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化》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化》教学案例

城市化》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地图、照片或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主要考点:城市化及其进程。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
能力。

2、通过绘制城市人口增长图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分析出城市化的进程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绘图、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内涵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经历的四个阶段。

教学过程:
(一)城市化的内涵
读P34 “探索”材料,完成:
1、认清:城市化是一个过程,
2、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有什么标志?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化的含义:指乡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种人口转变和地域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
中的比重上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①起步早(英国最早)---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②水
平高---70 年代,已达70%;英国现已达90%(原因:新技术革命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①起步晚,但发展快(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发达国家);②水平较低(90年,33% 原因: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许多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化速度快,
是原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等的。

有些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应加速城市化进程。

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学生
绘制两幅图表:
P36表1: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发展趋势 P36表2 :世界超大城市(400万人口以上)发展趋势 认知一幅地图:P37图4 :世界城市群和都市带。

3、发达国家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起步于产业革命,二战后达到高峰。

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
产业高度集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城市中心区的
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迁移, 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但城市中心区出现了 “产业空心化”
和经济萧条、衰退。

逆城市化: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城郊和小城镇的交通发达、环境优良,吸引了 大城市、郊区的人口和产业。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 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
基础设施的改善。

再城市化:中心城市的复兴 (三)课堂训练 二、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必修n'2.2城市化”,新课标课程内容标准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
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这一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是(
1)知
识目标: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认识城市化的标志,了解世界城市 化进程的特点及原因,比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差异及原因,理解城市环境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与表现。

(2)能力目标:学会绘制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学会合作交流,并能辩证地看问题。

作为一节“多媒体整合课题”的研究课,我的研究方向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整合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技 能。

达到直观、有效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 训练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开拓学生地理思 维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目标。

为此, 我利用Authorware 软件强大的编辑功能, 在课前准备阶段播放了一段与教学内容有 关的配乐图片,良好的视听效果不仅营造出 了较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为课题教学作了一个很 好的铺垫(见右图)。

在上课之初,我根据课标的要求向学生列出了本节课的“内容标准”和 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如下图一)。

然后根据
课标的要求,归纳出教学要点。

各要点分
别设置为热区,点击后能根据预先设置的编辑程序,有序地显示出各种图片、表格、文字等 素材供学生分析、 讨论(如下图二)。

使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 简洁明了。

学生该学什么?
-fr
“活动建议”
二一兰
上莓巧鼻
A4H
城帀化的进秤利特点 城曲化对检脚环堆的酸响 申円城点的却X 化 谍站Zk
怎样学习教学内容?该掌握什么?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一目了然。

较好地整合了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技能。

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根据 上述的教学设计,我把教材上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 世 界特大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超大城市化发展趋势三组数据让学生先后在我设计的图表上 绘制出柱状图(如下图三、图四右侧)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特
点,我充分利用了 Authorware 软件强大的编辑功能,设计了分层次地动态展示(如下图五、 图六)。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能直观地得出以下结论:①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
円占
快。

②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减慢;
度快。

③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经历了城市化、 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阶段。

完成了本节课的新课教学任务。

接下来,在设置的
“课堂练习”栏目热区内,列出了强化教学内容, 检测教学效果的练习题。

学生根据所学内
容分析解答,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及时点评, 总结出完善的参考答 案,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地方有待改进: ①学生把教材上的图表资料转绘成我设置的柱状 图时,要给学
II
加巾化
isM
界£豊料.■鮎貼
讪化的_J w<tf*'n. zir 啣用BL 曲“』止的. ♦剧帀4t 知怡耳坪鐵呻卡讨袒翼市紡底址・直・
Bffi-
第一*城卩化
內器楼冲
延愣粗岌芟同.収斟醴 叩It 的J1心札輕也.鼻・ 堺”布也对览即耳境・■ <k
城市化的内朋
做鼻JW 虚幟覇募舅
M
讨说耐店的走化.龙迪
図1
111
L LL
t$j
jysa 2tx®
*1-
;r
編讹的堪处大加臂种昭恤辭砒:
JWf
T®TI T W~
1. <rhW^Er/AXAi^r 2,
m
市牝抄卄ith 仃
UI
UMJ
Jk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
城市
H; MsM
■ 督;礪;4冲
K Kditt 的iify 大真加強霄
帥化的imUiH 鬻出叭耐*匕商林「;片
nn
ti l
T«i -
} 2cw )
生充足的动手时间,并抽测几个学生的绘图进行点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绘图
能力。

②学生绘图结果点评后,展示我的绘图答案,供学生对比。

然后也要让学生有充足的
时间分组分析、讨论、总结,各组派代表公布答案,教师进行点评,然后公布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进行对比、完善。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