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46分)
1. (4分) (2017高一下·黄冈期末)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2. (4分) (2016高三上·赤峰期中)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所示山地()
A .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 . 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 . 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 . 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
该山地位于()
A . 喜马拉雅山脉
B . 天山山脉
C . 祁连山脉
D . 昆仑山脉
3. (6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末)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自然景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所示的自然景观最可能是()
A . 热带雨林
B . 热带草原
C . 天然橡胶林
D . 黄色人种
(2)
图中①②③④地的景观形成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最显著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
图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的海上生命线,目前,由于海底多沙滩,东南峡口许多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航道己淤浅严重,妨碍航行。
下列关于甲海峡航道淤浅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两岸径流携带大t泥沙进入海峡
B . 位于赤道无风带,海水流速很慢
C . 海域水浅、狭小,影响水流速度
D . 地壳运动使海峡抬升,海水变浅
4. (2分) (2013高一上·苍南月考)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A . 水力资源
B . 森林资源
C . 煤炭资源
D . 铁矿资源
5. (2分)下列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 . 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 .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 . 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6. (2分)读纬度45°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处沿海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 ②、③处自然带的差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C . ③区域向东的地域差异主要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 ③处沿海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7. (6分)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 . 5000米
B . 3600米
C . 2200米
D . 50米
(2)
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西南季风
D . 东南信风
(3)
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A . 热带雨林带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 热带草原带
D . 热带荒漠带
8. (4分) (2016高一上·邹平期中)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 . 一环路
B . 二环路
C . 三环路
D . 环城路
(2)
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 . ①②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9. (4分) (2017高三下·嘉兴月考) 成渝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成渝经济圈更快的发展。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
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
A . 供水
B . 运输
C . 灌溉
D . 养殖
(2)
成渝高铁的通车将()
①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②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③降低了出行经济成本④降低了成渝铁路运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0. (4分)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左图)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右图),读图回答
(1)
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A . 冀
B . 鄂
C . 甘
D . 吉
(2)
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 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 . 春小麦种植范围缩小,向低海拔地区迁移
C . 农作物品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D . 玉米种植范围扩大,海拔高度上限升高
11. (2分)(2016·丽水模拟)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
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
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
放大” 现象。
图示期间()
A . 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
B . 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C .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成负相关
D .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CO2浓度大体成正相关
12. (6分)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单位:℃),这种气候图与其他气候图相比,更能反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下列月份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 . 3月
B . 5月
C . 7月
D . 11月
(2)
该地可能位于()
A . 大不列颠岛
B . 印度半岛
C . 台湾岛
D . 亚平宁半岛
(3)
该地最适合发展()
A . 水稻种植
B . 奶牛饲养
C . 小麦种植
D . 葡萄种植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13. (15分) (2017高一下·赣州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天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cm的速度消融,预计最快在2023年天山上的雪将永久消失,2013年天山山顶积雪与2000年相比,雪域面积减少了40%。
下图为1993年和2000年天山山顶雪域面积变化情况图。
(1)
说出天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
(2)
推测雪线后退对天山及其附近区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
请你为减缓天山雪线后退的速度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46分)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5-1、
6-1、
7-1、
7-2、
7-3、
8-1、
8-2、
9-1、
9-2、
10-1、
10-2、
11-1、
12-1、
12-2、
12-3、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