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知识点睛一、物质的量 1.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的一种物理量,它的符号为n 。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中的1个。
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 。
1摩尔任何物质约含有236.0210⨯个微粒,其中236.0210⨯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 ,即N A =236.0210⨯。
注意:(1)物质的量是指以大量微粒集合体来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种物理量,这里的微粒指分子或原子等微观粒子,不能指宏观的物质,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2)1Mol 物质中约含有236.0210⨯个相应微粒,是一个近似值,“约”不可漏写。
(3)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必须指明相应物质结构微粒的名称或符号:如1mol 氧分子或1mol 氧原子等。
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之间的关系:2. 摩尔质量1mol 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它的符号为M 。
单位是克/摩尔,读作“克每摩尔”,符号g/mol 。
数值上,某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该物质的式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1)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区别:两者在数值上相等,但摩尔质量有单位,式量无单位。
(2)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区别:摩尔质量特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它的单位是g/mol ,而物质的质量是实际质量,单位是g 。
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转换关系:()()()()23A 23A6.02106.0210N N N n ⨯⨯÷⨯−−−−−→←−−−−−物质的量微粒个数3.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个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⒈解题步骤及格式: 一般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 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⑶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 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⑸列比例式; ⑹求解; ⑺答题。
2.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⑴m= ρv⑵单位换算:1L=1000mL ,1mL=1cm 3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⑷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3.常见的计算类型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⑵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⑶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MM n m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23A 23A6.02106.0210N N M M N m n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微粒个数例题精讲【例1】[C]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思路解析:考察摩尔质量的定义。
答案:BC【例2】[B]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思路解析:考察质量、物质的量、微粒个数之间的关系。
连接宏观跟微观的物理量是物质的量,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物质的量之比为5:4,即n(SO2):n(SO3)=5:4,从化学式中看出,含氧原子的个数为5:6,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物质的量之比=5:4,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两种物质中氧原子个数之比=5:6答案:BC【例3】[A]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题时,首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4Y=2×102-3×32=108,Y=27。
答案:27【例4】[A]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A.1.8g铝粉和1.8g 铁粉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C.5.6g铁粉和5.6g 锌粉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思路解析:1.8g铝粉和1.8g 铁粉与上述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等,所以天平会发生偏转;而4.2g碳酸镁与上述盐酸反应产生2.2g二氧化碳,天平左盘增加的质量和右盘同为2g,天平平衡;5.6g铁粉和5.6g 锌粉与上述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天平平衡;10g碳酸钙反应产生4.4g二氧化碳,天平两盘增加的质量同为5.6g,天平平衡。
答案:A【例5】[C]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思路解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质量比、粒子数目比)。
答案:C【例6】[B]在2A+B====2C 的反应中,1.2 g A 完全反应生成2 g C ,又知B 的式量是32,则C 的式量为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2 g-1.2 g=0.8 g 。
设C 的式量为x 。
2A+B====2C 32 2x 0.8 1.2 g406.12.132,228.032=⨯==ggx g x 。
答案:40【例7】[A]在反应X+2Y====R+2M 中,当1.6 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 ,且反应生成的R 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A.23∶9B.16∶9C.32∶9D.46∶9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
设生成M 的质量为x 。
X+2Y → R + 2M11 9 4.4 g x(1)11/4.4 g=9/x ,x= 3.6 g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 的质量为:4.4 g+3.6 g -1.6 g=6.4 g 。
Y 和M 的质量之比是:6.4 g ∶3.6 g=16∶9。
答案:B【例8】[B]已知在反应3A+2B →2C+D 中,反应物A 、B 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思路解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 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 g。
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
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 g÷7×4=80 g。
答案:80【例9】[A](10分)(2010·芜湖)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 kg 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思路解析:本题考察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点燃3N2+4H2O解:(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2)设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x。
2N2H4+N2O4===3N2+4H2O64 929.6 kg x6492=9.6kg xx=13.8 kg答: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为13.8 kg。
【例10】[B]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 g,测得铜的质量为8.0 g。
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和元素的质量比判断物质组成的能力。
由铜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固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只为CuO②只为Cu2O③CuO与Cu2O的混合物④CuO 与Cu的混合物⑤Cu2O与Cu的混合物⑥CuO、Cu2O、Cu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又因为固体样品中铜为8 g,氧为(9 g-8 g)=1g,而CuO中m(Cu)∶m(O)=4∶1,Cu2O中m (Cu)∶m(O)=8∶1。
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上述组合中③、⑤不成立,④的组合中CuO质量为5 g,Cu的质量为4 g。
综合可知选项C、D正确。
本题的D选项属难点,若不能将固体样品组合,进行定量分析,则易得出错误结论。
答案:CD【例11】[A]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25 4.4 M(1)哪几次反应矿石有剩余?____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思路解析:第一次实验中样品全部反应,盐酸有剩余,第二次实验中样品也全部反应,盐酸仍有剩余,因为反应的样品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对应成比例,在第三次实验中如果15 g样品全部参加反应,会生成1.76 g×3=5.28 g二氧化碳,实际上只生成了4.4 g。
这说明样品没有全部反应,有剩余,则盐酸全部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
在第四次实验中,盐酸也全部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
解:设5 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76 g100441.76X gX=4 g 4 g÷5 g=80%答案:(1)第一、二次(2)4.4 g (3)80%【例12】[A]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
对“电解10 kg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铝?”一题,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明同学的解法小亮同学的解法解:设铝的质量为X 。
2Al 2O 3通电4Al+3O 2204 108 10 kgX20410810kg X= X=5.3 kg答:最多可生产5.3 kg 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