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一:配方法与换元法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范例讲析】: 例1: 填空题:1).将二次三项式x 2+2x -2进行配方,其结果为 。
2).方程x 2+y 2+4x -2y+5=0的解是 。
3).已知M=x 2-8x+22,N=-x 2+6x -3,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
例2.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ab+bc+ac ,则△ABC 的形状为 。
例3.解方程:422740x x --=【闯关夺冠】 1.已知13x x +=.则221x x+的值为__________. 2.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a 2–2ab+b 2–c 2的值 (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3已知:a 、b 为实数,且a 2+4b 2-2a+4b+2=0,求4a 2-b1的值。
4. 解方程:211()65()11x x +=--77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二:待定系数法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得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研究和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或参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通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有待定字母系数(或参数)的方程(组),并求出相应字母系数(或参数)的值,进而使问题获解.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范例讲析】:【例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0)、B(3,0)、C(2,-1)三点.(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与直线y=-x+1的交点坐标.【例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xy 8-=的图象上的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与点B 的纵坐标都是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 、B 及点C (1,7),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闯关夺冠】1.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一个交点为(-3,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分别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3,它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点A 、C 的坐标分别是(8,0)、(0,4),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转化思想要求我们居高临下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手段,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陌生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具体地说,比如把隐含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明显的数量关系;把从这一个角度提供的信息转化为从另一个角度提供的信息。
转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已知与未知、数量与图形、概念与概念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都可以通过转化,来获得解决问题的转机..。
【范例讲析】:例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DE ⊥AB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AB ∶BC=6∶5,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110,面积为600。
求:cos ∠EDF 的值。
例2:如图,∆ABC 中,BC =4,AC ACB =∠=︒2360,,P 为BC 上一点,过点P 作PD//AB ,交AC 于D 。
连结AP ,问点P 在BC 上何处时,∆APD 面积最大?【闯关夺冠】1:如图,AB 是⊙O 的直径,PB 切⊙O 于点B ,PA 交⊙O 于点C ,∠APB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交⊙O 于点F ,∠A=60°,并且线段AE 、BD 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 2-kx+23=0的两个根(k 为正的常数)。
⑴求证:PA ·BD=PB ·AE ; ⑵求证:⊙O 的直径为常数k ;2、在∆ABC 中,AB =5,︒=∠=607B AC ,,求BC 的长.ABCD EFPABCDEF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一种从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手段就是通过设元,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构造方程或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完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称为方程思想。
【范例讲析】:例1: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PQA 是其内接等边三角形。
求:PB 的长。
例2: 如图,在△ABC 中,∠B=30°,∠ACB=120°,D 是BC 上一点,且∠ADC=45°,若CD=8,求BD 的长。
【闯关夺冠】1: 如图,EB 是直径,O 是圆心,CB 、CD 切半圆于B 、D 、CD 交BE 延长线于A 点,若BC=6,AD=2AE ,求半圆的面积。
2.如图,某农场要用总长24 m 的木栏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12m),且中间隔有一道木栏,设鸡场的宽AB 为xm ,面积为S m2; (1)求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鸡场的面积为45 m2,试求出鸡场的宽AB 的长;(3)鸡场的面积能否达到50 m2?若能,请给出设计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ACD ABC DP QDA E O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三: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问题中,数量关系与图形位置关系这两者之间有着紧密却又较隐含的相互关系。
解题时,往往需要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图形,探究数量关系,再由数量关系研究图形特征,使问题化难为易,由数想形、由形知数,这就是一种数形结合思想。
【范例讲析】:例1: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化简||)23(||2b a c b c a b -+----例2:(嘉峪关)某公司推销一种产品,设x (件)是推销产品的数量,y (元)是推销费,图3-3-1已表示了公司每月付给推销员推销费的两种方案,看图解答下列问题: (1)求y 1与y 2的函数解析式;(2)解释图中表示的两种方案是如何付推销费的? (3)果你是推销员,应如何选择付费方案? 【闯关夺冠】1.实数a 、b 上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图3-3-6所示,则2||a b b -+等于( ) A .a B .a -2b C .-a D .b -a2.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c=1 ; ② a+b+c=0 ;③ a-b+c<0 ;④ b 2-4ac>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3.如图,点A ,D ,G ,M 在半圆O 上,四边型ABOC ,DEOF ,HMNO 均为矩形,设BC=a ,EF=b ,NH=c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b>cB. a=b=cC. c>a>bD. b>c>a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四: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我们在解数学题时,如果遇到的对象不确定,就要根据已知条件和题意的要求,分不同的情况作出符合题意的解答,这就是分类讨论。
比如:①对字母的取值情况进行筛选,根据题意作出取舍;②在不同的数的范围内,对代数式表达为不同的形式;③对符合题意的图形,作出不同的形状、不同的位置关系等。
【范例讲析】:例1.△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A.42 B.32 C.42 或 32 D.37 或 33例2.在半径为1的圆O中,弦AB、AC的长分别是3、2,则∠BAC的度数是。
x-=,则第三边长为..例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x、y的长满足240∆中,AB=9,AC=6,,点M在AB上且AM=3,点N在AC上,联结MN,若△AMN与原三角形相例4.在ABC似,求AN的长。
【闯关夺冠】1.已知AB是圆的直径,AC是弦,AB=2,AC=2,弦AD=1,则∠CAD=.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底边长为_______.3.⊙O的半径为5㎝,弦AB∥CD,AB=6㎝,CD=8㎝,则AB和CD的距离是()(A)7㎝(B)8㎝(C)7㎝或1㎝(D)1㎝4.已知⊙O的半径为2,点P是⊙O外一点,OP的长为3,那么以P这圆心,且与⊙O相切的圆的半径一定是()A.1或5 B.1 C.5 D.1或45.已知点P是半径为2的⊙O外一点,PA是⊙O的切线,切点为A,且PA=2,在⊙O内作了长为AB,连接PB,求PB的长。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五:方案决策型题方案决策型题的特点是题中给出几种方案让考生通过计算选取最佳方案,或给出设计要求,让考生自己设计方案,这种方案有时不止一种,因而又具有开放型题的特点。
【范例讲析】:例1: 现由甲、乙两个氮肥厂向A 、B 两地运化肥。
已知甲厂可调出50吨化肥,乙厂可调出40吨化肥,A 地需30吨化肥,B 地需60吨化肥,两厂到A 、B 两地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化肥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1) 设甲厂运往A 地化肥x 吨,求总运费y (元)关于x (吨)的函数关系;(2) 当甲、乙两厂各运往A 、B 两地多少化肥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闯关夺冠】1. (福建德化)某商店需要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160件,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注:获利=售价-进价) (1)若商店计划销售完这批商品后能获利1100元,问甲、乙两种商品应分别购进多少件?(2)若商店计划投入资金少于4300元,且销售完这批商品后获利多于1260元,请问有哪几种购货方案? 并直接写出其中获利最大的购货方案.2.某市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000米的管道,决定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这一工程.已知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每天能多铺设20米,且甲工程队铺设350米所用的天数与乙工程队铺设250米所用的天数相同. (1)甲、乙工程队每天各能铺设多少米?(2)如果要求完成该项工程的工期不超过10天,那么为两工程队分配工程量(以百米为单位)的方案有几种?请你帮助设计出来.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六:信息型题所谓信息型题就是根据文字、图象、图表等给出数据信息,进而依据这些给出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加工、处理等手段解决的一类实际问题 【范例讲析】:例1:某开发区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每年都新建一批住房,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
(人均住房面积=该区住房总面积/该区人口总数,单位:m 2/人),该开发区2003~2005年,每年年底人口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结果分别如下图:请根据两图所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⑴该区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的住房面积多?增加多少万m 2?⑵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预计到2007年底,该区人口总数比2005年底增加2万,为使到2007年底该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1m 2/人,试求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该区住房总面积的年平均增加率应达到百分之几?【闯关夺冠】如图表示一骑自行车者和一骑摩托车者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函数图像(分别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两地间的距离是80千米.请你根据图像回答或解决下面的问题: (1)谁出发的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到到达乙地较早?早到多少时间? (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请你分别求出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指出在什么时间段内两车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端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分别按下列条件列出关于时间x 的方程或不等式(不要化简,也不要求解): ①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前面; ②自行车与摩托车相遇; ③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后面.2003 2004 2005 年某开发区每年年底人口总 数统计图2003 2004 2005 年某开发区每年年底人均住房面积统计图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