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世界遗产赏析

中外世界遗产赏析

《中外世界遗产赏析》课程感悟
-------------------世界遗产,人类文明的瑰宝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选修了《中外世界遗产赏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外世界遗产赏析》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对中外世界遗产这么名词的意义有了深切的理解与体会。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的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了解到长城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修筑,并且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纪录片生动的展现了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让我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其次是秦始皇陵,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同样是宏伟壮观的世界遗产。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参加陵的修建,前后费时近40年,至秦亡时陵园尚末完全竣工。

陵丘高五十佘丈,周围五里有佘,墓内建有各式宫殿,陈列各式奇珍异宝,工程之浩大为史所罕见。

整体陵墓之大可谓壮观。

秦始皇墓的兵马俑更是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泰姬陵是“一滴爱的眼泪” ,亦是一让我感叹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它是印度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整个建筑通体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外形端庄华美,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光线所至,光华夺目,璀璨有如天上的星辉。

俗话说,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

可见泰姬陵高大宏伟,让人为之折服。

而比泰姬陵本身更吸引人的就是一段也堪称“世界奇迹”的爱情: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杰罕为宠姬泰吉·玛哈尔而修筑,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为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代代不息。

泰姬陵早已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它默默地美丽着,每个来朝拜的人们,都领略了朝霞初起时,一轮红日伴着亚穆纳河袅袅的晨雾,泰姬陵自香梦沉酣中苏醒的静谧安详。

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耀眼的阳光映衬下的光彩夺目。

傍晚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泰姬陵的妩媚。

在月光的轻拂下,泰姬陵清雅出尘,美得彷佛下凡的仙女。

整体建筑正向传说中的那伟大的爱情一样高压圣洁。

一波湖水荡漾,神话千古流传。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最具著名的世界遗产的深厚底蕴。

我们感受了黄山的奇峻,惊叹于泰山的巍峨。

为罗密欧与朱丽叶而惋惜,而为梁山伯与祝英台落泪……
经过这16周的学习,我了解到世界遗产就是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具体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
文化遗产混合体以及文化景观几种类型。

世界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确定了将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保护,即使在战争中也不能成为军事攻击目标。

而《中外世界遗产赏析》这门课程是在现代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同时并存的时代背景下,适应人类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尊重历史文化、异质文化互相尊重与互相学习等意识全面觉醒的需要,从历史教育角度,深刻认识世界遗产文化对祖国及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进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而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世界遗产的命运和前途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更有义务对世界遗产做更多的了解和加以保护。

《中外世界遗产赏析》是一个跨学科的专题。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鉴赏了中外世界遗产,对世界遗产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认识。

为我们以后对历史文化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