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财政学原理(专科)》课程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拉弗曲线”是关于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的理论(错)
2.1995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错)
3.税负转嫁受到供给和需求弹性的影响(对)
4.营业税一般适宜采取比例税率,不像累进所得税那样更能体现按能力征收的原则(对)
5.以课税对象为标准,个别财产税主要包括土地税、房屋税和不动产税(对)
6.度量微观税收负担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税收负担率和个人税收负担率(错)
7.财政补贴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特定的国家政策而安排的支出,这是财政补贴的特定性特征(对)
8.政府最高立法机关决定预算编制的方针政策(对)
9.现收现付制的特点是完全依靠当前的收入去支付现在的支出,以收定支,基本没有结余(错)
10.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是公司所得税的一项经济效应(对)
11.当正外部性出现时,商品的价格会大于该商品的边际社会收益(对)
12.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错)
13.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对)
14.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十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错)
15.即使是经济效益不太好的项目或方案,如果其社会效益很好,也可能被选为优者(对)
二、名词解释
1.滑动关税
答:动关税是根据进出口商品价格或数量的变动而升降税率的一种关税
2.土地增值税
答:土地增值税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
3.税收的效率原则
答:所谓税收效率原则是用指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并通过税
收分配促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
4. 绩效预算
答:绩效预算,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5.混合经济
答:现实的经济体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完全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混合,即混合经济。
5.税收的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是用指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并通过税收分配促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6.公共产品
答:公共产品(Public 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6. 宏观税收负担
答: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或国民收入(NI)的比例来表示。
7.社会保障
答:绩效预算,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8. 公共财政
答: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三、问答题
1.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有何经济效应?
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
2.政府财政作用于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
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3. 税率可以被分成哪几种类型?
答:比例税率
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税比例。
中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1]
比例税率在适用中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1]
单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1]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
[1]具体又分为下面三种形式:
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产品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比例税率。
如消费税、关税等;[1]
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按不同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行业采用同一比例税率。
如营业税等;[1]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区分不同的地区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地区采用同一比例税率。
如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1]
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区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的使用税率。
[1]
4. 财政收入中来自于公共企业的收入主要有哪三种?
答:公共财政收入一般包括税收、公债、非税收入三种形式。
税收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公债是政府在资金持有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信用原则,有偿l地获取公共收入的一种手段。
相比于由法律预先规定的税收而言,政府可以根据公共收支的状况,更加灵活地确定是否需要发行公债来调节经济、平衡收支。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公共收费、罚没收入、特许权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与境内外机构和个人捐赠等多种形式
5.简述关税的分类。
答:按照不同的标准,关税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征收对象分类,关税可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三类;按征收目的分类,可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税计征标准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滑准税;按货物国别来源而区别对待的原则,可分为最惠国关税、协定关税、特惠关税和普通关税等
6.简述商品税的演变过程。
7.简述财产税的特点。
答:主要有:
①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位置固定,标志明显,作为课税对象具有收入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②纳税人的财产情况,一般当地政府较易了解,适宜由地方政府征收管理,有不少国家把这些税种划作地方税收。
如美国课征的财产税,当前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其地方税收总额的80%以上。
③以财产所有者为纳税人,对于调节各阶层收入,贯彻应能负担原则,促进财产的有效利用,有特殊的功能。
7. 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主要有哪几种?
答:财产税主要有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
房产税分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两种,从价按房产余值的1.2%征收,从租按租金12%征收(个人出租住房按4%)
8. 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有哪三种基本途径?
答:1. 增加税收 2. 增发货币 3. 发行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