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难堪.(kān) 收敛.(liǎn) 绽.开(dìng) 栅.栏(zhà) B .枉.然(wáng) 倏.忽(shū) 自卑.(béi) 争执.(zhí) C .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笃.志(dǔ) D .搓捻.(niǎn) 坍.塌(d ān) 感慨.(kǎi) 攲.斜(j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B .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C .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D .诀别 见义思迁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听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珍视杨绛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 .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
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 .①⑦⑤②④③⑥B .①⑦②⑤④③⑥C .③①⑦⑤④②⑥D .③①⑦④⑤⑥②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
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2分)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8.默写(13分,每题1分。
),。
(5)《江南逢李龟年》中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的诗句是:,。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渴望的诗句是:,。
(7)《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描写边塞荒寒夜景的诗句:,。
(8)看,,,,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春》)(9),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0)子曰:,见志不从。
(《论语里仁》(11)子曰:学如不及,。
(《论语泰伯》(12)孟子曰: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1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中庸》)9.综合性学习(4分)班里要举行“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读书报告会,你能向同学推荐一本中外名著吗?写出名著名称和内容梗概。
类别:中国名著|外国名著书名:内容梗概:二、阅读与拓展(共39分)(一).古诗鉴赏(4分,每题2分)《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0.(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1、这段景物描写有详有略,其中作者详细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修辞手法和感官的角度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17题。
(12分)《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逾.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用文中字词概括,“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2分)17.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3分)父爱是金(1)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更不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
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面临着茫茫未知的前途。
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
而父亲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儿都一样。
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叹气。
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
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吧,走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2)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3)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
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光,吸烟、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
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4)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
他绷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
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迸发:“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满心谷。
(5)回到宿舍,舍友递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父亲带来了我最爱吃的红枣粽子。
末了,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得涕泪俱下,他最后表态:“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
”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
(6)三天后,父亲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包,包里只有一本《傅雷家书》,没有赠语,只是书的第73页被折起,上面用红笔写了一段话:“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我不了解你,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心。
”(7)不知是那两记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
父亲再也没有被校长“召见”。
(8)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学。
(9)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
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
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10)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11)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12)父亲两鬓斑白,已不再年轻。
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长得让我感到心痛。
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去。
(13)“爸!”我轻轻地喊了声。
(14)父亲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