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
五、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
主题
伤 春 怀 人
人物身份 弃妇
“怨” 年老由色衰
丈夫情变 以夫为纲
“怨” 情
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对爱情婚姻的失望; 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
思妇 征妇
商妇
丈夫戍边 远征
丈夫远行 (为利)
思念、关切、
独守空闺的寂寞、 悔恨 孤独
长期分离的苦楚
对朝廷连年征战的 不满;对战争无情 的痛诉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 全词的“愁”味, 使主题更加鲜明。
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 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 游子触景生情, 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 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 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 妇伫立玉阶,见鸟 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 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 达了“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的情思。
“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4分)
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 再到写伤别之愁,最后到写盼归之愁, 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 愁。
(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箇 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 然”。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 析说明。(4分) 情的角度: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 片写伤别之情(思念之情),故情胜。 词的角度:示例1——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言人去 不归,中间以一“雨”字联结,“愁”字贯穿其中, 结构严谨; 示例2——“一寸愁千缕”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 手法,“遍”“断”两个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 了重压在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女子的浓重愁绪,故词 胜。 (答出任一点,得2分。也可选取其他字词句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
菩萨蛮 张翥(zhù)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 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 梦相寻。惊鸟啼夜深。
香闺幽怨谁识得
——诗歌分类鉴赏之闺怨诗
学习目标
1、了解爱情闺怨诗的特点及情感。 2、掌握爱情闺怨诗的解读方法。
任务一:自主学习
1、(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张(诗4的分“)问消息”是要 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 处,施诗的“无消息” 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 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
(对具体内容的阐释各 回文机上暗尘生。
得1分,“感情”分析2 分)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 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 却恨桥头卖卜人。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 草,望断归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分) 答: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 简要分析。(4分) 答: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 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 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 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的意象做简要回答。(3分)
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1分)这首词以远山、烟水、枫叶、 菊花、塞雁等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 中,相思愈发深重,内心更为凄冷(2分) 或: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1分)“相思枫叶丹”喻示着 相思的热烈,正因为内心里装着所思念的人,所以内心是 温暖的。(2分)
自家夫婿无消息, 却恨桥头卖卜人。
(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 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而问 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 的“好音讯”,因而她在 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 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 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夜 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 卖卜人。(2分)以对卖 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夫的 思念之切。(2分)
爱情闺怨诗题材及其形式特征
一、爱情闺怨诗题材特征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
离别相思之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体可分为爱情诗和闺 怨诗(包括宫怨诗)。 二、形式标志
1、标题中有“怨”“怀”“思”“别”“忆”“望 夫”“X妇叹”“闺怨”“幽恨”“寄良人”或直接用“无 题”等字眼,如王昌龄的《闺怨》。
(2)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3分)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想赏春景而怕添愁怀,欲弹奏而只 能抱云和的百无聊赖、无限幽怨的宫妃形象。(3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 上的作用。(2分)
任务一:自主学习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 花残”两句话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 回答。(3分)
这首词的主题是相思。(1分)“一重山,两重山”是从空 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人距离的遥远,“菊花开, 菊花残”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人分别的长 久,从而表达出相思之情的深重。(2分)
任务三:规律小结
3、空闺独守得思亲之怨。这类诗或写思妇空闺、思亲念远 的哀伤,或写红颜易逝、青春虚度的惆怅,或写盼夫早归、 夫妻团聚的渴望。 4、情梦难圆的遗憾之怅。美好的爱情总是无法得到圆满, 诗中表达的常常是一种不可企及而又刻骨铭心的爱恋,一种 不能圆满而又至死不渝的情感,一种无法言传而又心心相印 的思念,萦绕着一种怅然失落的哀愁。如李商隐的爱情诗。 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死者与世长辞,生者孤寂悲凄, 这类诗是痛彻肺腑的哀歌,也是夫妻真情的颂歌。或睹故物 而思亡人,触旧景而生悲情,表达生死两隔的愁绪哀伤与抑 郁痛苦;或追忆从前生活情景,叙述亡妻琐事细节,寄托无 限哀思与怀念;或触景伤情,情染于物,表达孤独的情怀与 物是人非的凄楚。
任务三:规律小结
三、常出现的意象:
行宫 鹦鹉 落花 烛光 夜色 杨柳 秋景
轩楼 黄莺 流水 画屏 银河 衰草 春景
章台 燕子 晓风 飞蛾
落叶
栏杆 鸿雁
月亮
任务三:规律小结
四、常用技法: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 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 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 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采 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 “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 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 主题。 3、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 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 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 中怨妇的悲伤与幽怨。
任务三:规律小结
一、爱情闺怨诗常表现的内容:
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 内诗和悼亡诗两类。如杜甫的《月夜》(“何时倚 虚幌,双照泪痕干”)与元稹的《离思五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 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3、未能终成眷属的男女恋情诗,如李商隐的无题诗。
任务三:规律小结
二、常表现思想感情:
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或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或表 现夫妻别离后的真挚思念,或表现对戍边丈夫的怀念与忧虑, 或表现夫妻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主 要表现幽居宫中的凄凉与孤独,宫内生活的单调与无聊和对 命运的哀痛与怨恨,对自由、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外,还有一些诗歌借“宫怨”之名,抒发郁结于心的某种 怨情。如章碣的《东都望幸》(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 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表面写东都洛 阳宫女无法得幸的悲哀,实则是讽刺当时科举制度的徇私舞 弊,实质是“士怨”。
2、诗中常有“眉锁”“翠楼”“绮席”“碧纱”“鸳 被”“相思枕”“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 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 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带有闺房 色彩或带有思人韵味凄清的意象,如张籍的《忆远》。
任务二:合作探究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子 妇
少女
丈夫远行 (求学) 对团聚的渴望
青春短暂 等待
青春辜负,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
妃子
幽闭深宫 寂寞孤单、百无聊赖;向往自由和幸福; 失宠 对帝王情薄、遭人冷落的怨恨
①明宫确女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
课后巩固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 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消息”,张诗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