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币学大纲

钱币学大纲

钱币学与金融史教学大纲(第一次修订)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教研室编2003年6月编写说明《钱币学与货币史》是金融系开出的一门选修课,主要目地是在原有金融史的基础上,给学生开出一门与人文有关的课程,从而加强学生的素质。

由于教育部所编的金融学教学课程安排中均有金融史这一门课,而且每一所重点大学的经济学科中均有一门相关的部门经济史做为专业的支撑,因而我校开设这一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我校不是一个所综合性的大学,因而人文学科的迅速加强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货币史的研究离不开钱币学的研究,钱币学在西方学术界的地位有着与碑铭学一样十分显赫的地位,许多重要的国家或死文字文明的历史是靠钱币对王系的回复而开始的。

对钱币学的研究相对于货币史恰如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钱币实物会在很多层面正确回归复原历史的真实。

特别是文字资料极多的情况下,这种回复更为重要,并纠正史学家对文献的依赖和误信。

例如一些学者依民国三年《国币条例》认为中国货币体制已是银本位制,除了金融学理论的缺陷外,留存的钱币实物会证明这种论断的荒谬。

在国内,除建国初期彭信威教授的《中国货币史》在这一方面的着独特的学术造诣和建树外,货币史的研究者或涉及货币问题的历史学研究者多割裂钱币与货币史研究的关系,重文献和轻钱币实物的研究方法极为突出。

十分可惜的是彭著仅论及晚清以前的中国货币。

而货币史又是中国金融史的核心,因而货币史的教学将对学生更的理解中国金融的演变,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大纲适合于金融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

大纲由金融系教师戴建兵编写。

编写时间2001年月10月24日课时分配表目录第一章古代货币与金融第一节春秋战国货币 (1)第二节秦汉货币信用 (1)第三节两晋南北朝货币与信用 (2)第四节隋唐货币与金融 (3)第五节五代十国货币与金融 (4)第六节两宋货币与金融 (5)第七节辽夏金货币与金融 (5)第八节元代货币与金融 (7)第九节明代货币与金融 (8)第十节清代货币与金融 (9)第二章近代的货币与金融 (10)第一节近代银两 (12)第二节近代机铸币 (12)第三节近代国家银行纸币 (13)第四节近代商业银行纸币 (15)第五节近代地方银行纸币 (15)第六节近代军用票 (17)第七节近代私票 (19)第八节近代外国银行和中外合办银行纸币 (20)第九节革命根据地货币 (21)第十节人民币和纪念币 (23)第三章其它 (24)第一节伪政权货币 (26)第二节钱币的收藏、鉴别、价格及拍卖 (27)教学章节内容第一章古代的货币与金融【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外货币发展的不同脉洛,并认识到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货币史的进程。

对于一些钱币如半两、五铢、开元通宝等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外货币文化不同的构成,中国货币文化发展的独特性,中国古代纸币的产生,及其与西方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币制,黄金、白银、纸币、铜钱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与看实物相结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内容】第一节春秋战国货币讲解独特的中国货币文化,以及中国货币文化与西方货币文化,特别是与古代希腊货币文化的不同,从而使两个货币文化圈子在日后的的分裂与融合构成是日后世界金融不同格局的渊源。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

楚国除了郢爰和蚁鼻钱外,还有银布币。

以银铸币,楚开先河。

1966年,江陵楚墓中出土的有银箔、银饼等。

1974年,在河南扶沟古城村出土一批楚国的银币,有空首布和实首布二种。

实首布又有短中长三型。

据考证:空首布和短首布至迟在春秋中晚期已经出现。

而中长实首布可能是在战国时期出现。

这说明春秋时期,楚国已使用银币了。

银币又称银布币。

“布”是古代货币的称呼,如《周礼.天宫.外府》注:“其藏曰钱,其行曰布。

”银布币就是在市场通行的货币。

银币的通行,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方便了商品的购买和货币的携带;郢爰是金币,黄金的储量甚少,价值昂贵,郢爰面值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佰元大钞,如用它作小量购买,币大价小,难以找零,买卖就难以进行。

蚁鼻钱是铜币,面值甚小,如今天的角,分,可以找零,但作零星小买卖尚可,如作批发虿买,则数量甚大,清点不易,也不方便于携带。

而银布币的出现,就象现在的伍元、拾元面值的货币,可以兼济郢爰与蚁鼻钱的功能这不足。

它既可以作主币郢爰的辅币,又可以作辅币蚁鼻钱的主币。

它的价值比黄金低而又比铜高,是金、铜之间的最理想的铸币金属。

现在我国一些银行所采用的行徽,是用春秋战国时期的铲币或刀币的图案组成的。

铲币在韩、赵、魏等国通用,刀币主要是在齐国通用。

它们都是铜铸的,没有主币与辅币的严格区别。

惟有楚国,有金、银、铜三种面值不等的主辅币,藏行咸宜,批零两便。

由于楚国的币制较其他国先进,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

第二是开创了我国用银作为货币的先例:长期以来,我国的流通主币大多以银为主。

包括官俸、借贷、买卖以及对外国赔款等。

其种类有元宝、纹银(马蹄银)、碎银等,清朝林则徐仿墨西哥鹰洋钱制银圆,光绪十四年,广东又造银圆。

辛亥革命后,银圆上刻孙中山或袁世凯头像,重十六两制的七钱二分,作为流通主币。

这都是步楚国银布之后尘。

楚国实开中国历史上银币之先河。

银币在当时如何使用?1975-1976年在湖北江陵秦家嘴楚墓中,出土有砝码、天平、衡杆等。

这显然是用于衡郢爰与银布之重的。

看来这和古曲戏剧中,用戥子称银付款的办法是一致的。

一、中国贝币二、春秋货币三、战国货币第二节秦汉货币讲解中国货币文化的稳定时期;铜钱的纪重货币性质;所谓的货币的统一。

例如:秦代货币的史实,最早见于《史记·平准书》和《汉书·食货志》的记载。

秦王朝统一了中国币制,其意义深远,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由于受当时资料的限制,总是在史书的字面上论来论去没有大的突破,有的甚至画蛇添足曲解了史书的原意。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工作带来一线生机,用“引史论钱,以钱正史”的方法,对秦代货币的几个是非问题,可以用文物予以补正。

一、关于“中国之币为三等”问题。

对于秦代币制,《史记.平准书》说:“及至奉(应为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见木刻版本)随后》汉书.食货志》改写成:“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二、关于“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问题。

三、关于“秦钱重难用”问题。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降于刘邦,前202年刘邦灭项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史记.平准书》把社会的困窘,全都归咎于“秦钱重难用”。

四、关于“值钱券”问题。

发放通行货币的兑换券始于楚国,在鄂君启的商业区内,长沙、大冶、阳新、蕲春等地,出土了公元前三世纪行用的“见(现)金”铜牌,有一朱、二朱、四朱等面额,用以兑换黄金,这是最早的兑换券。

秦代发放的兑换券,需要一再辨认真伪,可能是用竹筒、木牍书写的,是纸币的雏形。

这种兑换券只兑换当值的“半两钱”,所以叫“值钱券”,它与“见金”铜牌兑换黄金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当值货币兑换券,后者是称量货币兑换券。

秦简为今后修史提供了新的史料。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一、秦代货币二、新莽货币三、折鹿皮币的性质四、白金三品五、汉代黄金之谜第三节两晋南北朝货币中国货币文化的多样性,钱币书法的出现。

棉布等充为媒介。

新确立的三国货币,用其鉴定的科学方法。

例如,三国孙吴时的大泉五千以前仅发现二品,近年发现熟坑一枚,确属真品。

此外又闻浙江地区又有发现。

原来六朝钱币珍品首推永光,景和、现在应属大明四铢了,江苏常州地区发现数枚,文字形制和孝建四铢接近。

四川发现一种小字版极精美的两铢,也是前所未闻的。

六朝最珍稀的钱币,几乎都出自暴君时代,如大泉五千铸于孙权赤乌年间。

六朝时期还有一些无考品,前清时的泉学家对此相当重视。

如刘青园所藏的驺虞峙钱,刘燕庭在西安得到的义通,当时均称孤品,至今也未再见。

一、三国货币二、两晋南北朝货币三、和田马钱第四节隋唐货币和金融中国货币开始走出纪重货币,从原来的五铢、半两等这些纪重的货币开始向“开元通宝”等通宝币制发展,这是中国人开始抽取货币单位---文。

货币价值的中国贱金属的表现。

唐代货币对中亚的影响。

唐钱珍品有咸通玄宝,文字比较平夷,制作也不精,存世极少。

《历代古钱图说》70页末刊中型开元通宝一枚,标无定价,钱为张叔驯旧藏,已磨损平夷,而近年四川新见一枚(图62),肉质较厚,品相完好。

另见大小相似的宽缘开元钱,传世熟旧,但确是唐铸。

乾元重宝小平洪是会昌以后所铸,存世不多,且有几种版式。

近年新见乾元小平背襄一枚,为诸谱所无的孤品,说明会昌以后湖北等地仍在铸行乾元重宝。

此外,乾元重宝背十及背日文也相当稀罕,它们与背云文、雀文的乾元钱一样,大部分出自四川。

可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难蜀中,四川难得迎来一位中原天子,于是钱背添加各种图案,以示祥瑞。

一、隋唐货币二、唐代银两三、早期金融机构的雏形第五节五代十国货币与金融货币制度的混乱,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货币的关系,封建割剧与地方货币。

用泥作钱,世界金融史的上奇闻,但这里面揭示了什么?一、五代的钱币1.开平通宝2.天成通宝3.天福元宝4.周元通宝一种独特的钱币,周世宗灭佛而铸铜钱,后人将其视为去病、避邪之物。

二、十国的钱币1.南唐钱南唐开元、唐国通宝钱是这一时期代表的钱币。

2.前蜀、后蜀钱币3.楚钱4.南汉钱第六节两宋的货币与金融为什么宋代会被西方的一些历史学家称为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它与货币的关系。

宋代货币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量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宋钱不仅是中国的货币,而且也是亚洲的货币,其在东南亚、日本、朝鲜均使用宋代钱币。

世界第一种世界性的货币,宋钱。

中国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为什么中国的信用差。

历史原因。

宋代白银的财政性。

宋钱因研究的人较多,其中的一些珍品知名度也高,但大部分属于版式钱,从纲目角度上讲是及不上五代的。

宋代珍钱可分三类,一类是名誉品,如应远元宝,应感通宝,元丰重宝,绍圣重宝,靖康小平及靖康通宝、建炎元宝,绍兴大钱,庆元背永,大宋当拾、临安府钱牌等等。

第二类是铁母或铜母钱,很多珍稀的铁母的存世只有一、二枚。

如景德、天禧、天圣、至和背同,背坊、隆兴、嘉熙等等铁母。

还有一些小平铁母也十分罕见,如元丰、丰祜、绍圣元宝、圣宋元宝、政和、乾道、庆元等等。

第三类是金、银钱,如绍圣通宝旋读小平银钱,宝字内从缶、书体秀丽、制作较精。

存世仅见,宣和、绍兴都有极小的金钱。

隆兴小平金、银钱近年才发现,乾道元宝及招纳信宝小金钱系早年在杭州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