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医学工作中辐射防护

核医学工作中辐射防护

?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多种射线和放射性 物质。包括宇宙射线(cosmic radiation) 、宇宙射线感 生放射性核素(cosmogenic radionuclide) 和地球辐射 (earth radiation) 。
射线与人类共存
照射成分
宇宙射线 宇生放射性核素 地球辐射:外照射 地球辐射:内照射(氡除 外) 地球辐射:氡及其衰变 物的内照射 吸入222 Rn 吸入220 Rn 食入222 Rn 总计
主要是水自由基对生物分子的损伤作用。
低辐射剂量的兴奋效应
一定的低剂量对生物生命活动的 辐射兴奋效应 (hormesis) 。
曾报告的低辐射剂量兴奋效应:
? 增进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 延长寿命 ? 改善幼体存活率 ? 改善伤口愈合 ? 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 ? 降低致癌机率
?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其作用机制方面,有免疫 兴奋效应, DNA 修复的兴奋效应,诱导自由 基和活性氧清除等。
内照射防护的原则是尽一切可能防止放射性 核素进入体内,尽量减少实验场所及环境污染, 定期进行污染检查和监测,把放射性核素的年 摄入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内。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切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各种途 径,尽可能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 体的一切机会。
内照射防护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放射性核素分组和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分类 ?围封:放射性工作必须在指定的区域进行,避
免放射性向环境扩散 ?保洁和去污 ?个人防护 ?通过严格的环境监测来建立内照射监测系统 ?放射性废物处理
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受辐射剂量比较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分别为 20mSv 和 1mSv 。
一、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 与其它临床检查项目比较
患者的“恐核”心理,惧怕辐射,对 检查过度疑虑
外照射防护措施
经典的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
?时间(time) 防护 ?距离(distance) 防护 ?屏蔽(shielding) 防护
αβγ及中子射线的屏蔽材料选择
各种铅防护设备的照片
各种用途的铅罐
内照射防护
开放性放射源可能通过口、呼吸道、皮肤伤 口进入人体。内照射防护的关键是重在预防。
致不同组织确定性效应的单次剂量阈值
(二)随机效应 (stochastic effects)
随机效应研究的对象是 群体,是辐射效应发生的 几率(或发病率而非严重 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 不存在具体的阈值。
辐射损伤的化学基础
产生放射生物效应的最根本的原因
1.直接作用: 放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生 物分子的电离和激发 2.间接作用: 电离和激发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继 发作用。
在临床诊断中,患者很乐意接受做一次胸透、 CT 检查,做一次核医学检查则很难下决心。
? 实际上放射性核素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 恐怖,做医学显像反而比其他检查(如X线、 CT等)所受辐射要小很多。
? CT扫描、胸部透视、腹部透视、腰椎摄 影、头颅摄影等X线检查的辐射当量剂量远 远大于相应部位或相当部位的核医学显像 和功能测定。
由于用于检查的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射 程很短,离患者 1米以外基本不会受到照射。
受到的照射逐年降低。
三、其他人工辐射源
1.火力发电站 火力发电站释放的主要放射性核素是钍(Th) 和氡(Rn)及其衰变子体。
2. 消费产品中的人工辐射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一)确定性效应(determinate effect)
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 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 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 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 有害效应。 一般是在短期 内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发生 的急性损害。
? 实验研究还证实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发生过程 中有相应的基因表达和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合成, 这些基因及其表达产物通过上调或下调相应的 基因的表达来影响上述过程。
怎样进行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核医学辐射的特点
(1 )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即放射性核素进 入人体内产生的照射),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 射(即放射性核素从人体外发射的射线对人体产 生的照射),但管理不当也可产生内照射。
? 这里引用放射物理学家 Morgan的一句 话说明对放射防护应有的态度: “Radiation need not be feared ,but it must be respected ”。(不需要恐惧辐射,但是 必须对它进行防护)。
作用于人体的辐射源
一、天然本底辐射(nature background)
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radiation protection
核电站
核能发电站
核动力潜艇
核动力汽车
医疗领域
医疗领域(PET-CT)
军事领域
日本地震海啸核电站核泄漏救援现场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radiation protection) 的目的就是要把放射线对人的影响减少 到最低限度。只有掌握有关射线对人体 影响的知识和防护措施,才能趋利避害, 化害为利。
年有效剂量(毫希沃特,mSv)
正常本底地区
照射量升高的地区
0.38
2.0
0.01
0.01
0.46
4.10
0.07
0.1
0.005
0.1
2.4
二、医疗辐射
? 目前,医疗照射在公众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照射中居于 首位。
? 医疗照射总的变化趋势是: ? 一方面受检人数逐年增加; ? 一方面由于技术装备的不断改进,做同样项目的检查
?SPECT用于检查的放射性核素的量是极小的, 做一次核医学显像所受的辐射剂量远比胸透 和CT检查小得多。
例如: 99mTc-MAA 肺灌注显像辐射当 量剂量是胸部摄片的 0.55 ,胸部透视的 0.034。
脑血流灌注显像辐射当量剂量是头部 CT 的0.047,头颅平片的0.78;
肾动态、甲状腺显像辐射剂量更小。
(2 )由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 人全身受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
?放射性药物 ?注入了放射性药物的患者 ?空气污染 ?表面污染:台面、衣物、皮肤…… ?外环境的污染 ?X射线 ?放射性药物制备过程
辐射防护的原则
?实践的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