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复习思考题一简述题第一部分: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1 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请举例说明。
2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3 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准公共产品与纯公共产品的区别。
请举例说明。
4 什么是外部效应?政府对外部性产品或行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请举例说明。
5 什么是拍卖污染许可证?实行拍卖污染许可证有什么意义?6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什么是帕累托改进?7 什么是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基尼系数如何评判公平?8如何理解公共财政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二部分:公共财政支出9 什么是财政支出?如何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上升趋势特征?10 政府活动扩张论(或瓦格纳法则)的内容是什么?11 梯度渐进增长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2评价公共财政效益的方法主要有几种?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13 什么是购买性支出?什么是转移性支出?它们的区别和主要功能是什么?14 购买性支出包括哪些内容?它如何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
15转移性支出包括哪些内容?它如何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
16 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形式。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及资金来源。
17社会保险的含义、特征及其内容。
18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三种养老基金筹集方式的区别。
第三部分:公共财政收入19公共财政收入的含义、主要来源。
20税收的含义及特征21税制的基本要素和中心环节。
22税率的种类有哪些?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23 什么是直接税?什么是间接税?它们各自包括哪些税种?这些税种有什么功能?24什么是商品税?商品税有什么特征、包括哪些税种?24 什么是所得税?所得税有什么特征、包括哪些税种?25 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的征收有几种方式?那一种对企业有利?为什么?26 现代税收的原则有哪些/27 什么是税收中性和税收的超额负担?28 什么是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的意义是什么?29 什么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有几种方式?什么是税收归宿?30 最适税制的概念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部分财政不平衡公债31什么是财政不平衡?什么是财政赤字?影响财政不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根据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您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有哪些?32什么是公债?公债有哪些特征?公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3 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二、论述题:1 公共财政有哪些职能?市场经济与财政职能的关系是什么。
2 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最典型的外部效应有哪些表现?你认为政府矫正外部效应应采取哪些财政措施。
3 根据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普遍高房价现象,你认为是否是市场失灵?谈谈您对政府如何抑制高房价的看法。
4分析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有那些影响因素。
5 分析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财政的职能。
6增值税有几种类型?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弊端是什么?其改革的方向如何?7 财政政策有几大工具?它们是如何调整宏观经济活动的?8分析税收的经济效益有哪些表现。
9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及其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内容10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何调整经济周期。
三、单选题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主要区别在于()A、消费产品的不同特征B、取得产品的不同方式C、生产产品的不同方式D、产品的不同所有制性质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配置资源的主体。
A、市场B、政府C、企业D、个人3同时具备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征的物品是()A、私人物品B、公共物品C、纯公共物品D、准共公物品4财政调节各分配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是指财政的()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D、维护国家职能5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有()A、社会保障与行政管理支出B、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C、政府投资、国防、行政支出D、政府投资与债务利息支出6转移性财政支出将直接影响()。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7属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项目是()A、基建支出B、国防支出C、文教支出D、卫生支出8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是()A、投资的内在成本大小B、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C、投资的生产成本与收益D、投资的社会成本大小9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A、农民B、政府C、社会D、农业企业10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A、私人产品B、纯公共产品C、混合公共产品D、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11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社会保险B、商业保险C、军人优抚D、养老保险12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典型的公共产品是()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B、科学研究C、教育服务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13财政收入中,占比重最大的收入是()A、税收收入B、国有资产收入C、债务收入D、其他收入14从经济成分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A、全民所有制收入B、集体所有制收入C、私营经济收入D、三资企业的收入15从产业部门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16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标志是( )。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税目17主要解决对谁征税问题的税制构成要素是( )。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计税依据18 .能体现量能负税原则的税率形式是( )。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固定税率D.浮动税率19公共财政的效益原则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获得()A 微观经济效益B 宏观经济效益C 企业效益D 最大的社会效益20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投资主要用于( )A 重要的社会投资B 重要的生产性项目投资C 非生产性项目的投资D 重要的公共工程和基础项目投资21下列项目中。
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A 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B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C 政府投资、国防、行政支出D 政府投资与债务利息支出22以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创造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是()A 消费税B 营业税C 资源税D 增值税23在税收的三大特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 无偿性B 强制性C 灵活性D 固定性24国债的首要功能时()A弥补财政赤字 B 经济建设融资C调节经济D调节分配25所得税的征收是按()计征的A 比例税率B 累进税率C 超额累进税率D 定额税率26我国流转税的基本税率为()A 13%B 17%C 33%D 35%27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A纳税人 B 课税对象 C 税率 D 税种四、多项选择题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B、信息不充分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D、自由竞争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
A、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C、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4. 财政的基本特征()。
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D、固定性5 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形式()A、财政直接配置资源B、财政间接配置资源C、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D、财政通过微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6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A、市场机制不完善B、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C、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须要D、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7 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A、税收B、转移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D、财政性支出8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为()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小于总需求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D、总供给与总需求无关系9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包括()A、消费B、储蓄C、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D、进口商品10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需求包括()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支出需求D、出口需求11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物价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D、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12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A、税收收入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银行利息收入E、其他收入13税收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有偿性14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则的研究》提出税收原则()A、平等原则B、确实原则C、便利原则D、最少征收原则15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分为()。
A、实物税B、直接税C、间接税D、货币税16 .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A、强制性B、随机性C、无偿性D、信用性E、固定性17下列税收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有()。
A、所得税B、增值税C、营业税D、消费税E、印花税18税收按照征税对象分类,可分为()。
A、流转税类B、所得税类C、资源税类D、财产税类E、特定行为征税类20 税率的形式主要有()。
A、比例税率B、幅度税率C、累进税率D、差别税率E、定额税率五、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后回答正确答案)1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意味着财政分配不具有偿还性。
2所谓“市场失灵”问题,即是人们所说的“市场不能干”的问题。
3在外部效应中,工厂进行污水、废气排放时所产生的效应属于正效应。
4 当市场出现垄断现象时,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是难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的。
5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提高。
6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
7国防具有混合公共产品的性质。
8 教育产品既具有私人产品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9我国的税收制度,经过多次变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建立起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复合税制。
10消费税为价内税,实行从价征收的消费品的税基与增值税的税基是一样的。
11我国对绝大多数货物均征收出口关税。
12国债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理想方式。
13基尼系数通常是用来判断一国收入差距及分配问题的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该国收入差距大,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的社会问题。
14对农产品进行财政补贴是世界各国比较通用的做法。
15发行国债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公共财政收入。
16一位从事IT工作的毕业大学生月薪水收入为4000元,他(她)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540元。
17在经济交易活动中纳税人就是税负的直接承担者。
18教育属于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全社会用于教育的经费应该由政府来支付。
19一般来说,奢侈品、高档商品的税率较高,税负较易转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