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电力条例

河北省电力条例

一13一
一的,供电企业可以中断供电,并报当地人民政府电力行
报非法阻挠、破坏电力建设和危害、破坏电力设施及非法 侵占、使用电能的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及
时依法处理。
第二章电力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
一3一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电 力发展规划,按程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电力发展规划应当注重保护环境,优化能源结构,构 建安全的电力供应体系,引导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设,鼓 励和协调社会资本投资电力建设。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 按照电力发展规划编制电力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并纳人本行政区域城乡规划。电力专项规划中确定 的电力建设项目用地、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和电力电缆通 道应当纳人城市、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应当按照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预留电力线路
护和电能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建设、电力设施保护和电能保
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 法定条件的事业组织,依法对违反电力建设、电力设施保 护和电能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 -2一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危害电力 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在发电、变电设施基础用地范围内堆放谷物、草 料、垃圾、木材、秸秆、矿渣、易燃物、易爆物等物品或者焚 烧物品的; (二)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垂钓、炸鱼、放风筝或 者燃放烟花爆竹的; (三)向电力线路设施、风光储发电设施、光伏板、风 机叶片等射击、抛掷物体的; (四)增加被架空电力线路跨越的建筑物、构筑物的 高度,导致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一8一
(五)以封堵、拆卸等方式破坏电力生产及其辅助设
施的; (六)擅自攀登电力设施或者擅自在电力设施上搭挂 各类缆线、广告牌等物品的;
(七)在电力设施的地下及周围进行危及电力设施安 全的开采作业的; (八)擅自在地下电力电缆通道内布设其他管线的; (九)移动、损坏电力设施保护标志、安全标志的; (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 第二十一条在电力设施附近实施爆破作业,应当 征求当地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电力设施产权 所有人的书面意见,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一条电力建设项目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建设
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国家有关电力设施保护范围、保护区 的要求,对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范围、保护区进行公
亡匕
在公告明示的电力设施保护范围、保护区内,任何单
位和个人不得种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新建、 改建、扩建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堆 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物品。公告前已有的植物需
第二十七条电力设施弃用或者报废的,电力设施
所有权人或者经营管理人应当及时拆除。未及时拆除 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拆除。 第四章电能保护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 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协调供电、用电 关系,维护安全有序的供电、用电秩序。 第二+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 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对列人国家限制类、淘汰 类的企业或者生产设备的用电,采取差别电价、限制用电 或者终止供电。 第三十条供电企业应当加大对电能保护的资金投
一5一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和电 力电缆通道需要跨越、穿越或者占用水利工程及其附属 设施、易发生水土流失区域的,电力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 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对影响水利 设施功能的,应当采取有关技术措施消除影响。 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架空电力线路跨越、穿 越林地或者城市绿化林的,电力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安全 措施;需要砍伐林木的,依法办理林木采伐审批手续,并 对林木权利人依法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第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架空电力线路应当兼顾 城市市容整洁,鼓励在城市中心城区逐步采取地下敷设 方式建设电力线路,需要采用沟道、管道的,由城乡规划、 市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统筹规划、建设。 第十六条建设城镇住宅小区和农村居住区应当规 划、预留配套的电力设施用地和架空电力线路走廊或者 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占用 依法确定的电力设施用地和架空电力线路走廊或者电力 电缆通道的用途、位置。 第+七条电力建设项目在新建、改建、扩建中妨碍 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建设项目在新建、改建、扩
(2014 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供电、用电秩序以及社会公共安 全和公共利益,保障电力用户和电力企业合法权益,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电力建设、电力设施保
一11一
人,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措施,降低电能损耗,优化 供电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引导电力用户安全、合理使用 电能。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 应当制定并公布有序用电方案,该方案应当优先保障居 民用户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标准、排放达标企业的
正常用电需求。 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应当遵守有序用电的规定,保 障电能质量和电网运行安全。 电力用户应当加强用电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得危及 电网运行安全和公共用电安全。 第三十二条电力用户不得损毁、改装或者擅自移 动用电计量装置;发现用电计量装置发生故障、损毁,应 当立即通知供电企业。供电企业应当及时处理。 第三十三条禁止下列盗窃电能(以下简称窃电)的 行为: (一)擅自在供电企业或者其他电力用户的供电、用 电设施上接线用电; (二)绕越用电计量装置用电; (三)伪造、开启法定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
一10一
第二十六条电力设施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按 照规定设置并及时维护电力设施安全警示标志,并在易 引发触电事故的电力设施周围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在电力设施保护范围、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电力设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生 产经营者应当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
施。
设施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人生产或者使用。
电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应当包 括电力设施感应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评价。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危害电力
建设的行为: (一)非法占用依法取得的电力建设项目用地或者依
法划定的架空电力线路走廊、电力电缆通道; (二)涂改、移动、损坏或者拔除电力建设的测量标桩 或者标记;
一12一
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 (四)故意损毁用电计量装置或者破坏用电计量装置 的准确度; (五)安装、使用窃电装置; (六)使用伪造、变造或者非法充值的电费卡充值用
电;
(七)采用其他方式窃电的。 第三+四条为了制止正在发生的窃电行为,供电 企业按照下列要求,可以依法中断对有窃电行为电力用 户的供电: (一)通知当事人; (二)报当地人民政府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三)不影响其他电力用户正常用电; (四)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危害公共安全。 有窃电行为的电力用户在停止窃电、消除危害、交付 所窃电量电费并承担相应责任后,供电企业应当对有窃 电行为的居民用户在一日内恢复供电,对有窃电行为的 非居民用户在三日内恢复供电。 第三十五条影响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运行的电力 用户,接到供电企业的整改通知后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
建中妨碍电力设施时,有关单位应当以依法审批的城乡
规划为依据进行协商,就迁移、改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
施和补偿等问题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法律、法规另有 规定的除外。
未经协商一致,擅自施工造成损害的,由擅自施工的 单位承担责任。 第十八条电力建设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的规定,电力建设项目在建设前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电力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
好电力建设、电力设施保护和电能保护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 好本地的电力建设、电力设施保护和电能保护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力建设、 电力设施保护和电能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人当地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 调、解决电力建设、电力设施保护和电能保护工作中的间
要修剪、砍伐或者建筑物、构筑物需要拆除的,电力建设
单位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对所有权人或
者经营管理人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并依法办理相关手
续。
第十二条新建架空电力线路不得跨越储存易燃、
易爆物品仓库的区域;一般不得跨越房屋。确需跨越房 屋的,电力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安全措施,并与有关单位或
者个人区内的植物与架空电 力线路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通 知所有权人或者经营管理人予以修剪;所有权人或者经 营管理人在合理期限内未修剪的,电力企业可以修剪。 第二十四条收购废旧电力设施器材的单位,应当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单位出售废旧电力设施器材的,经办人应当出示本 人身份证件,并提交单位开具的证明;个人出售废旧电力 设施器材的,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 收购废旧电力设施器材应当建立收购台账,如实登 记出售人的单位名称或者姓名、住址、身份证件号码以及 废旧电力设施器材的来源、规格、数量和去向等内容;发 现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 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收购台账的 保存期限应当在二年以上。 第二十五条通信、广播电视等线路设施与电力线 路设施之间一般不得交叉跨越、搭挂。因路径原因确需 交叉跨越的,后建方应当征得先建方同意,采取安全措 施,保证线路安全。
第二+二条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进行打桩、钻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