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请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具体案例

请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具体案例

结合《有趣的剪纸》案例,谈谈我对教育活动设计中主观因素的认识与理解剪纸作为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不仅表现了人们的审美爱好,而且还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

随着人们对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视,人们逐步意识到艺术在实施幼儿美育上;在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上;以及促进幼儿健全人格、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上的特殊作用。

因此,幼儿剪纸教学也如雨后春笋一样,逐渐在幼儿园内组织、开展了起来。

近期我就听了一节教育活动《有趣的剪纸》。

我结合聆听教授专家的收获,谈谈在开展幼儿剪纸教学过程中,该教育活动主观因素的具体体现。

比较好的方面有两点:
一是艺术走向生活, 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名言,认为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所宝贵的东西,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地对象。

这既符合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向 -------- 教育回归生活,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世界的理念。

教师要帮助幼儿观察、感受生活中的千姿百态,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来提高幼儿艺术感受力,丰富其艺术体验。

留心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现象,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某一活动、某一场景,也可是某一情感。

教师还创设了剪纸坊,让幼儿欣赏,可见教师认识到生活是艺术学习的源泉,积极为幼儿的每一次剪纸活动,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

欣赏剪纸课件,充分发挥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作用,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二是创设愉悦环境,极大调动幼儿的主动意识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自言自语,边说边做,教师不能为了维护课堂纪律而限制幼儿说话,情绪和情感能促进或阻止工作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的解决。

这节课体现的比较好,没有限制孩子,教师在幼儿动手剪纸时扮演着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

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度,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

教师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念,允许幼儿边活动边说话,以表达思想,为幼儿创造表现美、创造美的良好环境,使孩子获得真正的乐趣。

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完美的教育活动,还有三点不足:一是教师要正确评价方式欠妥。

在教育活动实施中该教师在评价中把幼儿作品作横向比较,挫伤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自卑感,最终使幼儿逃离艺术。

幼儿的自信心源于教师、成人的评价。

因此,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教育评价致关重要。

1、要以幼儿的视角评价幼儿作品
著名画家米罗曾说,“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

一幅儿童剪纸,就是一个小小心灵的探索,因此他们的剪纸也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气。

对于看不懂的作品,不能拒之门外,而应该去领悟孩子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评价幼儿作品应耐心倾听幼儿所表现的作品,体验他们的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倾听幼儿心中的语言,了解幼儿在每幅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不随意下定语“不好”“不行”怎“么这个样?”等,注重幼儿情绪体验,。

2、评价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

《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幼儿剪纸有一定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面逐渐扩散。

一个班的孩子,其剪纸水平也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剪纸作品也就千姿百态。

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促进整体提高。

3、评价要遵守是激励保护的原则。

由于幼儿年龄小,认识不完整,思维没有定势,因而在剪纸中会组成许多非现实的形象和样式。

因此,一幅剪纸作品,无论成败,教师都应站在保护创造性、自信心的基点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既鼓舞了幼儿,又能增强他们继续创作的信心。

为幼儿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

让幼儿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自信心,保持对剪纸的兴
趣。

二是没有运用游戏的教育手段
游戏对幼儿具有特殊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儿童是在游戏的生活中发展成长的游戏有利于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在生活中,在游戏的构思中进行美的创造.因此,应
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方案,让幼儿在自觉参与的游戏状态中,学会剪纸的基本技能。

教师在这方面还需要下功夫。

三是没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现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中各艺术门类学科知识和幼儿获得的主体经验。

这节课仅仅局限在剪纸这一种教育内容,单调、趣味性低。

我们应淡化单一学科的界限,依据课程内容之间内在的联系将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活动就是单一门类艺术,没有使各学科的学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关系,没有达到一种“一加一大于一”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以幼儿为出发点,再教育活动设计时善于将多种因素综合,不局限于这一种表现形式,综合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合理指导幼儿创作。

激发幼儿自由探索、想象。

让他们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让幼儿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的成长。

附:教案:活动名称:有趣的剪纸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张变形的造型等。

2、了解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特色,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课件、剪刀、剪纸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

二、欣赏剪纸:
1、好多的剪纸阿,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有哪些剪纸。

(引导幼儿了解剪纸的种类)。

2、你最喜欢哪一个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

3、这么多漂亮的剪纸,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课件
三、欣赏故事:
1、剪纸是怎么来的?那些艺人为什么剪纸?
2、于是,人们学习、研究更对的剪纸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种类。

——播放课件。

3、剪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课件。

4、我们怎么用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呢?——引导幼儿说出剪纸的步骤。

四、播放剪纸过程的课件:
1、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

并提问:纸是怎么折得,要至少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顺序?把剪好的纸在打开时要?
2、你想不想也来剪纸?
五、幼儿操作——剪纸
1、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好了纸和剪刀,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地方做好。

2、观察并剪纸:你们看,在盒子里有很多,老师已经折好并画好图案的纸,请小朋友随便
拿一个,你们看看你拿到的这张纸是怎么折——请2个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说说。

仔细观察纸
上画的,你猜猜剪出来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我们剪的时候要先剪哪个地方的?——先剪中间再剪边缘。

3、请小朋友拿起剪刀,认真、仔细的进行剪纸。

4、点评作品:把剪好的粘贴到黑板上,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5、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非常的认真、细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断了,相信再小心点也能完成的非常好。

六、鼓励幼儿大胆创作:1、刚才是老师给你们把纸折好并画好,你们只是剪的,现在老师给你一张纸,你能不能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剪纸。

2、折纸:我们要先怎么样?——折纸。

可以怎样折?——对角折和对边折(幼儿说着,老师拿纸示
范。


3、给幼儿分发纸。

折好后请小朋友相互检查,看折的是否正确。

4、我们再在上面画上你想剪的图案或花纹。

5、画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开始剪吧!注意:先剪中间的再剪边上的。

6、请把你的剪纸拿到前面,和大家说说你剪的是什么。

——幼儿说完后教师给予点评并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七、活动延伸:
纸的折法,我们学习了2 种——对角折和对边折,刚才你只是用了一种方法,一会儿请你用另一种方法画同样的图案再剪一次,你来比较一下,不同的折法剪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好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