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
治者,必先安心 。冰心诗中写道:“心若冰清,天塌 不惊”。治国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惊。心安得稳,国安 得就稳。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者安 心。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不可忘,不可念”,用 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塌不可惊;家耻不可
念,心应若冰清。治者,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 曾经疑惑,曾经迷茫,将心放平,你 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乱,做得到去留 无心,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 抑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文学家;也许是富五 车,也许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心的人 决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 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镜湖
2020/4/3
19
方法三:做法分论
? 以“关爱”为话题,从探寻方法的角度写三个立分论点。
?①关爱他人,需要我们有一颗博爱之心。 ?②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 ?③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不计得失名利。
?①关爱,需要重视一个“行”。 ?②关爱,需要掌握一个“度”。 ?③关爱,需要用好一份“智”。
二、议论的结构
1、并列式 2、层进式 3、对比式 4、综合式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应考议论文拿到 更高分呢?
?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 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 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 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3个 或3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 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主张,以达 到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常用文体之一。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 观点和主张。
论据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的理 由和依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材料。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过程和方 法。
把握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论点通常是用陈述句来表述的。
……
2020/4/3
14
抽象概念:
1、关爱是无私的奉献; 2、关爱是倾情的给予; 3、关爱是热心的帮助。
……
2020/4/3
15
比喻手法:
1、关爱是化雨的春风; 2、关爱是暖人的炭火; 3、关爱是厚重的大山; 4、关爱是挡雨的纸伞; 5、关爱是深情的赞歌。
……
2020/4/3
16
?
作业
?以“论宽容”为题目,以并列式的结构, 从“宽容,是什么”的角度中,拟好三个 分论点,然后写成一篇800字议论文,星期 一交
2020/4/3
20
方法四:角色分论
? 以“关爱”为话题,从角色的角度写三个立分论点。
?①关爱亲人。 ?②关爱自己。 ?③关爱他人。 ?④ 关爱后辈。
?①勤于关爱亲人,常回家看看。 ?②懂得关爱自己,我很重要。 ?③勇于关爱他人,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 善于关爱后辈,持盈若虚。
2020/4/3
21
2020/4/3
17
方法二:因果分论
以“关爱”为话题,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立分论点。
①关爱使人际融洽; ②关爱使隔阂消除; ③关爱使社会和谐; ④ 关爱让世界和平。
2020/4/3
18
方法二:因果分论
以“关爱”为话题,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立分论点。 ?①关爱能融化心灵的坚冰,迎来暖暖春阳; ?①关爱能支持精神的天空,收获累累硕果; ?①关爱能树立道德的丰碑,赢得清正世风。
学习目标
分论点的三个 要求(学案)
学习目标
如何设置 并列式分论点
拟写并列分论点的角度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方法一:内涵阐释法(是什么) (学案)
2020/4/3
13
具体表现:
1、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2、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 3、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 4、关爱是一个会心的微笑。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 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 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皆知,一 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伏龙”这个名 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将心安在了汉室统一上, 最后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远将佳话围 绕在了他身边。元帅岳飞将心安在大宋,一首 《满江红》,歌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志者,安心,心如磐石。
知者,必先安心。 佛曰:“渡人自渡。”也许这就是 安心的最高境界。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掘归园田的恬 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达明朗。水 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懂得宽宏,懂得不把 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 知者,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苍穹。
安家,安国,安邦之人,必先安心 。将心安如磐石的人 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作 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
论点2: 身处逆境时,需要心安 。 事例: 史铁生、海伦 ·凯勒
论点3: 面临成功时,需要心安 。 事例: 居里夫人
1、例证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 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 使人更容易理解、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2、引证法(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的精辟见 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 理公式来证明论点。引用名言警句加以论证,使 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3、喻证法(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 比喻来证明论点。能够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的观 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4、对比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 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并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通 过正反对比,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 使说理更有力度。
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
题目: 说“安”
中心 : 心安者,成万事 论点1: 遭遇坎坷时,需要心安。 论点2: 身处逆境时,需要心安。 论点3: 面临成功时,需要心安。
把握论据
论据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的理由和依据,
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题目: 说“安”
中心: 心安者,成万事
论点1:遭遇坎坷时,需要心安 。 事例: 李白、苏轼
援事立理:段落结构
?分论点+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结论
?现在我们看看《说"安"》这篇文章是如 何以此法来说理的:
2020/4/3
22
感悟 佳 作
安—— ?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 治者,必先安心; 智者,必先安心; 知者,必先安 说“安”
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 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 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