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0(a≠0)]2、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定方法(1)根据定义判定。
[即①是整式方程②只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 (2)根据一般形式判定。
[即将整式方程进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后,如果能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0(a≠0),那么它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二.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1)将方程的右边化为零(2)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3)令每个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不能用这两种特殊方法时,再用公式法。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判别式定理和逆定理∆>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 ⇔方程没有实数根∆≥0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系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3)应用判别式证明方程根的情况(无实根、有实根、有不相等实根、有相等实根)4)利用判别式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证明题。
四.根与系数的关系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如果方程20(a≠0)的两个实数根是x1, x2,那么12__,12=__,2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实数x1, x2满足12__,12=__, 那么x1, x2是一元二次方程20的两个根.3韦达定理的两个重要推论推论1:如果方程20的两个根是x1, x2,那么12__,12=__,推论2:以两个数x1, 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_________4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1)验根(2)由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及未知系数.(3)不解方程,求关于x1, x2的对称式的值.如:x12+ x22,122+x1x22,11x+21x,︳x1-x2︳(4)已知方程的两根,求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5)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6)已知方程两个根满足某种关系,确定方程中字母的取值范围(7)证明方程系数之间的特殊关系(8)解决其它问题,如讨论根的范围,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等.(9)根的符号的讨论五.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用公式法)1.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2___________2.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用求根公式求出二次三项式2对应的方程20的两个实数根x1, x2;(2)将a、x1, x2的值代入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写出分解式。
3.如何判定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能否因式分解:即当∆≥0时,能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当∆<0时,不能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去分母法;换元法;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六.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方法。
思想是“转化”即二元转化为一元,将二次转化为一次。
方法是先降次,再消元。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逆用韦达定理。
同步练习一、一元二次方程1.关于x的方程(a -5)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A .a ≥1B .a >1且a ≠5C .a ≥1且a ≠5D .a ≠5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0的两根分别为x 1=2,x 2=1,那么p ,q 的值分别是(A )-3,2 (B )3,-2 (C )2,-3 (D )2,33.已知是方程的两根,且,则的值等于 ( )A .-5 B.5 9 D.9 4.已知方程有一个根是,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数的是( )A .B .C .D . 5.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且,则的值是( ) A .1 B .12 C .13 D .25二、填空题1.已知x 1、x 2为方程x 2+3x +1=0的两实根,则x 12+8x 2+20=.n m ,0122=--x x 8)763)(147(22=--+-n n a m m a 20x bx a ++=(0)a a -≠ab aba b +a b -x 2210x mx m -+-=12x x 、22127x x +=212()x x -2.设x 1、x 2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4x -3=0的两个根,2x 1(x 22+5x 2-3) =2,则 ▲ .3.已知x = 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的值为 .4.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值为.5.若实数m 满足m 2-m + 1 = 0,则 m4 + m -4= .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则. 二、因式分解 1.0)1(213=-+--x x x x2.1214112-+=--+-x x x x x 3.()10x a a x a x b +=≠-+2=++n mx x 222n mn m ++1x 2x 2320x x --=2211223x x x x ++10)2110x x -=1x 2x 1211x x +=4.222299369x x x x x x x +-++++; 5.23111x x x x -⎛⎫÷+- ⎪--⎝⎭6.7.若关于x 的方程211333x x kx x x x ++-=-- 有增根,求增根和k 的值.8.已知 的值9.若0<x<1,且 的值10.化简代数式,将值代入求值三、解答题bab a bab a b a ---+=-2232,311求xx x x 1,61-=+求()()n m n m mnn m n m n m n m -+÷⎪⎪⎭⎫ ⎝⎛+---+222222x x x x x x x --+⋅+÷+--36)3(44622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值。
2.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和.(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求的值.3.题甲: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1)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 设,求t 的最小值.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2(1-m )x -m 2的两实数根为x 1,x 2.)0(012≠=++a bx ax 4)2(222-+-b a ab x 22(21)0x m x m +-+=1x 2x m 22120x x -=m x 012)2(222=++--k x k x βα、kt βα+=(1)求m 的取值范围;(2)设y = x 1 + x 2,当y 取得最小值时,求相应m 的值,并求出最小值.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p 的取值范围;(4分)(2)若的值.(6分)6.已知关于x 的方程. (1)若这个方程有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这个方程有一个根为1,求k 的值;(3)若以方程的两个根为横坐标、纵坐标的点恰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满足条件的m 的最小值.7.在等腰△中,三边分别为、、,其中,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周长.1201x p x x 有两实数根=-+-.2x p x x x x 求,9)]1(2)][1(2[2211=-+-+014)3(222=--+--k k x k x 014)3(222=--+--k k x k x xmy =a b c 5a =x ()2260x b x b +++-=三、二元二次方程组 1.解方程组2220 (1)30 (2)x y x y -=⎧⎨-+=⎩2.解方程组11 (1)28 (2)x y xy +=⎧⎨=⎩3.已知方程组⎩⎨⎧+==+--21242kx y y x y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求k 的取值范围。
4.方程组⎩⎨⎧=+=+52932y x y x 的两组解是⎩⎨⎧==1111βαy x ,⎩⎨⎧==2222βαy x 不解方程组,求1221βαβα+的值。
5.解方程组22225() (1)43 (2)x y x y x xy y ⎧-=+⎪⎨++=⎪⎩6.解方程组2212 (1)4 (2)x xy xy y ⎧+=⎪⎨+=⎪⎩7.解方程组2226 (1)5 (2)x y xy ⎧+=⎨=⎩8.解方程组 3 (1)38 (2)xy x xy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