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即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者者双方通过作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金融市场不仅仅指金融商品的交易场所,还涵盖了一切由于金融交易二产生的关系。
(P2)(金融市场:是办理各种票据、有价证券、外汇和金融衍生品买卖,以及同业之间进行货币借贷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分类(P20):⑴按交易的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⑵按交割方式和时间划分: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包括期货、期权市场)⑶按交易中介划分:直接金融市场、间接金融市场⑷按交易期限划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⑸按交易程序划分:发行市场、流通市场⑹按交易场地划分:有形市场、无形市场⑺按成交和定价划分:公开市场、议价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⑻按交易机制划分:拍卖市场、场外交易市场⑼按金融市场作用的范围划分:地方金融市场、区域性金融市场、全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2.(P33)银行在资金不足时,可向其他银行借款,称同业借款。
同业借款的主要形式是同业拆借,除此之外,还有转抵押借款和转贴现借款。
同业拆借指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进行的资金融通。
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已经贴现但尚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相应资金。
转抵押:是指银行将自己客户的当商业银行资金周抵押品再次抵押给其他银行以取得资金。
3.同业拆借市场的分类构成●按拆借期限可分为:①半天期拆借②一天期拆借③一天以上期拆借(一般是2-30天,也有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按有无担保可分为:①无担保物拆借②有担保拆借;●按组织形式可分为:①有形拆借市场②无形拆借市场;●按交易性质可分为:①头寸拆借②同业借贷。
同业拆借的特点:1)时间短;2)数量大;3)利率低;4)双方都是金融机构;5)信誉高;6)能准确反映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
4.P103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欧洲债券:是指在欧洲等国债券市场上由外国借款人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以外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是票面金额货币并非发行国家当地货币的债券。
是指以外在通货为单位,在本国外在通货市场进行买卖的债券。
欧洲债券不受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限制,免扣缴税,其面额可以发行者当地的通货或其他通货为计算单位。
对多国公司集团及第三世界政府而言,欧洲债券是他们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
)外国债券,是指在某国债券市场上,由外国债券发行人发行,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外国债券:是指外国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国际金融机构)所在国与发行市场所在国具有不同的国籍并以发行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
对发行人来说,发行外国债券的关键就是筹资的成本问题,而对购买者来讲,它就涉及到发行者的资信程度、偿还期限和方式、付息方式以及和投资收益率相关的如票面利率、发行价格等问题。
)5.区别:可转换公司债券、不可转换公司债券、普通债券(公司债券)、可分离债券P100债券是债务人按照法律手续发行的,向债权人承诺的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从而明确债券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
(债券是投资者向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债权债务合同,该合同载明发行者在指定日期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日偿还本金的承诺,其要素包括期限、面值与利息、税前支付利息、求偿等级、限制性条款、抵押与担保及选择权(如赎回与转换条款)。
)P110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可转债):是指发行人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赋予债券投资者在发行后的特定时间内,按自身的意愿选择是否按照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权利的一种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附加了转换选择权,在转换前是公司债券形式,转换后相当于增发了股票。
债券依公司债可否转换成股份,可以将公司债分为可转换公司债(简称转债)和不可转换公司债。
可转换公司债是指依约定条件和办法,由债券持有人选择决定是否将公司债转换成公司股份的公司债。
相反,不能转换为公司股份的公司债为不可转换公司债。
不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人只能到期请求还本付息。
公司不可转换公司债债权人只享有到期得到还本付息的权利,不过,不可转换公司债由于不能转换成公司股份,其利率一般高于可转换公司债。
普通公司债券,指按照既定利率,到期获得本息,不参与发行公司任何管理事项的一般公司债券。
普通公司债券是一种典型的公司债券,也可以说是公司债券的基本形式。
通常情况下,普通公司债券的信用度比政府债券略低,但其利率比政府债券略高。
少数大公司的普通公司债券也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或抛出的交易对象。
作为一种筹资手段,普通公司债券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我国,一般所谓公司债券,即指普通公司债券。
可分离债券,又称附认股权证公司债(简称WBs),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被译为附认股权公司债。
它是指上市公司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同时附有认股权证,是公司债券加上认股权证的组合产品。
P116可转换债券与可交换债券的区别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它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
从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并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可交换债券全称为“可交换他公司股票的债券”,是指上市公司股份的持有者通过抵押其持有的股票给托管机构进而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持有人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内,能按照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件用持有的债券换取发债人抵押的上市公司股权。
可交换债券是一种内嵌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严格地可以说是可转换债券的一种。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它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
从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并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区别在于可交换债券就是交换原有股份不新增股份,而转换是新增股份.。
6.P182股票:是投资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提供资金的权益合同凭证,是投资者借以取得股息红利收益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可以公开上市,也可以不上市。
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也是投资和投机的对象。
P185我国股票的分类(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①国有股(国家股):是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而持有的股票。
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机构或部门以国有资产投入形成的股份公司的股票。
②企业法人股: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时,以本企业的自由资金折股而成的。
是企业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其它企业投资而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以及其它社团,以国家允许用于经营的资产投资而形成的股份公司的股票。
③个人股(也叫社会公众股或者A股):是我国股份企业在上海股票交易所和深圳股票交易所公开挂牌上市,供国内居民和机构买卖的股票。
④人民币特种股(B股):B股以人民币为面值,但用美元或者港币结算。
是我国股份企业在上海股票交易所和深圳股票交易所公开挂牌上市,供海外投资者和机构买卖的股票。
近年B股市场对内开放,国内的投资者同样可以参与。
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的B股股票是以美元报价,美元结算,而在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的B股是以港元报价,港元结算。
⑤H股:是我国股份企业在香港发行并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人们通常把它称为“红筹”股代表红色中国的意思。
P183普通股:是不对股东加以特别限制,享有平等权利,并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而取得相应收益的股票。
普通股股票是公司发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股票种类。
普通股股东只有在满足了债券人偿付要求以及优先股股东的收益权后,才能获得对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权利:①公司盈余分配权:他们有权要求从股份公司经营的利润中分取股息和红利;②公司经营决策的投票权以股东身份参与股份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
作为普通股票股东,行使这一权利的途径是参加股东大会。
③优先认股权优先认股权是指当股份公司为增加公司资本而决定增加发行新的股票时,原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按其持股数,以一定比例及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认购的权利。
这种权利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能保证普通股股东在股份公司中保持原有的持股比例。
二是能保护原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和持股价值。
④剩余资产分配权:他们在股份公司解散清算时,有权要求取得公司的剩余资产。
优先股:是指在盈余分配上或剩余资产分配上的权利优先于普通股的股份。
优先股领取股息优先,且股息率一般事先确定,不随公司经营情况波动。
优先股根据“优惠条件”不同,可分为:1、参与优先股和非参与优先股。
参加分配优先股股票是指其股票持有人不仅可按规定分取当年的定额股息,还有权与普通股股东一同参加利润分配的优先股股票。
不参加分配优先股股票,就是只能按规定分取定额股息而不再参加其它形式分红的优先股股票。
2、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
累积优先股股票是指在上一营业年度内未支付的股息可以累积起来,由以后财会年度的盈利一起付清。
非累积优先股股票是指只能按当年盈利分取股息的优先股股票,如果当年公司经营不善而不能分取股息,未分的股息不能予以累积,以后也不能补付。
3、可转换优先股股票和不可转换优先股股票。
可转换优先股股票是指股票持有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按公司条款把优先股股票转换成普通股股票或公司债券的股票,而不可转换优先股股票是指不具有转换为其他金融工具功能的优先股股票。
4、可赎回优先股股票和不可赎回优先股股票。
可赎回优先股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一定价格收回的优先股股票,又称可收回优先股股票,而不附加有赎回条件的优先股股票就是不可赎回优先股股票。
5、股息可调整优先股股票。
它是指股息率可以调整变化的优先股股票,其特点是优先股股票的股息率可随相应的条件进行变更而不再事先予以固定。
7.注册制和核准制(我国是核准制)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 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 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
如果公开方式适当, 证券管理机构不得以发行证券价格或其他条件非公平, 或发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尽合理等理由而拒绝注册。
注册制主张事后控制。
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 , 即使该证券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因为自愿上当被认为是投资者不可剥夺的权利。
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以欧洲各国的公司法为代表。
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