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新闻传播法的基本理论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 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3、下列哪些国家或地区属于大陆法 系( )
A、 中国、德国 C、 美国、法国
B、台湾、香港 D、英国、美国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2.运用掌握的法理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 3 . 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课后思考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授予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 有权自己作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 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属于下列那种性质的 规范类型?( )
➢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6条要 求。 ➢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分为7类共44条。 ➢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分为6类共35条。
2、联系
内容上相互吸收。 职能上相互补充。 实践上相互促进。
作业
1997年4月,新闻出版署在《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 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立法工作,加强依法
化、轨道交通兴建不久,就出台了《上海市环城
绿带管理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及时制订相关行政法规 和规章……”
第三节 新闻传播法和其他行为规范
一、新闻传播法与共产党的政策 一致性
在经济基础、体现的意志、根本任务和思想 理论基础等方面是一致的。
区别
制定的组织不同; 实施的方式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稳定性和灵活性程度不同。
狭义:专指以“新闻法”、“出版法”、“广 播电视法”等命名的单行法规。
二、与新闻传播法相关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
传媒法:又称媒介法或大众传播法。指享有立法 权的国家机关,为协调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 中发生的各种利益冲突而制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传播法:传播法就是指国家调整传播关系,确 定传播权利义务,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 法律规范。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2011年9月
一、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
1、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完备所必须。 2、增加就业机会。
3、提高法商和职业道德意识。
思考: 以下案例中当事人是否违法? 为什么?
(1)在路上发现一块50克金砖,四顾无人,据为己有。 (2)卡内只有1000元余款,由于ATM机出故障,取1000
管 理,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到2010年新闻出版法制建设要 建立以《出版法》、《新闻法》和《著作权法》为主体及 与其配套的新闻法规体系。”
2002年11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接受 《财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制定新闻法的条件不 成熟,目前还不会制定《新闻法》。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新闻法出台问题的 看法。
二、新闻传播法与共产党的纪律
制定者、制定程序不同 强制手段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
讨论
有了新闻法,是法大,还是党大?
三、新闻传播法与新闻职业道德
1、区别
产生时间不一样。 从凭借的力量看, 新闻传播法依靠国家的强制力
来实现;新闻职业道德则主要诉诸社会舆论和个 人觉悟。 新闻职业道德只有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新 闻法规有明文规定的具体条文和具体守则。
即法源,也就是法的表现形式。作为专门术语,特指 法的效力来源,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各种表现形 式。
二、世界各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教材第7页)
宪法 普通法 专门法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新闻业自律规则
三、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1、宪法。 2、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类。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 5、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 7、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中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 的内容。
A、任意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
2、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 些是不正确的?
A、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虽然不是规 范性法律文件,但可以作为法律渊源。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 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 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元卡里才扣1元,一口气刷走1万元。 (3)用手机群发或网络上传艳照图片200张 。 (4)为看大家的紧张反应,在网站发布“今天晚上23点
30分xx地会有强烈地震发生!”的虚假信息 。 (5) 在北海游玩,花50元购买电警棍以自卫防身。
二、 怎样学好这门课程?
1、立足教材,阅读相关书籍
参阅书目 黄瑚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
思考
指出以下不同位阶法律规范名称的错误。
1、2002年7月21日《新闻午报》刊登了题为 “给风景一道屏障”的报道,称“一个专项保护长 城的法律———《长城法》,经过北京市政府的 讨论、论证,将正式出台。这是我国首次由地方政 府制定法律、法规来保护专项世界文化遗产。”
2、《文汇报》2004年4月3日在头版报道“上 海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称“上海在环城绿
(二)新闻传播法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大众传播法、媒介法、
新闻法、新闻传播传播法的渊源
一、法源的概念
法系
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对法所作的分类。凡属于同一历史 传统的法就构成一个法系,因此法系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 法的总称。
现代世界的法律有两大体系,一是海洋法系,又称 “英美法系”;一是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 什么是法源(教材第2页第二段)
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陈绚著《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中国传媒
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方法
案例分析法 法律查错法 文献检索法
第一讲 新闻传播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新闻传播法及其相关概念
※一、新闻传播法的定义
广义(又称“领域法”):“调整新闻传播活 动中各种社会关系,保障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社会 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的有关合法权益的法律规 范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