点:个性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性格和能力三方面因素组成,其中气质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性格主要是由环境和教育影响决定的,气质和性格共同对一个人的能力产生影响。

个性倾向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养成健康的个性三、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第三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一、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二、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1)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和协作的意识第三章我过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包括:运动教育、健康教育、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运动教育包括:1)体育与健康课程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3)业余体育训练4)课余体育竞赛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和结构功能一、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本质1)学校体育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2)不同指向的方向性3)激励进取的前瞻性4)具有一定的曲折性二、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怎样的层次、类型和基本规格,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一、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1)学生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3)体育学科的功能发展二、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行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第四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校体育目标包括:1)有效的增进学生的健康2)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3)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的坚持锻炼的习惯4)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5)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6)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7)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第五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1)体育与健康课2)课外体育活动3)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4)其他体育健身活动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第二篇体育课程与教学一、体育课程的特点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2)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3)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二、体育课程的实施具体步骤1)安排课程表,明确体育课程内各教学内容的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并及时改进。

三、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四、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3)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4)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5)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五、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

六、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1)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2)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3)重视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第六章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序1)分析教学对象2)分析体育教学内容3)编制体育教学目标2、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整体性2)连续性3)层次性3、体育教学目标陈述1)明确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2)准确使用行为动词3)规定学习条件4)说明预期结果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1)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2)有教育价值3)目标描述要准确4)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5)找到学生与内容结合点6)合理的目标分类7)及时调整体育教学内容一、体育教学内容的含义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内容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的,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1)身体运动性2)健身性3)娱乐性4)非阶梯性三、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过程1)用教育的观点审视现有的体育素材2)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对体育运动进行整合3)选择运动项目4)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运动项目5)可行性(实施条件)分析体育教学方法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学方式的总称。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1)根据体育教学目标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根据教师的条件三、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1、语言法1)讲解2)口令与指示3)口头评价4)口头汇报5)默念与自我暗示2、直观法1)动作示范2)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3)采用多媒体技术4)助力与阻力5)定向与领先3、完整法与分解法1)完整法2)分解法4、预防与纠正错误法1)强化概念法2)转移法3)降低难度法4)信号提示法5)外力帮助法5、游戏与竞赛法1)游戏法2)竞赛法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探究式学习法3、发现式教学法4、合作学习法5、领会教学法体育教学设计一、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1)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3)具有实效性4)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5)具有科学性以上就是整个学校体育学的重点部分,大学考试部分基本如此,资料是笔者自己整编的,如有纰漏,敬请见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