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新建电子材料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摘要说明—我国太阳总辐射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统计,全国陆地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1.86万亿千瓦,陆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18,000亿吨标准煤,在我国陆地60%的区域内光照资源良好。
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光伏产业发展初期,我国的光伏市场发展缓慢。
2002年送电到乡的启动推动了我国光伏市场的起步发展,光伏装机从千瓦/年,逐步进入到兆瓦/年级别。
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金太阳工程,国家能源局开始实行特许权招标制度,自此我国的光伏发电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通道,规模化发展开始起步。
近年来,在国际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移以及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受人关注的背景下,我国陆续推出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推动了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1年国家上网电价政策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1年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20万千瓦,较2010年增速显著,当年新增装机容量仅次于光伏发电发展较早、光伏市场较为成熟的意大利和德国,跻身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第三位。
在全球光伏市场分布方面,2011年前,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补贴政策及装机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IEA-PVPS统计,至2011年,欧洲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74%。
但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及2013年,欧洲新增装机量出现显著下滑。
2013年以后,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在政策驱动下,需求量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光伏发电装机量的新动力。
IEA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前三位分别为中国、印度和美国,新增装机分别为45GW、10.8GW和10.6GW,系支撑全球光伏扩张的重要力量,但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新增装机容量则普遍出现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目前,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光伏市场逐步复苏,巴西、土耳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开始崭露头角,增长势头较为明显;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未来有大幅增长空间。
综上,全球光伏发电新增动力仍来源于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等主要国家,欧洲市场的复苏及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及马来西亚等潜在市场添加了增长点。
虽然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据GTMResearch的估计,2017年太阳能发电仅占全球电力的1.8%。
根据IHSMarkit的数据预测,至2050年,光伏发电量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6%,成为全球大的电力来源。
因此,光伏发电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太阳能电池正面金属化图案由主栅和副栅组成,副栅用于收集电流,主栅用于汇流和实现电池片间互联,在不影响电池遮光面积及串联工艺的影响下,增加主栅数目有利于减少电池功率损失、提高电池应力分布的均匀性以降低碎片率,从而提高导电性。
因此,以4BB、5BB、MBB等为代表的主栅技术代表着电池组件技术的一种。
该电子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4885.0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778.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85%;流动资金2106.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15%。
达产年营业收入1858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998.22万元,税金及附加287.64万元,利润总额4590.78万元,利税总额5511.63万元,税后净利润3443.0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68.5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84%,投资利税率37.03%,投资回报率23.13%,全部投资回收期5.82年,提供就业职位275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
项目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基本情况、背景和必要性研究、项目市场调研、投资建设方案、项目选址规划、土建工程设计、工艺可行性、环境保护、项目职业安全管理规划、风险应对评估、节能、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盈利能力分析、总结说明等。
第一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一)行业相关政策1、《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将关键电子材料(包括硅材料、半导体材料及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封装材料)、太阳能产业列入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
2、《“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将先进电子材料列入新材料技术项目。
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推动跨界技术整合,抢占先进电子材料技术的制高点。
3、《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部分集成电路企业提出税收优惠措施,有利于上游电子材料的发展4、《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光伏发电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光伏电站的规划管理,统筹推进大型光伏电站的基地建设,鼓励光伏电站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5、《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优化能源结构。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幅增加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消费比重。
有序推进光伏基地建设。
提出2020年光伏装机1亿千瓦的目标。
6、《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规范光伏发电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
其中,详细规定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15.5%和16%。
7、《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新能源微电网代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推进能源发展及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
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应重点建设:利用风、光、天然气、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站。
8、《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要求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保障实现2020-2030年非石化能源占比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20%的目标。
9、《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开发布局”和“发展分布式发电”列为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电力发展涵盖水电、核电、煤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各类电源和输配电网。
10、《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光伏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进步显著;“十三五”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光伏发电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太阳能热在解决能源可及性和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
11、《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作为可能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指出,光伏项目招标电价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已经具备竞争力。
12、《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较快,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明确“十三五”是能源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的关键期,科技、体制和发展模式创新将进一步推动能源清洁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形成新产业和新业态。
13、《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大力发展满足高端装备、应用电子、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的核心基础元器件,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积极发展电子纸、锂离子电池、光伏等行业关键电子材料,重点突破高端配套应用市场。
14、《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将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列入集中攻关类研究目标,以突破大型光伏电站设计集成和运行维护关键技术。
将电池材料列入能源基础材料技术,作为该规划的重点任务。
15、《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健全有关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在试点地区建设的符合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条件的光伏电站、风电,根据可实现市场化交易的额度确定各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区域总建设规模。
16、《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方案指出要完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布局。
17、《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资源配置市场化,鼓励地方加大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力度。
18、《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优化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投资环境,保障优先发电和全额保障性收购,鼓励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通过绿证交易获得合理收益补偿,认真落实电网企业接网工程建设责任。
促进风电、光伏发电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无补贴发展,降低就近直接交易的输配电价及收费,扎实推进本地消纳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建设,结合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推进无补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19、《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完善集中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明确了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有利于光伏发电价格机制的完善。
20、《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严格规范补贴项目竞争配置、全面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优化建设投资营商环境四项要求,其对光伏行业的市场化导向更加明确、补贴退坡信号更加清晰、补贴和电网约束更加明显、“放管服”的步伐更加坚定、决策程序更加完善。
(二)行业发展有利因素(1)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光伏发电成为国际能源重要发展方向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支持光伏行业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家通过电价补贴、投资补贴、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实现快速增长。
根据IEA-PVPS统计,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由2007年的9.8GW增长至2018年的496.8GW,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89%。
其中,2018年我国新增装机规模达到44.1GW,占到全球新增容量的46.76%,连续多年为全球第一大增量市场,对产品需求巨大;而国外市场方面,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发展迅速,且囿于其国内技术、人才等因素,存在较大的进口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
(2)降本提效需求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光伏发电主要是以晶硅电池为主,以硅为主线,从上游到下游可分为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运营等环节,各个环节的技术仍处在进步中,成本有继续下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