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2015爱情闺怨诗
2014-2015爱情闺怨诗
闺怨诗的思想情感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 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曲》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丈夫经商 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 潮儿。
• • • • • • • • •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1)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 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 白白消逝。 (2)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能够 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 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5、抒发别离苦情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 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 恨,倚栏干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 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 其 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 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 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 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 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 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 金鹧鸪。
“少女闺怨”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 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为此, 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
8、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 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表现对丈夫的思念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 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 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 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基本内容
• 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 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如杜甫的《月夜》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与元稹的《 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 是云”)。 • 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 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 3、未能终成眷属的男女恋情诗,如李商隐的 无题诗。
《菩萨蛮》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 景。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前两句写她 梳洗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人脸与插戴的鲜花交相辉 映,脸如花,花映脸,花容月貌,相互辉映。结拍两句,写女 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 有所感触。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 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爱情闺怨诗鉴赏
•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 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 离别相思之苦。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具体可分为爱情诗 和闺怨诗(包括宫怨诗)。
•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 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 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 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形式标志
一、标题中有“怨”“怀”“思”“别”“忆”“望夫”“X妇 叹”“闺怨”“幽恨”“寄良人”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二、诗中常有“眉锁”“翠楼”“绮席”“碧纱”“鸳被”“相 思枕”“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 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 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带有闺房色 彩或带有思人韵味凄清的意象,如张籍的《忆远》。 忆远 唐·张籍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春闺思 张仲素 •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 方面分析。 •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 【参考答案】 • (1)“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青青”绘 桑叶葱茏青翠之色,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 迷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 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 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 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 军的丈夫。Leabharlann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寄征衣 (元)姚遂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问,妾身千万难。
《陇西行》闺中妻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还在 梦境中盼他早日回来团聚。《寄征衣》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 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
《行宫》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 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 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 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 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 凄绝!
《宫词》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 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 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 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9、“托志帷房”
•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 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 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托志帷房”。一 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 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 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 中所乐于采用。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如 白居易元和初年在皇帝身边作了几年谏官,由于犯颜直谏,被皇帝逐渐疏 远,于是作《太行路)),诗中以“妾颜未改君心改”自比,痛陈“人生莫做 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另有贺铸《横塘路》、辛弃疾《摸鱼儿》。
•
•
摸鱼儿· 辛弃疾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 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 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③。
(2014· 新课标卷1)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 合内容分析。(5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 要阐述。(6分) 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 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 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 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 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6、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少女闺怨。 伤春词 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嫦娥》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 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 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 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 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 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 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 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