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 技改工程监理规划监理单位(章):淮南天泽电力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监理工程师:日期: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工程简介 (1)第二节厂址及自然条件 (1)第2章监理工作范围、目标和依据 (4)第一节监理工作范围 (4)第二节监理工作目标 (4)第三节监理工作依据 (5)第3章监理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及进退场计划 (7)第一节监理组织机构 (7)第二节监理岗位职责与权限 (7)第三节监理人员配备及进退场计划 (8)第4章监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措施 (9)第二节监理工作方法 (9)第三节监理工作措施 (11)第5章监理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22)第一节监理工作制度 (22)第二节监理工作程序 (24)第6章履行监理安全责任 (30)第一节加强安全责任和提高安全思想认识 (30)第二节加强监理人员培训教育 (30)第三节认真落实监理现场组织管理 (30)第四节监理安全工作贯穿于工程整个施工全过程 (30)第五节充分发挥监理在生产中的协调作用 (31)第1页第1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某某公司经三期工程建设,现共有六台燃煤发电机组。
一期工程2台320MW机组分别于1996年9月和1997年5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台320MW机组#3、4机组)分别于2004年6月和2004年9月建成投产。
三期工程2台1000MW机组于2009年实现双投。
为此,全厂装机总容量达3280MW。
某某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北郊的铜山县柳新镇境内,厂址北靠京杭大运河和桃园河,距两河汇合口约 1.5km,南至铜山县丁楼和李庄、东至大口村距离都为0.8km。
1.1 #5炉脱硫改造工程概况原有脱硫系统由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一炉一塔布置方式,采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配置二级石膏脱水系统。
烟气系统为无增压风机,无GGH(烟气换热器)。
烟气脱硫系统设计参数为:设计煤种(Sar=1.2%)脱硫效率不低于95%,入口烟气SO2含量3000mg/Nm³(干基,6%氧),SO2排放浓度不大于178mg/Nm3(干基,6%氧)。
本项目为改造工程,因此将基于现有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满足SO2排放浓度达到燃机排放标准。
本次脱硫系统改造采用烟气超净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方案。
1.2 #5炉电除尘及湿式除尘器改造工程概况原烟气除尘机组配两台加宽型三室四电场高效静电除尘器,除尘器的宽度进行了加大,降低了烟气的流速,除尘器设计效率达到99.87%。
为满足《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的排放限值的基础上,达到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组的排放标准,即烟尘排放浓度不大于5mg/Nm3,SO2排放浓度不大于35mg/Nm3,NOx排放浓度不大于50mg/Nm3,因此本次计划进行湿式除尘器改造。
考虑电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的前提下,除尘器前增加低温省煤器和四电场改为移动电极方案都是可行的,但增加低温省煤器的方案会较大程度增加系统阻力,因此本可研暂推荐四电场改为移动电极的方案。
改造后粉尘排放浓度可满足超低排放要求。
1.3 三期脱硝催化剂更换改造工程概况三期脱销催化剂更换改造即将原来的两层旧催化剂更换为新催化剂,以满足SCR 系统出口NOx的排放浓度降低到50mg/Nm³以下,达到或低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燃气轮机组的NOx排放指标,实现清洁排放。
第二节厂址及自然条件1.2.1 厂址概述某某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北郊的铜山区柳新镇境内,厂址北靠京杭大运河和桃园河,距两河汇合口约 1.5km,南至铜山区丁楼和李庄、东至大口村距离都为0.8km。
厂区位于广阔的冲积平原之上,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34.7m左右。
厂区地下分布有一条掩埋的古河道。
它埋于近代黄泛层之下,走向北西-南东,宽约200m,顶部埋深约5m,底部埋深在20m左右,形成于宋朝时期。
1.2.2 水文气象条件:水文地质厂区普遍存在地下水,地下水量受大气降水及季节的影响。
勘察期间为当地枯水期,稳定水位埋深在4.2~10.6m,平均稳定水位埋深7.5m,稳定水位高程在23.45~29.98m,平均稳定水位高程27.1m。
设计地下水位埋深按0.5m考虑。
根据本工程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地震动参数根据《徐州彭城发电厂三期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50年超越概率10%条件下,拟建厂址基岩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87g;地表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21g,特征周期为0.5s。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根据《徐州彭城发电厂三期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拟建场地覆盖层的平均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属抗震不利地段。
工程气象徐州地区地形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境内有少量丘陵,冬、夏季风可直贯全境。
本区气候属南温带鲁淮区,具有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气候的过渡性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春秋季短,入冬回暖较早,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旱突出,常有寒潮、霜冻、干旱、冰雹等灾害天气。
气压(Pa)历年平均气压:101220历年年最高气压:104240(2000年1月31日)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40.6(1972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22.6(1969年2月6日)历年平均最高气温:19.8历年平均最低气温:9.9历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7.1(7月)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0.2(1月)历年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34.0(1994年7月)绝对湿度(Pa)历年平均绝对湿度:1350最大绝对湿度:4100(1964年8月7日)最小绝对湿度:30(1965年3月15日)相对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9最小相对湿度:2(1961年2月19日、1965年3月15日)降水量(mm)历年平均降水量:842.5历年最大年降水量:1213.4(1963年)历年最大月降水量:481.3(1982年7月)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315.4(1997年7月17日)历年最大一小时降水量:83.5(1997年7月17日)历年最长一次降水量:368.8(1965年7月6-22日)蒸发量(mm)历年平均蒸发量:1798.9历年最大蒸发量:2279.0(1978年)日照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261.9 h历年最多年日照时数:2592.8(1966年)历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1%雷暴(d)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5.5最多雷暴日数:41(1963年)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5 cm(1964年2月15日)最大冻土深度:24 cm(1968年1月2日)风速及风向历年平均风速: 2.6 m/s实测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15.8 m/s(SSW)全年主导风向:ENE(频率12%)夏季主导风向:ENE、E、ESE(频率11%)冬季主导风向:ENE(频率13%)根据实测资料计算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16.6m/s。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徐州地区的50年一遇风压为0.35KN/m2,100年一遇风压为0.40 KN /m2。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徐州地区的50年一遇雪压为0.35 KN /m2,100年一遇雪压为0.40 KN /m2。
1.2.4 交通运输电厂的对外交通状况良好,水陆交通方便快捷。
(1)铁路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并与鲁、皖相邻,是京沪和陇海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因此,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电厂一期工程已建成铁路专用线,从国家铁路线上的杨屯车站接轨进入厂内,全长4.5km。
(2)公路电厂厂区内的道路已形成网络,并有进厂公路(华润路)与徐州市的公路主干线三环路相连,进厂公路长约4km,按二级公路标准建成,混凝土路面。
另外电厂南大门外已经建成的环城高速公路(四环路),在柳新设有进出口匝道,公路交通非常方便。
(3)水路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在厂址处左拐后向南进入长江,厂址北侧紧邻京杭大运河(又称不牢河段),该段京杭大运河为二级航道,2000吨驳船可常年通航,水路运输也非常方便。
第2章监理工作范围、目标和依据第一节监理工作范围监理工作主要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对建设监理的有关规定,本合同业主与各工程建设合同对象所签订的合同,在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协助业主进行以控制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为核心的监督、管理、协调等服务,使本工程项目全面地实现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
监理工作范围为:2.1.1 #5炉脱硫除尘一体化改造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准备、工程设计、场平、地基处理、土建施工、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设备和系统调试直至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理工作。
监理服务包括上述工程范围内的设备材料验收、土建、施工管理、设备安装及调试、可靠性试运、性能试验、移交生产、竣工验收的服务等内容。
2.1.2 #5炉电除尘改造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准备、工程设计、场平、地基处理、土建施工、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设备和系统调试直至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理工作。
监理服务包括上述工程范围内的设备材料验收、土建、施工管理、设备安装及调试、可靠性试运、性能试验、移交生产、竣工验收的服务等内容。
2.1.3 #5、#6炉脱硝催化剂更换改造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准备、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设备和系统调试直至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理工作。
监理服务包括上述工程范围内的设备材料验收、土建、施工管理、设备安装及调试、可靠性试运、性能试验、移交生产、竣工验收的服务等内容。
第二节监理工作目标工程的的总体目标:竭尽全力,以保证实现本工程建设总目标为前提,按达标投产工程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强化质量管理,保证建设工期,控制工程投资,安全文明施工,创建国家优质工程。
2.2.1 工程质量目标:认真贯彻“文化先进,管理科学,技术创新,顾客满意”的方针,监督施工承包商按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优良级,并按照国家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6年版)》及其相关规定,实现火力发电厂基建移交高标准达标投产,创建全国火电同期一流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奖。
2.2.2 工程进度目标:根据甲方的总工期要求,制定一、二级网络计划,并督促各承包单位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里程碑计划、关键节点的如期完成,确保实现目标工期。
2.2.3 工程投资目标:通过优化施工程序,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做好材料用量审核、工程量审核工作;协助招标方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做到施工费用控制在承包合同的总费用范围内,工程静态投资不超概算。
2.2.4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若干规定》和招标方安全规定及要求、监理安全控制要点及要求,确保本工程安全控制目标: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重伤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和重大施工质量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垮(坍)塌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目标;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施工现场环境,创建一流的改造工程安全文明建设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