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炉12MW发电工程各系统试运行方案解析

转炉12MW发电工程各系统试运行方案解析

耀华鲁信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转炉12MW发电工程各系统试运行方案(草案)批准:审查:编制:耀华鲁信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转炉发电车间2013年3月日目录一、试运行组织机构………………3-4二、20t锅炉试运行方案………………5-22三、12MW汽轮发电机组试运行方案………………23-43四、12MW发电工程10kV变电站和12MW汽轮发电机组试运行及试运行方案……………………44-69 五、循环水站试运行方案……70-79一、试运行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转炉12MW发电项目的组织领导,确保转炉12MW 发电项目各系统试运过程的安全、顺利,特成立试运行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1)组织和领导整套机组、锅炉试运行及试生产工作;(2)确认已具备试运行及试生产条件;(3)决定整套机组、锅炉试运行及试生产时间;(4)决定现场重大问题。

(二)试运行现场指挥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1)对启动验收委员会负责;(2)决定整套试运行及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领导各参加试运行及试生产单位,进行试运行和试生产;(4)决定在突发状态下停止或重新进行试运;(5)宣布整套试运行开始、结束时间。

(三)支持保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1)对现场指挥组负责,对机组试运行和试生产,提供技术保障;(2)对机组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方案;(3)组织人员消除设备设计、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缺陷。

(四)综合组组长:成员:职责:(1)对现场指挥组负责。

(2)负责机组技术资料的移交工作;(3)负责现场的治安保卫、安全、消防工作;(4)负责现场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5)负责机组试运行和试生产的宣传报道等工作。

二、20t锅炉试运行方案目录1 锅炉机组引、送风机设备试运行1.1 风机试运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2 风机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1.3 风机试运注意事项1.4 风机试运1.5 工程验收2 锅炉试运2.1 准备工作2.2 试运工作2.3 锅炉烘炉2.4 化学清洗(酸洗)2.5 管道的冲洗2.6 蒸汽严密性试验及整定安全阀2.7 锅炉吹管3 72小时整套机组试运行3.1 锅炉启动试运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3.2 试运行阶段3.3 试运后处理3.4 试生产阶段4 移交文件5 危险源辨识6 环境因素调查表锅炉试运行方案为保证转炉12MW系统配套20t/h试运行和试生产的正常运行,特成立锅炉试运行现场操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的依据是:《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范》;《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火电工程调试运行质量检查验收及评定标准》;《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IS09002、IS014001、OHSAS18001管理体系标准;1 锅炉机组引、送风机设备试运行引、送风机的试运必须在设备安装结束,有完整的安装记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1.1 风机试运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1.1设备基础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二次灌浆混凝土的强度已达到基础混凝土的设计标号。

1.1.2 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清理干净,脚手架已拆除。

1.1.3 照明充足,并有必要的通信设备。

1.1.4 通道应平整和通畅。

1.1.5 附近无易燃易爆物,并有足够的消防设施。

1.2 风机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1.2.1 机械内部及连接系统(如烟、风、煤气管道、炉膛等)内部,不得有杂物及工作人员。

1.2.2 地脚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1.2.3 防护罩安装可靠。

1.2.4 轴承冷却水量充足,回水管畅通。

1.2.5 轴承润滑油充足,一般为油位计中心线处。

1.2.6 电动机通风系统无杂物、封闭完好,绝缘良好,电机接地线无松动。

1.3 风机试运注意事项能与机械部分断开的电动机应先单独试运转不少于2h。

合格后,方可带机械试运。

带机械试运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3.1 联轴节轴销全部安装完好。

手动盘车360度,无异常现象。

1.3.2 转动方向正确,事故按钮工作正常可靠;1.3.3 第一次启动时,当达到最大负荷后即用事故按钮停下,观察轴承及转动部分,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正式启动。

1.3.4 风机试运时间不少于8h。

1.4 风机试运风机试运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机械各部温度、油温和油压,振动及电流指示不超过额定值,并详细记录。

1.4.1 轴承及转动部分无异常。

1.4.2 轴承工作温度稳定,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80℃。

1.4.3 振动一般不超过0.08mm。

1.4.4 无漏油、漏水、漏风等现象。

1.4.5 风机启动前应关闭入口调节挡板,启动正常后逐渐开启。

1.4.6 风机试运结束后,应办理试运签证,并附有试运记录。

1.5 工程验收设备安装的签证项目和安装记录项目如下:1.5.1 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记录及签证。

1.5.2 润滑油牌号及化验合格证。

1.5.3 风机试运签证。

2 锅炉试运2.1 准备工作:2.1.1 影响试运的缺陷已处理完毕。

2.1.2 引、送风机试车已合格,风机的各种联锁(如送引风机联锁)、程控等,经静态试验合格并投入,事故按钮动作可靠。

2.1.3 锅炉用水合格,燃料充足。

2.1.4 热工仪表、远程控制装置、音响光色信号、事故按钮、联锁保护等分别试验合格,试运中的缺陷已消除;微机操作、画面符合正常生产要求,并按用户的建议修改完毕。

2.1.5 锅炉受热面、汽水管道、风烟系统均已做严密性试验并消缺。

2.1.6 锅炉汽、水系统及煤气系统、氮气冲刷系统均按照要求完成合茬工作。

2.1.7 所有防冻设施保温均良好。

2.1.8 具备《锅炉机组引、送风机试运行》中的现场及办公条件。

2.1.9 运行规程、记录表格、安全用具已准备好。

2.1.10 运行及检修人员分值配齐。

2.1.11 锅炉各项加药及化学取样工作能正常进行。

2.1.12 润滑油品及其它低值易耗品有合理储备。

2.2 试运工作2.2.1 锅炉第一次点火升压前,应进行一次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

此时,对阀门及未参加超压水压试验的管道和部件应加强检查。

锅炉上水水质为化学除盐水,上水时间为3—4小时,水压试验后利用锅炉水压(冲洗取样管、排污管、疏水管、仪表管路,以保证其畅通。

2.2.2 锅炉点火前,除按《20t/燃气锅炉运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外,还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2.2.2.1 水位计的水位标志清晰,位置正确,照明良好,电源可靠,能清楚的看到水位,控制室内能可靠的监视汽包水位、压力。

2.2.2.2 热工仪表已静态调校完毕,能可靠投入使用。

2.2.2.3 各处膨胀间隙正确,膨胀位移时不受阻碍。

膨胀指示器安装正确牢固,在冷态下调至零位。

2.2.2.4 锅炉及烟道系统防爆门安装符合设计规定,能可靠动作。

2.2.2.5 转动机械按规程的规定做拉合闸试验、故障按钮试验、动静态连锁及保护试验。

2.2.2.6 燃烧调节机构(各风门、电动执行机构等)作操作试验,动作灵活,开度指示正确。

2.2.2.7 事故照明、越限报警及锅炉各保护系统作动作检查试验。

2.2.2.8 引、送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开、关方向及表计指示正确,挡板操作灵活,带负荷时风道振动情况小。

2.2.3 进行完前期试运工作各项检查和试验后,按《20t/燃气锅炉运行操作规程》进行点火和升压工作。

2.2.4 第一次升压应缓慢平稳,升压速度控制饱和温度升高不超过50 ℃/h,升压过程中应检查锅炉受热面各部的膨胀情况,严密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40℃。

一般在以下压力下检查记录膨胀值。

2.2.4.1 上水前2.2.4.2 上水后2.2.4.3 升压至0.1—0.15MPa;2.2.4.4 升压至0.2—0.25 MPa;2.2.4.5 升压至0.3—-0.5 MPa;2.2.4.6 升压至0.6—-0.9 MPa;2.2.4.7 升压至1.0—-1.25 MPa;2.2.4.8 工作压力a 发现膨胀不正常时,必须查明原因,并消除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升压。

b 锅炉升压至0.3—0.5MPa,应在热态下热紧各承压部件的螺栓。

由于介质不流通而尚未加热的螺栓,则应在介质流通加热后再紧。

c 锅炉第一次点火升压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检查锅炉承压部件和风、烟、煤气管道等的严密性,检查锅炉吊杆、管道支吊架的受力情况和膨胀补偿器的工作情况,注意燃烧室工作情况及锅炉各部振动情况。

2.3锅炉烘炉2.3.1 烘炉目的:缓慢加热炉墙,使其达到干燥,以保证正常运行中炉墙不产生裂纹。

2.3.2 烘炉前必须具备的条件2.3.2.1 锅炉本体的安装、炉墙及保温工作已经结束。

2.3.2.2 炉墙漏风试验合格。

2.3.2.3 锅炉辅助设备试车完毕,能随时投入运行。

2.3.2.4 烘炉需用的热工及电气仪表均已安装及校验完毕。

2.3.2.5 烘炉所需临时设施已装好。

2.3.3 燃料烘炉2.3.3.1 在烘炉过程中,应将下部全部封死,以免吸入冷空气,为排除炉墙蒸发出的水蒸汽,烘炉过程中,将上部人孔门打开。

在烘炉前及烘炉过程中,在过热器两侧中部耐火砖和保温砖的丁字交叉缝处取50g左右的灰浆样,进行含水量分析。

2.3.3.2 各系统热工及电气仪表检查合格后,将各处膨胀指示器调整到零位,将省煤器再循环管道上的阀门打开,并保持常开,以加强自然循环。

2.3.3.3 烘炉第一天,过热器后部烟道测温点,温升不超过50℃,以后每天不超过50℃,后期烟温最高不超过180℃。

2.3.3.4所有烟温均以过热器后的烟温为准。

2.3.3.5操作人员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烟温,严格按要求控制烟温确保烘炉质量。

2.3.3.6烘炉的具体操作:用除盐水经冷水系统向汽包内进水,并轮流打开各排污阀门疏水、排污、冲洗锅炉受热面及汽水系统和各阀门。

有炉水取样装置,取炉水样分析,确认水质达标后,停止冲洗关闭各疏水、排污阀门。

向汽包内缓慢送水,水位控制标准水位±50mm。

烘炉前,应适当打开各炉门,以便及时排除炉内的潮气。

烘炉1—2天,可适当开启送风机,增大进风量,以维持一定的炉温,保证烟温,确保将炉墙烘干。

烘炉3—5天应增加送风机开度,微开引风机,关闭炉门,进一步提高烟温,烘干炉墙。

定期检查各膨胀指示器、水位计,确保锅炉运行正常,如有异常发现,应及时汇报,妥善处理。

定期定时检查,记录烟温,确保烘炉质量。

2.3.3.7烘炉注意事项:煤气烘烤,温度的升速应缓慢均匀,要求最大升温速度小于50℃/天。

烘炉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汽包水位,使之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

烘炉中炉膛内的燃烧火焰要均匀,不能集中于一处。

烘炉过程中可用事故放水门,保持汽包水位,避免杂物进入过热器内。

烘炉过程中要定时记录烟气温度,以控制温升速度和最高温度,不超过规定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