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图表(共62张PPT)

统计图表(共62张PPT)


B.用车费用与投放数量 D.道路格局与交通限制
(3)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 及倡导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现了找车难、乱停乱放、随 意破坏等问题。以下措施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是(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 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 技术难度 )
②增加单车
③提高单车质量,增强操作
④利用 GIS 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
柱 状 统 计 图
①看清图名和图例 ②看横坐 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项 目及其数值单位 ③思考横坐 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之 间的关系 ④对柱值的高低进 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随 横坐标内容的变化 ⑤分析原 因,评价产生的问题,提出 建议、对策
考点一 地理分布图的判读
例1.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 图。据材料完成(1)~(2)题。
农业区东部面积大, 西部面积小, 可知山地分布在西 部外围,C 正确。 答案:(1)A (2)C
▶即学即练 (2017· 绍兴一模)下图为浙江省 2015 年能源消费结构 图。读图完成(1)~(2)题。
(1)目前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以( A.可再生能源为主 C.清洁新能源为主
)
B.生物能源为主 D.化石能源为主
柱状统计图判读 例8、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 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 (2)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
) ③农业用地 ③居住用地 ③农业用地 ③商业用地
D.①居住用地 ②农业用地 (2)图示范围内的地形( )
A.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东南外围 B.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西南外围 C.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西部外围 D.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东南外围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①在距市中心最近 的地区用地占比最大, 为商业用地; ②在中心距中的范围 内占比重最大,为居民用地,A 正确。第(2)题,从图中 看,城市空间形态大体呈团块状,且占地面积较大,地形 以平原为主;农业区应以平原为主,从第三幅图可看出,
例2.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 题。
(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强
▶即学即练 (2017· 衡水七调)大豆是我国食用油脂厂的主要原料。 下图为 2008—2012 年我国从不同国家进口大豆的数量变 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从图示三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呈现交替波动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多元化的进口渠道 B.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差异 C.市场需求周期变化 D.出口国调控大豆出口量 (2)作为油脂压榨原料的大豆,相对于美国大豆,我
类型二
结构型统计图
【典题 2】 (2017· 石家庄质检) 某大城市依山傍水, 规划完整, 下图是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 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三类用地分别为( A.①商业用地 B.①商业用地 C.①居住用地 ②居住用地 ②农业用地 ②商业用地
答案:
(1)D
(2)C
第(2)题,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增加,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大, 不利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导致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 增加,导致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内的交通线路延长,因此居民平均 通勤距离会延长;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 的人口、工业越来越多,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建设用地的不 断增加势必会造成耕地和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很多生物失去了栖息地,导 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
答案: (1)D
(2)D
考点二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答案:(1)D (2)C
类型三
相关型统计图
【典题 3】 (2017· 泉州一模)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 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 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 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系 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读图完成(1)~(3)题。
2.线性统计图。 线性统计图主要有曲线图和折线图两种。它们是采用曲线 或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 势的统计图。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及依 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2.线性统计图的分析思路。 ①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考横坐标与 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变化过程 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项目之间 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 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 ④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1)C (2) D
三类常见统计图表的判读
类型一 变化型统计图表
【典题 1】 (2017· 唐山二模)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 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 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 是共享经济的一 种新形态。 某高校学生小明、 小亮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 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
某市工业结构图,既表 图 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分布 示了工业总产值是300亿 示 百分比图 元,又表示了各工业部 门所占的比重
【特别提醒】 1.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技巧。 (1)看清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地理项目。 (2)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首先仔细读图,认识结 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 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纵向上可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 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 的差异或联系。 (4)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问题,作出评 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1.常见结构图及其判读步骤。
结构图是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 概念直观的地理图像,常采用将几何图形按比例分割的手段制作 而成 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 饼状图:饼状结构图除了 的部分构成。以全部面积表示地 可以反映扇形结构图所反 理事物的整体,以各个部分面积 映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 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 类型 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的量, 理事物整体的比例。这种图形能 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 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示地 例关系两方面反映事物的 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二是表 发展变化状况 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平面 正三 角坐 标图
①根据题目或材料信息,读图名 并结合图像确定横、纵坐标代表 的含义 ②联系所学地理知识, 结合所提问题回到坐标系中观察 直角 图像走向和分布范围 ③区分各 坐标 条曲线含义,采用隔离法分别研 图 究并思考各曲线间的内在联系 ④注重地理要素间的时空联系, 树立空间定位思想 ⑤构建地理 要素因果联系体系,思考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2)题,相对于美国大豆,我国大豆劳动力成本高, 科技含量低,产量低但价格高;化肥农药残留多,质量不 如美国大豆; 但中国地价低, 所以大豆仓储成本低, 选 C。 第(3)题,近年,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压榨技 术水平提高, 这使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食用油脂压榨的中 心,选 C。
答案:(1)B (2)C (3)C
)
【答案】(1) A。 (2) D。
地理表格数据分析 例9、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 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 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均GDP与全 城市化水 人口对水资 人口对耕地 国平均值之比 平(%) 源压力指数 压力指数 1.00 52.57 1.00 1.00 全国 0.86 47.44 0.14 0.95 青海 0.82 42.43 7.74 1.07 河南 0.93 56.90 1.00 0.29 黑龙江 1.65 63.20 0.83 2.56 浙江
3.常见坐标图的判读步骤与方法。
①读准三个坐标轴的原点及变化趋势, 即如图中的箭头甲、乙、丙所示的方 向 ②过某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 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a、 b、c ③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 点,读出数据。在右图中待求点“*” 的三个坐标是0~14岁约为23%, 15~64岁约为73%,65岁及以上约为 4%。应注意不能简单采用直角坐标 的读图方法,沿某点向坐标轴作垂线, 这样读出的数据信息是错误的
是由于很多中学为寄宿制学校, 学生极少出行, 或者 是中学生不掌握骑行技术导致的,故选 C。第(3)题,共 享单车找车难,说明单车布局不合理,应当利用 GIS 技 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针对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 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认识,故选 D。 答案:(1)B (2)C (3)D
(2)为建设“两美浙江”,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现阶段可行的措施是( 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制经济增长速度 A.①③ C.①④ ) ②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③控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②④ D.③④
解析:第(1)题,浙江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石油等 化石能源为主,所以选 D。煤炭、石油为非可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非清洁能源,A、B、C 错误。第(2)题,产业 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 用, 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禁止使用化石能源和控制 经济增长都是没有兼顾经济观念、消极且不可行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