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引用标准
1、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2、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3、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4、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5、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GB50201-94《防洪标准》
7、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8、GB50209-9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GBJ123-8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10、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GB50194-92《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GB50164-92《砼质量控制标准》
13、SDJ207-82《水工砼施工规范》
14、DL/T5100-1999《水工砼外加剂技术规程》
15、SD105-82《水工砼试验规程》
16、GBJ107-87《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7、GB1499-84《热轧钢筋》
18、GB1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19、JG67-89《砼拌和用水标准》
20、9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21、GB801973-98《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SD120-84(试行)《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
23、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4、SL227-2099《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标准》
25、JGJ53-92《普通砼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6、JGJ55-2000《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
27、GB700《碳素结构钢》
28、GB1591《低合金结构钢》
29、GB247《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书的一般规定》
30、GB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31、GB10854《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32、GB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极》
33、GB892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34、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等级和除锈通则》
35、GB10706《水封橡胶密封件》
36、GB/T14173《平面钢闸门技术条件》
37、GB11345《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38、DL/T5039-95《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39、DL/T5019《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40、SL10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规范》
41、SL36《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第2章工程综合说明
2.1综合说明
2.1.1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XX区XX水库一期工程XX标段
招标编号:XX
工程地址:XX区XX镇XX村
XXXX水库工程,位于XX市XX区境内,工程区涉及XX区XX镇和XX 镇,XX水库坝址位于XX河上游XX镇XX村XX沟。
该工程包括XX水库大坝枢纽及输水工程。
其中XX水库拟建在XX区XX 镇XX村XX河段上,拟建坝高45.2m,总库容达959万m3(一期工程),输水工程全长约12577m。
拟建坝址距XX镇约6.0km,有公路通至XX区,交通便利。
本工程共分为三个标段,本工程为XX标段。
XX标段:XX水库(一期)输水工程K5+804.877-K12+576.463(水厂进水口)。
主要建设内容:XX倒虹管、XX暗渠、XX隧洞、XX暗渠。
2.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2.1.2.1水文气象条件
XX水库位于XX河上游,坝址在XX坝附近,XX河系XX河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XX区XX镇XX洞,于两XX汇入XX河,集雨面积133.5km2,河段长20.7km,平均比降54.1‰,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07mm,流域内多年平均来水量为9345万m3。
在XX区境内河段长17.2km,流域面积64.25km2,平均比降43.5,多年平均来水量4498万m3。
XX~XX高程为280m~460 m,XX~XX高程为460m~500 m,XX以上为500 m~1400m。
XX以下为中下游,
人烟较多,XX以上为上游,人烟较稀少。
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0.4km2,河长5.15km,平均比降53.3‰,多年平均径流深606mm,多年平均来水量630万m3。
据XX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达41.7℃(1972年8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3.6℃(1975年12月6日),月平均最高气温多在七月。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有霜期3.3天,多年平均日照1295.5h,多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瞬时风速23.0m/s。
XX水库工程所在流域降水量丰富,根据XX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164.6mm。
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较突出,5~10月降水多,强度大,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6~80%,11月~次年4月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0~24%,最大月降水多在6月,可达全年的30~40%。
2.1.2.2工程地质条件
(一) 区域地质
区域为中高山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为寒武系中统~三迭系、侏罗系地层,构造体系主要为经向构造体系(龙泉寺背斜、龙泉寺断层、龙家湾向斜、龙骨溪背斜、大槽断层)和华夏系构造(龙洞坪向斜、猪行背斜),两种构造体系,在区内呈反接复合,在测区东南比较普遍,构造不很发育,仅东南部古生界区有显示,主要由北东向褶皱及部分断裂组成。
褶皱开阔,常具箱状特点,与经向构造呈斜接,有官田寺背斜等褶皱。
工程区附近晚近期无活动迹象,工程区无活断层分布,共发育有三级阶地,其中一级阶地较发育,二、三级阶地不发育。
区域以间歇性上升运动为主,现处于相对稳定期,阶地无明显变形破坏痕迹,表明区域稳定性较好。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规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应地震基本裂度为Ⅵ度。
(二)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河谷与构造线近直交,以横向谷为主。
以龙泉寺断层为界,上游段为寒武系中上统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构成,第四系土层分布广泛,岸坡较稳定;下游段由志留系页岩、粉砂岩夹泥质灰岩组成,岸坡基岩多裸露,表部岩体风化严重,蓄水后局部可能出现小方量塌陷,对水库运行无影响。
不具备诱发水库地震的地质条件。
库区有规模较大的龙泉寺断层横穿,断层带宽约8~10m,沿走向延伸右岸穿过大槽水库,左岸穿过邻谷藻渡河。
根据左右两岸断层带上出露泉水点高程和钻探成果判断,地下水位高程均低于水库蓄水位高程612m,但向两岸延伸地下水位略有升高趋势,右岸大槽水库蓄水多年,未发现断层引起渗漏。
具有成库条件。
(三)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推荐坝线处河流流向:N80。
W,该顺直河段长约210m,距勘探剖面下游150m为转弯河段。
该坝址枯季河床底宽15~20m,底高程577.80m,正常蓄水位(一期)612.0m高程时谷宽94.m,左岸公路高程以下地形坡度36。
,以上坡度65。
,左岸地形坡度约35。
,两岸较对称。
河床强风化底高程571.04m,两岸坡强风化左岸4“8m,右岸强风化较深,厚度约10m。
基岩为志留系上统韩家店组(S小)灰绿色的粉砂岩、钙质页岩。
本阶段进行了钻孔压水试验,其透水率浅表大于10Lu,随深度增加,透水率逐渐减小,按Q<5Lu作为相对不透水层底界。
(四)输水渠系工程地质条件
渠系在地质构造上位于龙泉寺背斜的北西翼,北西翼陡峻。
地层由侏罗系上沙溪庙组(J。
S。
)至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S:h),岩性有页岩、泥岩、砂岩及灰岩等。
渠系横穿高湾断层,断层走向南北,倾南东,主要断于二叠系下统,上、下统地层直立以于倒转,方解石脉发育,为一压性断层。
2.1.3对外交通条件
工程区所在XX区距XX市75km,XX区内有高等级公路通往。
XX区至XX水库坝区所在的XX坝有公路相通,里程约26km,工程对外交通方便。
2.2工程工期
本标段总工期为250日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