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引言】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计算机教育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德育工作。

如何利用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成为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紧迫课题。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老师和语文老师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关系不大,与我们计算机老师则相距更远。

但事实上,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相对于我们计算机教师来说,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十分艰巨。

【案例描述】
案例:《上网寻找资料,制作贺卡送给老师》
我带领所教某班学生来到机房上信息课,同学们自己穿上鞋套后进机房。

有的同学还是没带鞋套来,用塑料袋来代替。

还有的没穿鞋套直接进入机房,我原谅了他们。

上课。

请同学们开机。

“同学们今天我们到网上寻找资料给老师制作一张贺卡”。

接着我启发学生们发言讲述制作电子贺卡的好处。

有的同学说可以节省纸张,有的说比较方便。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

我总结了制作电子贺卡的意义。

然后再提出寻找一些图片保存下来,再请同学们创立一个word文档写上给老师的
祝福语。

最后把它们结合起来制作一张贺卡,送给哪个老师自己选择。

讲好了要求以后,我点出了计算机开机的注意点。

宣布开机。

然后对寻找制作过程作了示范。

在示范中我很注意操作的规范,在无形中做出表率。

指出上网的注意点,并鼓励每组学生相互合作,互帮互助。

同学们开始练习。

我再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辅导。

期间我发现座位下又有一只塑料袋,就抓住这个机会,当着全班同学展示了这只塑料袋,
问:“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在飘满了塑料袋的机房里上课”?
同学们都摇摇头,有的同学马上环视自己座位周围,那些未穿鞋套的同学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时我再问:
“同学们,每次上课,我们的机房总是很洁净,你们从来没有打扫过一次机房,有没有同学想知道是谁在为你们服务?”
很多同学都点点头。

这时我把另一班同学利用每周五下午帮助打扫所有机房卫生的事告诉学生,并进一步启发:
“其实,有很多好人好事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还有没有理由不爱惜机房环境,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呢”?
同学们都说要珍惜。

接着我继续教学介绍了几个有图片贺卡的网站。

同学们上去后兴趣高涨,很快都有新的发现。

忽然有个同学低声说玩会游戏。

我听了,马上喊停,让他们注视教师机,同时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

同学们明白了道理。

最后在老师的辅导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助下同学制作出了精美的贺卡。

我请同学们按照步骤关机。

重点强调了要爱护机器。

【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如何与德育教育相渗透?首先就要从实际出发,将我们的实际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做到“潜移默化”、“悄无声息”。

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极其复杂,我们可以使它生动有趣,也能无形当中变得毫无生气。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使信息技术课堂生动起来。

这个案例是一个教学过程,我把思想道德教育的点滴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计算机教学管理中,鞋套管理一直是一个难点。

常有些学生上课不带鞋套,随便找一个塑料袋套上就进机房。

我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总是网开一面让他先进。

有的同学上课时塑料袋就脱落了,下课后塑料袋就扔在教室里,严重破坏了机房环境。

我发现座位下又有一只塑料袋,就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

从这件事以后,不穿鞋套的同学少了,既是偶尔真的忘带鞋套,也会主动留下打扫卫生,用行动来改正错误。

使得道德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在关机时我提醒学生按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而不能直接按开关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每位教师,不管你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我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很注意规范。

而教师表率美的作用,从德育角度讲,至少有三:1、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2、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
3、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

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

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学生就会照样,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现在的学生节约意识不强,花钱大手大脚,特别是每到节假日或同学生日,总要买一些贺年卡或生日贺卡互赠。

现在的贺卡便宜的几元,贵的十几元几十元都有,买贺卡不知要花掉学生多少钱,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染。

我教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做贺卡,一方面既满足了学生之间相互传情达意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知道家长的艰辛,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

三、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
俗话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很多敬师爱师的好学生,但也有些学生觉得“老师教我,天经地义”。

在校内或校外遇上,不主动问好,有的甚至于装作没看见,低头匆匆躲过。

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让同学们把平时想跟老师说又没机会说的话,写在贺卡上,同学们听到这,都非常兴奋,在贺卡上写下了很多感人的话语。

有的同学写:“老师,是您使我喜欢上电脑的。

”有的同学说:“老师您教会我很多知识,我非常感谢您。

”等等,通过这一张张贺卡,一句句稚气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学生对教师深厚的感情。

四、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健康内容
“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但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

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有很多不良信息便通过网络方式泛滥。

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
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看的内容,每当出现情况时就马上停下来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介绍一些图片资料网站,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五、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人际关系是指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联系和影响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也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一部分人组织起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

个人在自然面前是软弱的,而集体的力量则是无穷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交际能力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

要想获得成功,不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

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产生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比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从“书虫”变成“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比如,我在此案例中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给学生布置有一定
难度的任务——把资料结合起来制作一张贺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由分组,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能制作满意的作品来。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中德育的工作不容忽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环境,注意学生素质持长,因势利导,既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又要扎实地完成知识传授和德育渗透的任务,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成功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