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_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飞过、穿过、越过”等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

2、借助文本,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台湾的蝴蝶谷》。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台湾的蝴蝶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课题)2、(课件出示词语: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蝴蝶、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认识吗?谁愿意读第一行?(指名读)谁想读第二行?(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祖国的宝岛台湾——(对照词语引读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段1、(过渡)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继续到台湾的蝴蝶谷走走、看看,这可是一次特殊的旅行,只有会读书的小朋友,才能真正享受到旅行的快乐,欣赏到美丽的风光。

2、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情况)3你们知道了什么?(1)(第一句: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山谷是指——(画简笔画)谁知道?是的,山与山之间低洼的地方。

(2)(第二句)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放慢脚步,仔细看一看这些蝴蝶。

(课件:蝴蝶)蝴蝶的颜色这么多、这么美,书中用了哪一个词来形容的?(课件:色彩斑斓)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像这样表示颜色多的词还有很多,谁知道?(指名说)小朋友知道的真多!(课件出示词语: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金光灿灿、五光十色、色色俱全)我们一起读一读。

(3)看,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来了,他们飞过——(配课件说)(4)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蝴蝶,你心里会怎样?能把你心中的快乐读出来吗?(指名读)小蝴蝶们,你们飞了这么远,觉得辛苦吗?谁再读一读?(5)标出来,记得吗?(课件出示句子)这是《木兰从军》一课中的句子,这句中也有一连串的动词,我们一起读一读。

现在,我来考考小朋友们,(课件:句子)能不能在这句话中也填上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谁来试一试?(评价)(6)因为小蝴蝶的到来,寂静的山谷一下子热闹起来,你们能想象一下蝴蝶们聚在一起会忙些什么?(想象说话)这么多的蝴蝶聚在山谷里,所以,人们又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7)这么美的蝴蝶,这么美的山谷,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段1、这么多的蝴蝶从四面八方涌来,此时的蝴蝶谷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大家想看吗?(课件)有什么想说的?2、更美的景象还需要小朋友们认真读书,展开想象,才能领略到。

请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像,说说你喜欢哪一处蝴蝶谷。

(学生自由读)3、谁把你喜欢的蝴蝶谷读给大家听听?4、你觉得哪里最美?(当学生说到“十分壮观”时,将学生视线引向大屏幕:瞧,许多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当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时,他们个个都会——金光灿灿,一眼望去,有什么感觉?(引导:看,树梢上、山坡山、草地山、花丛中,到处都是。

)这样的画面就可以称得上“十分——壮观,非常——壮观,特别——壮观”。

谁能把这壮观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谁想和他比试一下?喜欢黄色蝴蝶谷的小朋友起立,把这“金光灿灿、十分壮观”的场面向大家读一下。

5、我们要到下一个蝴蝶谷去瞧瞧,喜欢这个蝴蝶谷的小朋友,谁来读一下?你觉得他哪里读的最美?你能读的更美吗?这里把蝴蝶比作什么?(课件)像吗?美吗?你们能把这美丽的画面读出来吗?一起读一读。

以后,我们如果把一个事物比做什么的时候,也要注意:既要像,还要美。

6、如果让我们给这两个蝴蝶谷起名字,我们会把黄色的蝴蝶谷叫做——黄碟谷,(板书:黄碟谷)彩色的蝴蝶谷叫做——彩蝶谷或花蝶谷。

(板书:彩蝶谷)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台湾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蝴蝶谷?(板书:……)你能介绍一下那里的景象吗?这个问题留在最后探讨。

四、学习第四段1、蝴蝶谷这么美,你们想去吗?的确,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一起读一读。

2、同学们读的太美了!现在,请你们做小导游,把这美丽迷人的蝴蝶谷向大家介绍介绍吧!同桌先互相说说。

如果你就是当中的一只可爱的小精灵,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

五、总结蝴蝶谷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其实,只要我们眼中有美,心中有美,我们周围还有许多迷人的风景等待我们去发现。

六、拓展延伸(课件出示)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把你想象中的蝴蝶谷写下来:有的山谷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特点。

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并有强烈的表现欲。

因此在《台湾的蝴蝶谷》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1)立足一个“趣”字(2)倾注一个“情”字(3)尽现一个“美”字(4)把准一个“创”字(5)落实一个“读”字。

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多法并举,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扎扎实实地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入感悟其内涵。

这样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入境读悟,学生感悟得更轻松、更积极、更瑰丽。

效果分析:《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充满童趣、意境很美的课文。

文中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象。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写“蝴蝶谷”的由来;第3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蝴蝶谷的迷人景象;这两个自然段共有4个生字要求掌握的,因此可以说这儿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彰显亮点,这节课我是这样来设计的: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通过感官更好的体会、理解文本语言。

首先,我搜集了一些美丽的蝴蝶图片让学生观看,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之后我再引入台湾的有关美景图片,让学生了解台湾不仅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那里有很多的美丽景点,其中台湾的蝴蝶谷更是举世闻名。

这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有效的基础。

二、抓关键词语以读促思朗读课文是了解课文、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所以课堂上我给孩子充分的朗读机会,并且朗读方式多种多样。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飞过”、“穿过”、“越过”让学生仔细品读、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抓住“金光灿灿”、“十分壮观”、“五彩缤纷”等词语,让学生自由读、齐读、等来感悟蝴蝶谷的迷人。

三、转换角色加深感悟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走进文本,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美丽的蝴蝶谷。

首先,分组练习,在学生小组内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小组选取代表上台当导游。

这样把文本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本节课,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准备资料、设计教学思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力求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整节课中,我认为以下几点自己做得比较好:(一)蝴蝶铺路兴趣浓厚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进意境当中,感受蝴蝶种类之多,色彩之多、之美(有红的,有白的,有蓝的,有紫的,还有绿的······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

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文本。

(二)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在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通过做一做动作来感受蝴蝶的迫切心情。

通过让生表演“飞过”、“穿过”、“越过”的动作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生生参与其中,愿学、乐学,课堂气氛活跃。

(三)尊重学生方式灵活比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蝴蝶谷来朗读。

在“我当小导游”活动中,通过让学生推荐两名代表当导游,更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时候,参与者那种光荣的集体荣誉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但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反思:首先,在对一些生成性的问题上处理得不及时,甚至不恰当。

其次,评价语太随意而且很单调。

再次,在指导朗读这方面还需要再努力,特别是指导读的层次性还有待提高。

《台湾的蝴蝶谷》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物的优美散文。

由于台湾地区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一些山谷里就产生了蝴蝶飞舞的动人景象,这些山谷就被人们没成为“蝴蝶谷”。

课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天的蝴蝶聚会、翩翩起舞、色彩绚丽的迷人景象。

课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点名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第二自然段揭示了蝴蝶谷名字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介绍了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第四自然段叙写了蝴蝶谷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作者在描写蝴蝶前来蝴蝶谷,为了避免重复,用上了“飞、穿、越、赶”动词,使表达更加准确,描写更加传情写意,生动活泼。

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简练、优美,特别是文中一些四字词的准确运用,适合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如“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色彩斑斓、非常迷人金光灿灿、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团团围住”。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本段从构段方式上来说是运用了总分的方式。

在语言描写上,作者善于运用语言的调色板,,把蝴蝶的美丽景色描绘的动人心弦,美不胜收。

黄色蝴蝶和阳光的辉映,“金光灿灿”,“十分壮观”;多种蝴蝶上下翻飞那就更加动人了,作者运用比喻句,把蝴蝶的柔美姿态和绚丽色彩结合起来,真令人悠然神往,怪不得在作者笔下,那一只只蝴蝶就是一群群“小精灵”。

这样优美的文字描写非常适合学生想象朗读,背诵积累。

评测练习请用“”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1)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2)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3)能不能在这句话中填上表动作的词,想一想,谁来试一试?早上,同学们 ( ) 教室,( )书包,( ) 语文书,开始 ( ) 。

《台湾的蝴蝶谷》课后反思《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

全文文笔优美,词汇丰富,既能让学生感受蝴蝶谷的迷人景象,又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课文具有“课文长”、“用词美”、“想象点多”等特点。

备这一课时,我再次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针对本课内容及课文特点,并依据上述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进行了这一课的思考,确定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读中感知、感悟台湾蝴蝶谷的美景是学习的重点。

如何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

那如何来吃透文本,渗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呢?思考如下:一、立足文本,提炼问题,让文本清晰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