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3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特点
•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7大地理分区 (华北、华东、华南区、华中区、东北区、 西南区、西北区 )中呈集中分布,分布均 匀度较低。
•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31个省区中分 布较不均衡。
•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在宏观层面呈跨越行 政区界的组团状凝聚分布的格局,其中最 为集中的有六大组团:晋冀组团、皖南赣 北组团、黔东南桂北组团、湘西渝东鄂西 组团、闽南粤北组团、云南组团。
• 2 )村落内留存的各类传统资源保护状况堪忧。 (1)认识缺乏,很多资源的价值没有被认识,对其保护意识不足。 (2)缺乏整体保护,78%的传统村落没有保护规划,缺乏保护措施。 (3)闲置废弃比例高,大量的传统建筑闲置废弃,居住在传统建筑中的 人口不到村落常住人口的34%。 (4)传统文化失去活态,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逐渐褪色。
中国传统村落
1 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
• 传统村落记载着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 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1、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2、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 3、传统村落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 4、传统村落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 5、传统村落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广大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 6、传统村落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
传统村落与中国水系分布的关系
传统村落与方言分布的关系
传统村落与民族分布的关系
4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 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点是做好基础性工作,尽快摸清传统资源现状, 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任务,探索开展抢救性保护发展试点。
•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 1)坚持规划先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必须先规划后实施,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2)坚持分类分级。必须分类分级开展保护发展工作,有针对性提出抢救性维修、整体 保护、合理利用等保护措施。 3)坚持活态传承。注重活态传承传统村落承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遗产的 真实性和完整性,延续农耕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 4)坚持一村一策。要结合村落类型以及周边人文与自然环境、地方及民族特色,因地 制宜提出保护发展对策。
求和保护传承措施。 3)妥善处理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与保持村落整体风貌、延续传统生活的关系。 4)明确保护发展规划的实施机制。
•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的要点阐释如下。
一 基本原则与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强调整体的、真实的保护。
• 强调从整体上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整体既包括村落周围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 境、道路街巷水系、传统建构筑物、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的传统资源,也包括无形的传 统资源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还包括生活在村落中的村民。
2 传统村落面临威胁
• 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落正因各种原因大量、迅速消失。保留有传统风貌的村落目前统计不到全国行政 村总数的约2%,不到全国自然村总数的约0.4%: (1)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破败,加上生活环境较差使大量村民外出导 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 (2)一些传统村落由于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 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 (3)一些村落过度旅游开发盲目建设,拆旧建新、拆真建假,破坏了传统村落。
晋冀组团
河北大梁江村
北京川底下 山西张壁村
皖南赣北组团
安徽坑口村
安徽查济村
江西绕南村
黔东南桂北组团
贵州省怎雷村
广西省东田村 贵州省增冲村
湘西渝东鄂西组团
重庆市河湾村
湖南省崇木凼村
湖北省兴安村
闽南粤北组团
广东省扬池古村
福建省下梅村
云南省苍台村
云南省寺登村
云南组团
云南省翁丁村
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关系
传统村落调查建档及保护发展规划 编制要点
目录
前言 中国传统村落
1、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 2、传统村落面临威胁 3、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特点 4、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一 基本原则与要求 二 建立详实完整的传统村落档案 三 明确各类传统资源特征 四 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五 发展村落经济文化,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成果和深度首先要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 做好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35号)关于村庄规划编 制的一般要求,并在参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相关规章要求 的同时,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 1)各类传统资源的详细调查、特征分析和建档。 2)分级分类确定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根据不同类传统资源的保护需求制定保护要
• 3)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大量的传统村落得以保留是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落 内饮用水、电力电讯、公共照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匮乏,村民生活质量有 待提高。
• 4)发展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传统村落村民年均收入极低,贫困发生率高,缺乏发 展的动力和机会,导致村落人口继续流失。
• 我国城镇化仍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抓紧摸清传统 村落的基本情况,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避免因错误的观念、短期的开发利益 等各种原因破坏传统村落,使传统村落在传承历史文化、保障国土安全、振 兴旅游业、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 的工作。
• 强调真实地保存传统村落中的各项传统资源,保持村落乡土特色,不得迁并传统村落, 不得大拆大建、拆旧建新、拆真建假、粉饰做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等传 统文化的原生态,不得随意变造、歪曲、做假。
整体性的保护
粉饰做伪的“古街 区”
2、以村民为主体。 • 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应尊重村民利益,重视
村民生活品质的提高,鼓励并引导村民在 原址生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人口疏散; 村民住房等的利用、修缮、改造等应在规 划控制与引导之下由村民进行,不应出现 一刀切的设计、强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