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概念:指感受、辨别、记忆
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 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 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 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 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主要表现:方向感强、善于 形象思维、有绘画能力 适合职业:画家、航海家、 飞行员、建筑师、室内设计 师、摄影师、越野定向运动 员
概念: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
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 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 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 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 能力。 主要表现:对数字敏感、抽 象能力强 适合职业:数学家、科学家、 税务、会计,统计学家...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4.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9、存在智力 概念:指的是寻找生命的 重要性、死亡的意义、身体 和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以 及沉浸在艺术领域内的种种 深奥经验中给自己定位的能 力等。 主要表现:思考人为何要 到地球上来、地球是怎样 的.... 适合职业:哲学家...
加德纳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解读
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6自知—自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概念: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
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 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 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 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 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主要表现:喜欢探索内心世界、 善于描绘心理活动、及时识别自 己的情绪变化 适合职业:哲学家、思想家、心 理学家、小说家等
现实应用
6.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思路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 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 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 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 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能而教”, 其二是“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多元智力理论与教学策略
1言语-语言智力的教学策略 2逻辑-数理智力的教学策略 3视觉-空间智力的教学策略 4身体-运动智力的教学策略 5音乐-节奏智力的教学策略 6人际交往智力的教学策略 7自我内省智力的教学策略 8自然观察者智力的教学策略 9存在智力的教学策略 听故事、讲故事、参与讨论 逻辑教学、思维教学 加速学习、变换座位模式、形象化的呈现方式、 激发想象 角色扮演、全身反应法、实地考察 奥尔夫教学法、倾听音乐、把音乐引入教室 合作学习、头脑风暴法、国际性的理解教育 提高元认知学习能力、自我指导学习、记日记 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在教室建立博物馆、开展 网络项目学习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 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 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 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 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 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 点。
加德纳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解读
2. 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 的影响和制约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受 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 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 境和教育条件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尽管各种 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的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八种 智能,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 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加德纳简介
加德纳(1943-)出生在美国
宾西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市,自 幼热爱音乐特别是钢琴艺术, 加德纳是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 1972~2000年间任零点计划 主任。他获得过普林斯顿、麦 克吉尔及爱维等大学的18个荣 誉学位.1981年因为在哈佛零 点计划的工作而获得麦克阿瑟 奖。他在发展心理学、神经心 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 等多个领域出版了约20本书, 发表文章和书评约400篇 .
概念:指听、说、读和写的 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 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 表达思想并与认交流的能力。 主要表现:对语文历史之类 感兴趣、喜欢阅读与写作、 演讲辩论能力强 适合职业:律师、演说家、 作家、节目主持、编辑、记 者、教师、翻译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2.音乐—节奏智能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7:交往--交流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 概念: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 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 能力。 ★ 主要表现:善解人意、沟通力强、 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自我感觉好。 ★ 适合职业:政治家、管理者、销 售商、心理辅导师、公关人员
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被认为是人类智力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和同事已经解决了智能的行为评估等 一系列问题,用来实施多元智能化的个性教育。多元智力理 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并且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现在, 美国有上百所学校自称为多元智力学校,还有难以数计的教 师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 出的成绩。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更准确的描述了人类智力 的全貌,对当前的教育方法和评价产生了广泛的冲击,得到 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能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 教学的实践之中。总之,加德纳理论的最本质理念就是希望 能开发出每个儿童自己的智能强项,让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 成功!
1、与物有关的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
2、与物游离的智力: →言语-语言智力 →音乐-节奏智力
3、与人有关的智力: →自知—自省智力 →交往—交流智力 →自然观察智力? →存在智力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1.言语—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加德纳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解读
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 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 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 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根据加德纳的分析,传统的智能理论产生于 重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现 代工业社会,智能被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 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
你认为智力是什么,怎样定义?
传统智商(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
论都认为智力是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 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
加德纳多元的智力概念: 在《智能结构》中,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 “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 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 效产品所需的能力”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5.身体—动觉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概念: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
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 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 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 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 感的能力。 主要表现:喜欢舞蹈、手工艺、 机械操作等 适合职业:舞蹈家、运动员、 机械师、外科 医师
现实应用
5.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创造能 力的培养。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现实生活需要每 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 题,社会的进步需要个体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 品和精神产品,这两种能力的充分发展,才应该被 视作智能的充分发展。从智能的本质上讲,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能力,因为它主要是综 合运用多方面的智能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 活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特别是难题的能力。
加德纳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解读
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 的视角 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 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 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 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应该是多 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现实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课件结构
加德纳--多 元智力理论
智力概念
理论内容
现实应用
评价
历史上对传统智力测试的批判
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Galton)开创 了对智力进行测量的先河。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 (Binet)和西蒙(Simon)为了鉴别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以 让他们接受特殊的教育,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智力测 验量表。从此,智力测试便风靡美国乃至全世界 C:\Users\liu\Desktop\比纳-西蒙量表举例.doc 然而,也正是从智力测试产生之日起,关于智力测试局 限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人们对它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智力 测试的潜在理念即智力是一元的、是一种单一的整合的能力 而提出的。 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 统智力理论的第一人,但他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 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
概念:指感受、辨别、记忆、
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 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 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 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 能力。 主要表现:喜欢音乐和乐器、 唱歌音准、音乐记忆强、有作 曲天赋 适合职业:作曲家、音乐家、 音乐评论家...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3.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现实应用
2.向学生展示多方面的智能领域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之间 很早就表现出兴趣爱好和智能特点的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四五岁 的儿童在完成需要不同智能共同参与的多项 游戏任务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智能特点。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应该是向儿童提供多种 多样的智能活动机会,在充分尊重儿童发展 独特性的同时,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