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疏密对比
“密”的关系给人一种 紧张感,窒息感和厚度 感。而“疏”的关系给 人一种空间感,轻松感 和秩序感。这两两种关 系相互互动才能产生和 谐的气氛。若画面中仅 存在一种情感,很容易 形成过于单调而缺乏变 化的作品。
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是指运用不同尺度的形象进行对比的构图方法。除了 形象大小的对比关系外,数量上多寡,也可以造成一种近似大小 对比的对比关系。
▪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 称为扩大对称。
▪ 相对对称-是指图形总体外轮廓呈对称状态,但局部存在形或量的
不等之处的组织形式.具有动静结合、稳中求变的新鲜感。
▪ 非形式感觉对称 ▪ 形式上不对称,但构成元素和规律给人以平衡对称的感觉。
▪ 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黄金分割: 1:1.618,这是最基本的美的比例,希腊神庙的屋顶与 它的柱子,就是黄金分割。我们认为很漂亮的五角星, 它的各部分之间都是黄金分割(如下图所示例子)。
调和数列:1、1/2、1/3、1/4、1/5……1/n,这种比例的 变化会先很快,再逐渐趋于平和,产生减速感(如下图 所示例子)。
▪ 统一是寻求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点或共有特征。
单纯与齐一美
单纯齐一也称整齐一律或重复。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 所谓单纯,是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的因素。比如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湖水,皎洁的月光,黄色的沙漠。单纯的划一,使人产生一种 明净纯洁的感受。
▪ 同种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
渐变构成
按一定比例渐次变化, 产生不同的疏密关系, 使画面呈现出明暗调子
放射构成
方向、角度的序列变化, 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 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 空间感。
位置做有序的变化,会增加画面中动的因素,使画面产生起 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变化,进行各个部分 的构成,可以表现出一种轻重缓急的抑扬效果。
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我 们的眼睛,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 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重”的感受,而平 衡则是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画面呈现“稳”的感受。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 化的统一的美感。
大小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落差。人们的视线很容易的先被大 的物体吸引,或是密集的物体的吸引。某种程度上,密集的物体 等同于大的物体。
视觉落差会产生动态,也就是说,你先看到画面中的大物体 后,视线才转移到其他位置。大的物体就是画面的重心了。排版 时,要十分注意“大”物体直接的关系,以及“大”与“小”的 关系。
费波纳齐数列:1、2、3、5、8、13……a、b、(a+b), 后一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产生具有包容性的加速 感(如下图所示例子)。
按照这些数列和比例关系对图片进行分割,或者构成骨骼, 就能够使画面呈现出韵律感和节奏感,使人感觉到美。
▪ 分割
1.等形切分:分割后空间的各部分形态相同、面积 相同。给人平缓理性的感觉。
No Image
实践练习
▪ 按照各法则的规律搜索符合各个法则的平 面设计作品,每种10幅,并将其归类放置。
▪ 以所给元素按照各法则进行排列组合。尺 寸10*10cm。
▪ 利用一个元素,以2、4、6、8等等数目构 成重复、渐变、发射等图形,其中可利用 对比、均衡等方式。
▪ 利用点线做渐变、发射
▪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 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
▪ 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常。
▪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 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的矩形、有机形的 方形、形状接近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 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的类似等。
法则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
在版面构成中,节 奏和韵律指的是同一图 案在一定的变化规律中, 重复出现所产生的运动 感。由于节奏和韵律有 一定的秩序美感,所以 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如图所示。
▪ 节奏:
即音乐的时间 艺术用语,是音乐 中音响节拍轻重缓 急的变化和规律性 的重复。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形式美——是指事物外在形态的自然物理属性及 其组合规律所体现出来的美,是构成学中形式的 审美特性,属于美的范畴。
▪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 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 自然物理属性——体现为物体的色彩、形状、质 感等
法则一:对比与统一
▪ 对比:
▪ 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 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
实例应用
▪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 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 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 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 们之间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 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2.等量切分,即形状可以不一样,但在视觉中有同 样的分量(下图为等量分割的例子)。即可突出重点 又给人调理清楚、流畅的感觉。
3.自由分割,在掌握了前三类分割的情况下,以“美” 为唯一原则,对画面进行分割,这一类分割没有什么具体 的规律可循,但却处处包含着作者对美的理解。
自由分割
▪ 不同的分割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讨论一 下的分割带来的情绪变化。
平面构成
目录
▪ 一、什么是形式美 ▪ 二、形式美法则 ▪ 1.对比与统一 ▪ 2.对称与均衡 ▪ 3.节奏和韵律 ▪ 4.比例与分割
▪ “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一个 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 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 依靠体积与安排,美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 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们。”
法则四:比例与分割
▪ 比例:长、宽之间数值的对比关系。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黄金分割、调和数列、 费波纳奇数列。
▪ 分割:对画面进行的切分。
等形分割、等量分割、比例分割、相似分割、 自由分割。
等比数列:1:a:a2:a3:a4……an-1:an 先变化慢,再 逐步加快,产生加速感(如下图所示例子)。
▪ 对比在造型艺术和设 计艺术中的法则是普 遍性的,对比存在于 所有形态构成当中。
对比的视觉效应:
对比的视觉效果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一种画面变化,对比是构图 中最活跃的、最积极的形式之一。由这些对比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可 以取得醒目、生动、突出、律动、呼应和明朗化的视觉效果。
对比构成的形式
(1)疏密对比 (2)大小对比 (3)空间对比 (4)明暗对比 (5)色彩对比
▪ 韵律
在构成中,韵 律就是规律变化的 节奏。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在设计中,节奏和韵律包含在各种构成形式中,但其中最 为突出的是表现在“渐变构成”和“放射构成”两种形式中。 如下图所示,这些采用渐变形式所构成的建筑结构,具有很 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 以空间感和运动感。
法则二:对称与均衡
▪ 对称: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
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 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 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严”的感觉, 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
绝对对称:
(1)轴对称: 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的角度的等
空间对比:
是指图与地的对比关系,画面中形象所占的空间与形象以外 的空间会形成一种明显的视觉对比,形所占的空间太大,周围的 空间势必太小,画面就有充塞感,对比就不成立了。让画面中地 与图的对比成立,必须合理地设计形象,合理地安排空间。
明暗对比
▪ 统一:
▪ 指由某种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要素为了某种目的而组合在一起形成 某种一致性的规范形式。
形的对称图形。
▪ (2)旋转对称: ▪ 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
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 ▪ 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
称反转对称。
逆对称
▪ (3)中心对称: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 中 心对称。
▪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 种一定的规则平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 动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