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0-06-13T11:03:32.187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梁照广
[导读] 体育教师常用的语言艺术有:演讲语言艺术;教育语言艺术;讲解语言艺术;指导性语言;形体语言艺术。
体育教学中语言运用的艺术
梁照广
(河南省淮阳县王店乡中心校466700)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的技术”和“技术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的两大法宝。
因此有人提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既是体育技术大师,又是语言大师。
就语言而言,体育教师常用的语言艺术有:演讲语言艺术;教育语言艺术;讲解语言艺术;指导性语言;形体语言艺术。
【关键词】演讲语言艺术;教育语言艺术;讲解语言艺术;指导性语言;形体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124-01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的 “ 皮格尔马利翁 ” 效应证明一个人在受到别人语言评价时,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被评价者对自己的看法,并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果不了解学生的特点,不能区别对待学生,不研究语言的艺术,就会导致负效应发生。
如果这种融通和理解得到了同学的认可,他们就会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学习和训练,且这种效应会长时期持续下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的技术”和“技术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的两大法宝。
因此有人提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既是体育技术大师,又是语言大师。
就语言而言,体育教师常用的语言艺术有:演讲语言艺术;教育语言艺术;讲解语言艺术;指导性语言;形体语言艺术。
1. 演讲语言的运用
成功的开讲导语,往往会给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上课时采用什么方式的语言开讲,运用什么样的导语作开场白,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理共鸣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常用的开场导语方式有:
1 1表扬式。
教师在进行动作技术教学前,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使学生在学习时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如教师对前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表扬,根据平时了解到的这个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竞赛活动中的典型人和事及“达标”情况,给以简短的表扬和鼓励。
1 2检查式。
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上课前的准备情况,如服装、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也可以让学生自查,对检查结果及时提出中肯的表扬或批评。
1 3引导式。
教师告诉学生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目的、任务、教学方法等,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学习活动中来。
1 4命令式。
教师用命令的口气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以引起学生对这堂体育课应有的重视。
2. 教育语言的运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培养教育中,常常通过艺术性语言,把体育竞赛激烈壮观的场面、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语言描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而激动不已。
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都肯定了鼓励的沟通功能。
当一个学生的长处被教师发现被肯定时,就意味着自我价值得到确认,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
这是一种心理的亲和,也是感情接纳的开始;是对人的深层的精神抚慰,也是挖掘人的潜能和价值的艺术。
体育教师要慧眼独且,善于观察和捕捉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偶尔进发出来的思想火花、智慧行为,并予以及时肯定鼓励,创造出你迫我赶、人人进取的课堂氛围,这对良好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德的培养,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3. 讲解语言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讲述方式,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3 1形象讲解。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动作的概念、要领,使学生在头脑中对感知过的旧事物表象重新组合,出现独特的鲜明的形象。
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支撑跳跃“撑箱”动作要领的理解,教师说,“撑箱的一刹那就像手撑在一块烧红的铁板上”。
学生脑海里马上就会把“烧红的铁板”与“支撑过箱”的新旧表象自然组合起来,出现快速有力的支撑过箱动作形象。
3 2联想讲解。
这是为帮助理解所讲事物而联系有关事物的讲解方式。
如用“站如松,行如风”来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的神韵;用“像拉满弦和弓”,“像小火箭一样快”来讲解投手榴弹持弹动作和出手时的速度要求,把动作要求与具体的事物形象联系起来。
在启发学生思考时常用因果联想。
比如有教师上课时遇到气候骤变,刮起大风,于是这位教师这样对学生说;本堂课我们练习短跑,主要是发展速度素质,发展速度的方法很多,其中顺风跑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平时我们没有机会,今天天公作美,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为何不借此良机去体验一下呢 ? ……。
一席话说得同学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3 3比较讲解。
比较就是在头脑中把同类对象加以对比,确立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相异点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跑的后蹬动作,既可请两人做同时比较然后互评,也可对一个同学练习过程前后阶段加以比较从中说明。
4 指导性语言的运用
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客观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区别对待,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语言,或一针见血,直截了当.或循循善诱,引而不发。
透彻了解学生是前提,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同-'年龄段的学生性格个性也不同。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决定指导性语言表达方式。
风趣、幽默的语言用于正面教育,胜过空洞说教;用于批评错误胜于简单粗暴的训斥;用于指导动作有助于加快对技术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如“回头望月”,“二郎担山”,“天女散花”等风趣词语,都可以用作学习和纠正一部分动作时的夸张性语言。
又如对多血型学生,可适当采用限制性和严格要求的语言;对粘液质的学生则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再如课中或课尾的讲评语言要求,既要精炼概括、简明扼要,又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要褒贬分明,语气中肯。
5. 形体语言运用
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
“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
体育教师在平时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强化专业训
练,提高示范动作的水准;要注重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艺术的教学语言,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就一定能把体育教学工作搞得活泼生动、轻松愉快,就能吸引和感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充分感悟体育语言的文化含量,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应有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