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5小题,共6页。

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本试题含1~6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亲爱的同学们, A.经过上半学期的语文学习,使你提升了人文素养。

②在《人物风采》单元中,我们认识了一位童年的朋友,她的两jiá布满了许多皱纹,她的发绺像一把厚厚的马鬃,她的声音温暖而柔和。

B.我们还认识了别样的鲁迅,他不但是一位斗士,而是一位关爱青年成长的导师。

我们更认识了那位刻苦读书、执着敢言的贤相赵普。

③在《童年趣事》单元中,童年的快乐流淌在百草园的后园里,那里有着孩子的简单快乐;童年的快乐跳跃在寻找月亮踪迹的过程里,那里有着孩子的天真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建筑艺术》单元中,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由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liú金大字闪闪发光,提醒着我们勿忘先烈。

登上巍巍中山陵,众多嵯峨的峭石巉岩以及些许残存的断垣颓壁,见证着漫长沧桑的历史岁月。

徜徉在凡尔赛宫里,宏伟壮观的宫殿及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令人流连忘返。

1. 请将文中第④段划线的字词,用正楷字体正确、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2分)2.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并为加点的字注音。

(2分)(1)jiá()(2)绺.()(3)liú()(4)垣.()3. 语段中A、B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选择句,修改为:4. 对文段第③段中划线处的句子进行仿写。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与教材原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2分)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C.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飞.向云霄里去了。

6. 按要求完成默写。

(每一题1分,共8分)(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4)边塞的夜晚,寒气逼人,月冷霜重,正如《木兰诗》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农民的生活是艰苦的,《观刈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了麦收时节农民的辛苦。

(6)从岳阳楼上观洞庭湖,气象极为壮观,用杜甫的诗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题破山寺后禅院》里点出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8)春天时杨柳依依,它不仅姿态优美,甚至还能成为饥荒时节的一道救命菜。

古代文人们就常常以它为吟咏对象,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含7~21题,共36分)(一)诗歌赏析(第7题,2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 试体会“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8~12题(共12分)【甲】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范仲淹上疏范文正好.论事。

仁宗朝有内侍①怙②势作威,倾动中外。

文正时为尹京③,乃抗疏④,列其罪欲上,凡⑤数夕环步于庭,以筹其事。

家有藏书预⑥言兵者,悉焚之。

戒其子纯佑等曰:“我今上疏言斥君侧宵人⑦,必得罪以死。

我既死,汝辈勿复仕宦,但于坟侧教授为业。

”既奏,神文⑧嘉纳⑨,为罢黜内侍。

圣贤相遇,千载一时矣。

(选自宋﹒王得臣《麈(zhǔ)史》【注释】①内侍:太监。

②怙:依靠,凭恃。

③尹京:即在京城做府尹。

④抗疏:谓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

⑤凡:总共,共计。

⑥预:参与,干预,想干。

此处作涉及讲。

⑦宵人:小人。

⑧神文:对皇帝诏书的敬称。

⑨嘉纳:赞许而采纳,多用于君上对臣下。

8.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2分)(1)普少习.吏事()(2)多龌龊..循默()(3)尝.奏荐某人为某官()(4)范文正好.论事()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 我既.死,汝辈勿复仕宦B. 太祖常劝以.读书/ 以.幽阴深邃奇C. 普明日复奏其.人/ 卒用其.人D. 太祖亦.不用/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10.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赵普作为一个贤相,他身上具备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甲】、【乙】两文,请你说说赵普和范仲淹能够进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13~16题(共10分)①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suǐ,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②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③这故事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④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⑤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⑥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⑦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现在写作“匾”)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3. 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并为加点的字注音。

(2分)(1)脑suǐ()(2)系.一条长绳()14. 选文中第①段——第③段中讲述了可怕的“美女蛇”的故事,有人认为这与百草园中的快乐基调不太一致,你是否也这样认为?请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自选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选文第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1题(共12分)东西寺塔①“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