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宁夏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宁夏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36分)
1. (6分) (2020高三上·中山模拟) 下图中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 m,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下图中与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一致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4分) (2020高一上·汉中期末) 下面左图为陕西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在野外调查中拍摄的含有狼鳍鱼化石岩石照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右图中②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则左图中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下图中四景观的形成与右图中①作用有关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4分)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如图),读图完成题。

(1)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
A . 流水堆积
B . 火山喷发
C . 流水溶蚀
D . 断裂下陷
(2)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 (4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小题。

(1)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A . 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 . 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C . 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
D .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
(2)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A . 高纬平原地区
B . 极地高原地区
C . 冰川覆盖山地
D . 山地雪线下侧
5. (2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末) 有关下图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南半球暖流
B . 南半球寒流
C . 北半球暖流
D . 北半球寒流
6. (4分) (2017高三下·潍坊模拟)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下列各题。

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25.5%0.7%14.6%18.6%
实验后23.5%16.7% 3.2% 3.4%34.5%(1)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A . 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 . 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 . 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 . 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2)“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省区是()
A . 西藏
B . 四川
C . 海南
D . 甘肃
7. (2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在夏秋季常出现台风天气,形成该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①低压②气旋③高压④反气旋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8. (2分) (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 下列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是()
A . 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北美洲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非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
D .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9. (2分)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B . 中低纬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C . 南纬3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了西风漂流
D .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
10. (2分) (2013高一上·汉中期末) 最能够直观反映地理环境要素中的水热条件发生变化的地理事物是()
A . 地形
B . 河流
C . 植物
D . 土壤
11. (4分) (2017高二下·泰安期末) 某城区计划在图中所示区域内修建一条从A城到B城的铁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小城镇乙兴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 处在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
B . 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C . 处在鞍部,是连接南北的咽喉
D . 处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在图示的四条备选线路中,最佳线路为()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
12. (8分) (2015高一上·宁城期末)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水循环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________,人类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3. (7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期中) 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读白令海峡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白令海峡沟通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洋,海峡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________。

(2) A群岛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互相________的结果。

该群岛南面海域冬季不大面积结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4. (12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7月中下旬从我国北方地区出发,飞往非洲南部,4月前后返回。

科学家把不足1克的光敏定位仪安装在样本雨燕身上,这种设备可以感知和记录光照强度的日变化。

在样本雨燕飞回来的时候挂网捕捉,回收数据,由此绘制出了它们的迁徙路线。

(1) 8月中旬,北京雨燕从我国北方飞抵甲地区,指出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2)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期间,北京雨燕在丁地越冬,分析有利条件。

(3)甲乙丙丁四地中,光敏定位仪数据误差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1题;共36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答案:3-2、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
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考点:
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答案:14-3、考点: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