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与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商提供方便,同时也为了很好地传播我国文化,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都给出了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然而作为城市“名片”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却屡见不鲜,给外国客商带来了很多不便甚至造成误导。

针对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这种现状,积极探索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关于公示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1994年至2004年这10年间,对之研究甚少,仅有3篇相关论文。

但最近几年,尤其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到来和广州亚运会的临近,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1]。

学者们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列举了各地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如万正方等(2004)把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拼音问题、文化误解和语义堆砌等;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将公示语的英译错误分为指令不清楚、意图被歪曲、语气不和谐、术语不匹配和文化不兼容等五类;另外,王银泉(2006)、赵平(2007)、金其斌(2008)等学者也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了研究,他们则把错误类型大致归纳为语法错误、语义模糊、语用失误及文化误解。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对翻译原则、方法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如吕和发(2005)提出了公示语翻译应遵循简约原则;丁衡祁(2006)提出了“模仿——借用——创新”的翻译原则;贺学耘(2006)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张美芳(2006)提出译者在处理单一功能的标牌语时,可采取语义翻译策略;罗选民和黎土旺(2006)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而张苇(2007)则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英译。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错误类型概括得还比较全面,但他们很少关注译文美感的失真问题;在翻译策略的采用上,他们大多只从一个侧面,要么从语用翻译角度,要么从交际翻译角度来探究公示语的英译。

本文首先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与总结,然后拟采用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及美学翻译策略来解决公示语英译中现存的种种问题。

二、国内公示语翻译现存的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公示语的翻译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着这种或那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的失误国内很多公示语译文都存在语言失误问题,主要有:一是语言的失当。

有些公示语译文由于用词不当,往往让人莫名其妙。

如某一城市的地下停车场就有这样一则标牌语“下客处”,译者将其译为“Bottom Guest ”,显然,这样的译文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且“bottom ”有“底层(的)”之意,从这个角度考虑,还有侮蔑乘客的意思,此类译文不该出现在公共场所;二是语言的累赘。

在公示语翻译中导致译文语言累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逐字对译。

如有些宾馆的“前台”被译成了“Front Desk ”,“收银台”被译成了“Cashier Desk ”,“入口”被译成了“Entrance Gate ”等等,这些译文都让人感觉啰嗦累赘,违背了公示语简洁的原则;三是语言的误用。

比如“大学城”在英语中的规范说法应是“University Town ”。

然而,有些城市的“大学城”却被译成了“University City ”。

由此可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选词考究,才能使译文准确、规范。

(二)内容的失真内容失真主要是由于原公示语的信息被篡改或丢失而引起的。

如公示语“小心落水”常立在河边或水塘边,以奉告人们注意安全,不要掉进水里,但有人竟然把它译成了“Carefully Fall into the River ”,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来说,此译文的意思就是劝告人们掉河里时要小心,而不是奉告人们要注意安全[2]。

显然原公示语的内容完全被篡改和丢失。

可想而知,这样的公示语译文怎么能起到应有的告示或警告作用,后果令人堪优。

又如某公园的标牌语“请注意安全”,其译文为“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虽然该译文看上去与原文丝毫不差,却不符合英语习惯,并且彻底篡改了原文的信息。

原文是不符合逻辑的习惯用语,实际上要“注意”的不是“安全”,而是“危险”。

再如公示语“宾客止步”的译文“Guests go no further ”,同样很容易引起目的语读者的误解。

(三)文化的不兼容跨文化翻译不应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上,而应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在翻译实践中,为了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译者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传第24卷第6期2011年6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No.6Jun.2011国内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作为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汉英翻译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公示语译文却存在语言失误、内容失真、文化不容和美感失真的问题。

在此拟从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和美学翻译策略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翻译,以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及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问题;对策;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何建菊(197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

何建菊(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统,以译文读者为中心,要做适当的文化转换和调整[3]。

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两种语言的转译,还可能引起误解,甚至伤害到读者的感情。

如有些城市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被译成了“reserved for the old,infirm,sick,disabled and pregnant”,此译文极为不妥,很难被西方人所接受。

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老年人很忌讳“old”一词,而残疾人则很忌讳“the disabled”一词。

同样的错误还见于“Old People Getting on First”,这是广州市公共汽车候车站的标牌语“老年人优先上车”的译文,很明显,“Old People”一词用得很不当,令西方人难以接受。

又如有一家万象象牌服饰有限公司,其公司名被译成了“ELEPHANT DRESS CO.,LTD”。

其实,“大象”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被认为是鲁莽的,多含贬义,这样的译文会使不少外国客商对公司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生意。

(四)美感的失真优秀的公示语译文不仅要传达原公示语的信息,而且还要再现其美学效果。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原作的美感却很难保真。

如澳门的一则公益广告语“减废回收最环保,污者自费齐赞好”,原作语言简洁,且“保”与“好”押韵,很富有节奏感。

却被译为“Reducing and retrieving wastes are most environmen-tally protective,Making the polluters pay is praised by all.”此译文完全没了原作的简洁和韵律。

又如“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该公示语带有浓厚的人文情感色彩[4],也被逐字译为“Lit-tle grass has life,please watch your step.”成为了典型的中式英文,很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而且丢失了原作的情感之美。

三、公示语翻译的基本对策针对目前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语言失误、内容失真、文化不容及美感失真问题,译者在公示语的翻译实践中应该在以传达信息为前提,以读者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的基础上,灵活采用语义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和美学翻译策略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从而译出地道、标准、规范的公示语。

(一)语义翻译策略语义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是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和意思。

语义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原语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完整再现原语的内容及表达功能。

在翻译实践中,如果译者处理的文本为单一功能的信息型文本,并且该文本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使用场合相同,应用功能也相同,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策略,对文本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

像一些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就可采用此翻译策略,如网吧“Internet Café”;购物商城“Shop-ping Mall”;高速公路“Express Way”等。

另外,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编制、翻译、发布的国家标志语是标准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如:Visitor Center“旅游者服务中心”;Two Way“双向行驶”等,公示语翻译人员应严格参照执行[5]。

但是,纽马克同时也提出,从严格意义说,公示语文本应属于呼唤功能型文本,翻译时应侧重于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策略。

(二)交际翻译策略交际翻译是纽马克在分析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强调文本的语境意义,关注的焦点是目的语读者。

其宗旨是尽量为目的语读者排除交际上的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

它的目的是“在译入语社会背景下,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6]。

显然,它重视的是译文的效果,因此翻译时必须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来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

同时,所产生的译文必须通俗易懂、清晰直接、规范标准、符合特定的语域范畴。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上述目的。

首先,了解公示语的语言特点,遵循简洁原则。

“文以简为贵”,写作如此,翻译亦然。

公示语翻译应力求简洁,尽量保持其文体特点。

如宾馆里的“前台”、“收银台”、“入口”,分别译为“Re-ception”、“Cashier”和“Entrance”,就足以传达原文信息,起到很好的公示作用。

其次,了解公示语的功能意义,遵循借译原则。

翻译的核心就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很明显,译者必须在分析原作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研究其功能意义。

很多公示语的翻译都可采取借译原则,直接引用国外已有的表达。

如“宾客止步”,该公示语的翻译就可参考国外类似的标牌语译文“Staff Only”;又如公示语“老弱病残孕专座”,也可借用西方国家的“Courtesy Seats”来进行翻译。

显然,通过借译原则得来的译文,既能起到应有的告示作用,又非常简洁。

当然,目前国内还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在西方国家找不到,对此译者可考虑不译,如“严禁赌博”、“严禁乱写乱画”等。

这样的公示语主要是针对国人的陋习而写的,是用来警示国人的,因此没必要翻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