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培养良好的习惯(3)【课题名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培养良好的习惯3》【标准相关陈述】1、基于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对养成人的良好素质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务必使学生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写字”以及“既要把字写对,更要把字写好”的习惯。
2.基于学生实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些好习惯,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还需不断培养,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图画内容。
2.正确、全面地理解习惯的要求,并从中受益。
3.鼓励学生按要求去做,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兴趣仔细看图,明确图的内容及要求。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见面了.一个暑假没见,不知大家是不是变聪明了?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看看谁是最棒的。
2.出示图片,(第一页的上幅图)瞧,这就是我要大家看的,请看仔细了,看谁说得最准确。
(看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评价指导)这位学生在读书——在朗读(朗读是出声的读书,一般早上才这样读书。
)相机板书(朗读)3、要求自己看书的下面一幅插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图上的内容,把图上的内容说具体说完整。
(要求通过说话指导,让学生明白朗读的要求——坐姿、精力等方面的注意点)4、明确作用:预习课文、复习旧知、积累词语、形成能力。
二、交代学法,自主学习。
1、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学法,看第二页的图,自主学习。
(自由看图——各自练说——小组讨论——班内交流——达成共识)这页图的内容是:背诵(相机板书)上面一幅图是老师带着同学们在看图背诵。
下面几幅图是学生在课内外以各种形式来进行背诵的。
2、再次引导学生看图,要求看出各幅图之间的关系。
(看图思考——组内交流——引导讨论——评议定论)告诉学生:这些图告诉我们,背诵不仅可以在课内进行,同时在课外依然可以进行,而且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在校内自由背诵,也可以同伴相互检查,也可以回家让家长检查指导。
总之随时随地地都有可以进行。
3、引导体会朗读和背诵的作用。
作用: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明确做法,培养习惯。
1、补充板书(勤于),明白要求。
看题——解题——明题“勤于朗读背诵”中的“勤于”是指,做事自主自觉自愿,同时不需别人的督促和强迫。
同时也是说不止一次这样做。
2、针对要求,落实行动。
通过引导和鼓励,一句话让“勤于朗读背诵”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交代任务。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三”,翻开课本4-5页的插图。
快速地看一看,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看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评价指导)2.出示图片,(第一页的上幅图)瞧,这就是我要大家看的,请看仔细了,看谁说得最准确。
这位学生在读书——在读课外书(报纸、杂志、故事书)相机板书(课外阅读),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课外阅读。
3、指导学习一幅图:要求学生仔细看图——看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引导看图——解决问题——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二.交代学法,自主学习。
1、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学法,看第二页的图,自主学习。
(自由看图——各自练说——小组讨论——班内交流——达成共识)下面几幅图是学生在课内外以各种形式来进行课外阅读的。
要求自己看书上的每一幅插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图上的内容,把图上的内容说具体说完整。
(要求通过说话指导,让学生明白朗读的要求——坐姿、精力等方面的注意点)2、再次引导学生看图,要求看出各幅图之间的关系。
(看图思考——组内交流——引导讨论——评议定论)3、明确作用:丰富知识、积累词语、形成能力三、明确做法,培养习惯。
1、补充板书(乐于),明白要求。
看题——解题——明题“乐于课外阅读”中的“乐于”是指,做事自主自觉自愿,同时不需别人的督促和强迫。
同时也是说不止一次这样做。
2、针对要求,落实行动。
通过引导和鼓励,一句话让“乐于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必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精心指导。
这几幅图,通过具体可感的情境与人物,在引领学生了解看书、借书规范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了课外阅读的方式与途径:课外阅读,可以在教室,可以在阅览室;可以一个人静静品读,也可以两人或几人交流。
还暗示了课外阅读的意义:丰富知识,获取信息,陶冶情操,享受乐趣。
同时也提示了教学的注意点:遵循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图片所展示的人物的行为举止中,得到启发,受到激励,与书为友,从课外阅读的实践中,习得阅读的方法,享受阅读的乐趣;还应将其他方面的学习习惯与本册教材突出的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将本册内容的教学与平时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持之以恒,让学生真正养成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识字1【课题名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1【标准相关陈述】1、基于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时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目标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识字、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构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2、基于教材特点《识字1》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韵文。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
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基于学生实际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具备了一些识字、读书的能力,为学习本篇韵文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识字 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江南水乡去看一看,那里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江南水乡,那儿的水特别多,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
学生自由练习。
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2.交流。
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
谁还想说说。
烟:前鼻音舟,水:翘舌音乡,菱,塘,枫,灯:后鼻音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
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
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
齐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金秋、烟波、水乡小朋友你们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你从那些景物中感受到的呢?{金色的稻田、金色的树叶、金色的菊花……}难怪人们都用金秋来描绘这美丽的秋色。
{出示:金秋}指名读。
齐读。
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感受下烟波吧!{出示烟波的图片},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你们觉得美么?这就是烟波的意思。
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
师范读。
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出示:水乡},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
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
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芦苇菱藕荷塘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
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
你真聪明。
{出示:芦苇}指名读,齐读。
荷塘里有那些特产呢?你们知道吗?{出示:菱藕}你们吃过没有啊?谁来说说。
瞧,水乡的荷塘多美啊!指名看图说一说。
齐读,指名读。
3. 夕阳归舟渔歌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
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
4. 枫叶灯火月光夕阳终于落山了,荷塘边上的枫树林被晚霞映衬的更加鲜红。
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
出示图片,美么?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一、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
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
师配乐朗读。
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学生练习。
二、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
(秋烟夕归歌灯)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
齐读。
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个字,(芦)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
观察范字。
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学生描红。
(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3.出示田字个格,指导书写其他生字。
秋:左面是个禾,右面是个火,书写时,火的笔顺要写正确,撇和捺要写舒展。
在田字格中左窄右宽。
组词:秋天,金秋。
烟:学习新偏旁,火字旁,火的最后一捺要变成点,书写是左窄右宽,组词:烟火吸烟归,灯:左右结构。
歌:学习新偏旁,欠字旁,书写时,笔画较多,要注意笔画顺序。
组词:唱歌歌声歌曲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5.评议,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作业:1.把所学生字写两遍。
2.背诵韵文。
板书设计:识字1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教学反思:识字1中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金秋时节,乘着小舟来到水乡,只见湖面上烟波渺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