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闽南近现代历史人物事件

闽南近现代历史人物事件


1. 2. 3. 4.
前言 闽南近代英雄人物
深入分析陈嘉庚
心得体会

陈嘉庚十七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来母亲去世,嘉庚 立即赶回国守丧三年,并将财务移交给族叔管理,可没想到 父亲的妾生子尽情挥霍导致负债累累。按照新加坡法律,儿 子不必偿还父亲债务,况且陈嘉庚身无分文,如何偿还,但 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 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于是他艰苦奋斗了4 年时间,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 和精力找到债主,到1907年为止,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 的债务。此事成为新加坡华人商业史上一大佳话。 当然,当时也曾有人说他“傻”,但他说:“中国人取 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 必信,行必果。”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迅速传遍了东 南亚。此后,人们十分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誉,都愿 意与他做生意。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在家业衰败后艰苦 创业10年左右成为百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37年10月,陈嘉庚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 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任主席,得到了大力支 持和广泛响应。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南洋华侨仅 一年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 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广州、武 汉相继失守后,我国对外交通濒于瘫痪,不但需要大批军运汽车,而且急 需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立即发出《征募 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的第六号通告。陈嘉庚一方面号召华侨捐 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另一方面还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 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陈嘉庚勉励大家:“你们是代表 千万华侨回国服务的,一定要坚持到底”。新加坡报纸出版欢送专刊,把 首批回国机工赞颂为“八十先锋队”。
是 雨 露 , 是 中 国 人
心 中 永 远 英 的 雄 。
较强的商品意识,他们有极强的适 应能力、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 善于适应环境、拼搏创业、精 诚团结,他们性格刚强,精 明、重乡情。
1. 2. 3. 4.
前言
闽南近代英雄人物
深入分析陈嘉庚 心得体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
欲则刚”。他沟通中西交流文化,他 主动外交拯救晚清。 他是虎门英雄——林则徐。
“唯有真骨性方能爱国, 唯有真事业方能救国”。 他艰苦经商回馈祖国,他 支援抗战反对卖国,他公 忠毅诚倍享哀荣,他兴办 学校培养人才,他是华侨 旗帜,他是民族光辉。 他是厦门的铁骨校主—— 陈嘉庚。
陈嘉庚,福建厦门人,是伟大 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 袖、着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 社会活动家,是被毛泽东誉为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 国老人。他的事迹全球传扬, 他的精神历久弥新。邵力子说: “陈先生的一生就是:兴实业、 办教育、勤劳国事,言人之所 不敢言,为人之所不敢为。”
陈嘉庚坚持抗日到底,针对汪精卫等人的妥协方案, 在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上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的著名提案。电文提案经5次删改,原意被歪曲,锋芒被砍掉,尽管如此, 仍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振奋了全国人民和广大海外侨胞的人心,对于 当时重庆的主战派亦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后,陈嘉庚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以南侨总会 主席名义致电美国总统和国会表示抗议。并且抵制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大 会,指出蒋介石“一夫独裁,遂不惜媚外卖国以巩固地位,消灭异己, 较之石敬瑭、秦桧、吴三桂、汪精卫诸贼,有过而无不及。”1947年, 又组织“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简称“民联 社”),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
后来,嘉庚又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和橡 胶园等。他首创橡胶制品大规模生产,促进了侨居 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他开辟了橡胶制品和其他制品 直接输出的国际市场,在华侨中第一个打破英国垄 断资本的垄断局面;他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 和技术人才,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 尽管陈嘉庚曾是南洋成功的华人大实业家之一, 但他的个人生活却始终十分简朴。住宅只是一所简 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 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古老的。外衣、裤 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 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 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为教育事业 奋斗了一生。 “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 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 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 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在新加坡,陈嘉庚对于当地华侨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热 心,1919年创办了规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 是当时南洋地区华侨的最高学府。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 又创办水产航海学校,南侨师范和南侨女中等学校。
陈嘉庚先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 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 海外华裔也尊敬他。 1961年0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早在1918 年,陈嘉庚先生早已决定,逝后不将财产遗留给儿孙。 “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 员,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 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陈毅在吊唁的时候激动 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 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 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8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公 祭,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专车经过的许多城市, 当地党政部门和归国华侨都到车站献花圈致祭,最后 在集美鳌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陈嘉庚先生在鳌 园中长眠于世。
陈嘉庚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 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其实早在1894年,他就 捐献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后又创办集美高初 两等小学校和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 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 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在昔 日偏僻的渔村里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1923年孙中 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 “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 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 2. 3. 4.
前言 闽南近代英雄人物 深入分析陈嘉庚
心得体会

杨海山 1508082136 李思怡 1508082120 郭俊洁 1508082111 叶伟雄 1508082138 翟恒亨 1508082139 张清锋 1508082143 张伟泽 1508082144 张文骏 1508082145
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第一、他提倡女子教 育,反对重男轻女。大力倡办女子学校,让女子能上学,这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开了风气之先,是难能可贵的;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 弟,奖励师范生。他反对办学分贫富,尽力帮助贫寒子弟上学。同时, 他非常注意师范生的培养,严格选择和物色师资人才,对于好的加以 奖励;第三、讲究教学质量,注意全面发展,注意“德、智、体三育 并重”;第四、主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强调要确立教 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他认为要办好学校,关键在于领导和教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 “要选教师”;第五、为了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 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并订下同安“十年普及教育计划”, 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
1. 2. 3. 4.
前言 闽南近代英雄人物 深入分析陈嘉庚 心得体会

1. 2. 3. 4.
前言
闽南近代英雄人物 深入分析陈嘉庚 心得体会

正 是 在 如 此 性 格 的 闽 南 人 当 中 , 出
现 了 名 震 四 海 、 万 古 流 芳 的 几
代 伟 人 。 他 们 是 阳 光 ,
闽南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他们早期居住在 福建及广东潮汕地区。那里地狭人稠,人 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很大,所以他们不 断地外出谋生和并往外迁移,培养了
他的精神言论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公忠毅诚。 公即永无止境的奉献,忠即永不动摇的爱国,毅即 永不言败的坚强,诚即永不毁诺的铮铮傲骨。 “爱国始于爱乡”;“祖宗的土地,尺寸不得 让人,反之则为国贼也”;“救国之目的,无非求 领土之完整、主权之恢复”;“凡真诚爱国者,视 全国当如人一身,拔一毛而知痛”。 嘉庚先生之所以成为华侨的领袖人物,决非偶 然,他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品质,团结 华侨、不懈地为海外华侨社会服务,坚决反对帝国 主义的精神,使他成为华侨的旗帜,在海外闪烁着 中华民族的光辉。
林则徐,其主持的虎门销烟使他在中国 近代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并得到国外许 多学者赞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他 凭借自己的爱国主义与军事思想、民本 思想、经济思想,以及他“开眼看世界” 的理念,与中西交流文化,提出“师夷 长技以制夷”,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晚 清外交的新局面,其影响和意义不容低 估。
“我只是个凡人,我只求凡人
的幸福”。她出访各国传播友谊, 她书写幸福用爱播种代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 学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描 述“爱的哲学”。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 清华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 后不久从日本回国,投入到各项文化事业和 国际交流活动中。她先后出访过英国、 苏联等国家,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 播友谊。还捐出自己珍藏的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