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笔记,重点。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笔记,重点。
宪法和基本法律,法律是我国法的主要渊源。
第一章:宪法规范
第二节:言论,出版自由
言论,出版自由以及新闻自由,是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 一、概念和内涵 宪法《三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论自由:公民有发表意见,交流思想,抒发感情,传播信息,教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 由。 出版自由: 公民通过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 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新闻自由 :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中。人人享有寻求,接受,传播新闻 以及对新闻发表意见的自由。 二、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表达权 有关出版自由的规定: 第一,出版自由被作为一种法律关系即权利和义务关系加以具体化。 第二,将出版自由的主体与出版单位区别开来。 公民个人不可以设立任何出版单位, 可以设立出版单位的必须是单位。 我国公民出版表达活 动必须在国家创设出版单位的合法出版物上进行, 自行设立出版单位, 自行印刷和制作出版 物是非法的。这是我国公民形式出版自由的基本边界。 第三,对出内容的约束和管理实行追惩和预防相结合。 第四,在公民和出版单位之间,按照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调整双方关系。 三、新闻活动中的知情权 知情权两种形式: ①消极权利: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 担了不予非法干预和妨碍的义务。 ②积极权利: 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民知悉, 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的手里, 知情权就必须借助特定单位或人士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 公开条例 (1)从单向信息公开到整体信息公开。 注:知情权是有边界的。公开条例规定,涉及国际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
导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法
法: 由国家创制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 :在我国,就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体系 :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以宪法为基础, 各个不同法律部门组成一个门类 齐全,结构严谨,内容和谐,形式完整的有机整体,称之为法律体系。
法律: 在我国,法律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分
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法律一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
基本法律包括: 刑事, 民事, 国家机构和其他调整社会生活中重大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
本制度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三组最重要的基本法:
第三节:我国新闻法的渊源
我国法律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律,我国参加或与外国缔结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
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过基础,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石。 (当然也是新闻传播法的基石)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
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 作为最高的禁止性规范, 包含了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约束和对妨害新闻传播
活动犯罪的制裁。
民法:
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行政法规: 作为新闻传播法的渊源有三种类型: .管理各类传播媒介的专门行政法规: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电影管理条例》 《电信条例》 是我国目前管理传媒界的最高规范。 2.对新闻活动中某一具体事项进行单项管理的行政法规: 关于新闻出版方面: 《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关于广播电视方面 《广播电视设 施保护条例》等 3.其他行政法规中与新闻活动有关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二.新闻传播法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含义: 1.任何权利主体在享有某一权利的时候,必须同时承担一定的义务 2.任何权利主体的法定义务,对它在法律关系上对应的主体来说,就是法定义务。 公法和司法: 公法 包含:宪法,行政法,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表现形式: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司法 包含:民法,商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表现形式:平等,自愿,公平,一方不能强制另一方。 新闻传播活动法律关系中既有公法关系, 又有司法关系, 有时还会发生重合和交叉 (:公民 通过媒介批评政府官员引起的名誉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