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201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湖州卷)科学试题卷1.全卷分卷Ⅰ和卷Ⅱ,共7页。
卷Ⅰ中试题(1~16小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卷Ⅱ中试题(17~35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全卷满分为160分。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4.本卷g 取10牛/千克。
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生物种类繁多,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分类。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B .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C .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 .分类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2.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 .②①⑤B .③①⑤C .②①④D .③①④3.太阳表面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即太阳活动,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很大。
右图中甲表示的太阳活动是A .太阳黑子B .耀斑C .日珥D .太阳风4.西红柿酸甜可口,在结构层次上属于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5.如图所示,用铅笔尖顶着一个纸风车,置于一杯热水上,风车就会转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风车匀速转动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B .风车静止时,收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C .移除热水,风车在惯性的作用下不会立刻停转D .风车转动时,水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6.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信息告诉我们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克3Li 锂6.941+1728xB .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能与O 2反应生成Li 2OC .x =8时,图乙表示的是氩气的结构示意图D .x =7时,图乙所示的原子所构成的分子不具有毒性7.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赵州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图甲图乙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8.如图,在一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30N的物块在F=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A点开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拉力,物块最后在C点静止。
对此,作出下列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注意:我们规定物块在A点时的时刻为0,B点时为t1,C点时为t2)A B C9.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
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A.c—b—a B.c—d—aC.c—b—d D.b—c—a10.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水的点解需要吸收能量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11.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B.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平行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
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13.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
闭合开关S后,当光照强度增大时A.通过R2的电流变大B.电路总电阻变大C.R1消耗的功率变小D.要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应将R2的滑片P向右移15.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
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C.内部铜丝的颜色从黑色慢慢变为红色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16.如下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
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A .B .C .D .卷Ⅱ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17.2015年9月16日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举行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宣布: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周五,中秋节)在浙江省杭州开幕,根据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乙→丙→丁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当晚的月相是▲(填月相名称)18.小明在火车上看见窗外的另外一辆火车向西运动,则他所乘车辆的运动状态为:▲;若小明站在站台上,看到火车向西而去,则他所选定的参照物为▲。
19.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一生为科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胡克曾协助科学家玻意耳发明了抽气机。
当抽气机将密闭玻璃罩中的部分空气抽出时(如图甲),玻璃罩内的空气密度如何变化?▲。
(2)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时,发现了细胞,其实胡克观察到的是软木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壁具有▲的功能。
(3)胡克研究弹性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力的大小关系,得出了相关规律。
实验室中哪种测量工具是利用此规律制成的?▲。
2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 、B 、C 、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 、B 、C 的微观示(1)A 、B 、C 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写序号)。
(2)x 的值为▲。
21.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则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 、G B 、G C 的大小关系为▲,密度ρA 、ρB 、ρC 的大小关系为▲。
22.据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报告死亡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是艾滋病、肺结核和狂犬病。
请回答:(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2)带有狂犬病毒的狗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3)计划免疫常用接种卡介苗来预防结核病,这属于▲免疫。
组别实验条件液滴移动的量(mL/h )光照强度(lx )CO 2体积分数(%)16000.04右移2.228000.04右移6.0310000.04右移9.0410000.05右移11.2512000.04右移9.0614000.04右移9.023.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中,他用到了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配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a .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 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 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 点和铁笼悬挂点B 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 =6cm ,OA =9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 ,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
(1)大象的重为▲N 。
(2)设计步骤a 的目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4小题7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8分,第27小题8分,第28小题6分,共35分。
)24.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CO 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的新鲜树叶进行实验(CO 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O 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 2体积▲(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 2体积。
(2)与第3组实验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25.在实验室中用MnO 2做为KClO 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想知道CuO 、Fe 2O 3等氧化物是否也能对KClO 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且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
于是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小明如何能知道各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强弱?▲。
(2)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为▲。
26.小明是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莱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是一个喜欢动脑爱钻研的学生,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一、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二、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三、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植株实验前质量/克实验后质量/克生长情况甲4151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4170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丙4199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比较▲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
吊兰烂根死亡。
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
27.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
小明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的过程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验证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小明设计了如图甲实验装置。
其操作步骤是:取10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放在锥形瓶(500毫升)中,向其中注入240克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该实验装置要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小明想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证明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
小明将盛放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除去瓶内CO2,然后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连通。
请问小明“将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2)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数量的动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又按下表完成了相关实验。
①A、B两组实验中,小明要验证的假设是▲。
②如乙图是三只试管中,不同时间酵母菌种数量的动态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