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是人教 A 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一节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第一课时。
本章是在必修三中学习了基本的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知识。
本节内容一方面承接了必修三的知识;另一方面,掌握好这一节课将有助于后续的学习,因此它在知识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随机变量是连接随机现象和实数空间的一座桥梁,从而使得更多的数学工具有了用武之地。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最简单的随机变量。
本节课主要通过离散型随机变量展示用实数空间刻画随机现象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 3 概率一章中学习过的随机试验、随机事件、简单的概率模型和必修1 中学习过的变量、函数、映射等知识是学习、领悟和“接纳”随机变量概念的重要知识基础,教学时应充分注意这一教学条件;另外,为更好地形成随机变量和离散型随机变量两个概念,教学中可借助媒体列举和展现丰富的实例和问题,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和概括。
三、教学策略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
本课以情境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手段,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猜想探究的兴趣。
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充分体验“从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随机变量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能够运用随机变量表示随机事件,学会恰当的定义随机变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弓I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特点,归纳问题的共性,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零距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概念的理解及随机变量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对随机变量概念的透彻理解及对引入随机变量目的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发现课题:离散型随机变量
探究1:完成掷一枚骰子的试验,总结学
生列举的随机试验的结果,归纳实际意
义.对应可为:
(1)一点对应数字1
(2)两点对应数字2
以此类推,在这些随机试验中,可能
出现的结果都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这个
数在随机试验前是否是预先确定的?在不
同的随机试验中,结果是否不变?随机变
量的定义:
在一些试验中,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
教师提出问
题,引导学
生根据第一
个例子,去
发现定义.
类比,让学生自
己探求随机试验
的结果表示方法
2.1.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1•随机变量典例剖析
3•随机变量是一种映射课堂练习
4•离散型随机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