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估值分析
一、估值方法选择
中国平安的企业性质应该被界定为金融控股集团,而非单纯的险企或者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
其业务领域主要包括保险(寿险、产险)、银行、资产管理(证券、信托、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及其他(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四大板块。
保险业务目前仍是中国平安的主业,贡献利润占比60%左右,其次是银行和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及其他互联网科技业务目前无论资产还是利润贡献均占比不高。
鉴于平安业务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不宜简单按照保险公司进行估值,应当参照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估值并做适度修正。
目前对于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价值评估主要采用的方法是SOTP(SumOfTheParts)法,也就是将公司的各个业务单元先进行独立估值,然后加总计算整体价值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NAV—资产净值是估值的计算基础。
资产净值的概念来源于封闭式基金,指的是将根据每个营业日基金所持资产的市场收盘价所计算出的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之各类成本及费用后,得到的就是该基金当日之净资产价值。
本文将以SOTP法为基础对中国平安进行估值分析。
二、中国平安估值分析
按各业务分部估值。
1、保险业务
保险业务分为寿险和财产险。
寿险(含健康险)是平安的核心业务和优质资产。
根据2017年中报,平安的寿险业务内含价值为4466亿元。
因寿险公司持
有的已生效保单将持续贡献利润,称之为有效业务价值,以调整后的净资产加有效业务价值组成的内含价值是常用的寿险公司
估值方法。
考虑内含价值运营回报率21%和新业务价值增长率47%,属于高增长,参照港股人寿险集团友邦保险的估值水平,应当给
2EV估值,保守点,按估值约为6700亿元。
这里说明下,作为估值参照的友邦保险,根据2017年中报
数据和2018年2月22日收盘价,其总市值975亿美元,内含价值463亿美元,估值2EV。
2017年中报披露友邦新业务价值增长率42%,内含价值运营回报率17%,增长率低于平安。
但另一方面,友邦隶属于AIG,其寿险方面的运营和管理水平要高于平安(目前国内寿险公司的最大问题是投资收益水平低,反映投资能力低下)。
按市盈率估值,平安2017年前半年寿险业务净利润2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考虑较高增长率因素,按15倍PE估
值为7140亿元。
财产险。
根据2017年半年报,净利润亿元,净资产672亿元。
财产险业务净利润相比2016年同期增长仅为%,几无增长,按10倍PE估值,约为1380亿元,取整数为1300亿元。
平安的保险业务估值合计8000亿元。
2、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按净资产估值,根据2017年中报数字,中国平安在平安银行享有的权益净资产为1226亿元,按1PB估值即1226亿元,取整数1200亿元。
3、资产管理业务
该板块包括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和平安资产管理。
按2017年半年报,信托业务净利润亿元,净资产亿元;证券业务净利润亿元,净资产亿元;
4、互联网金融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