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文体写作

理论文体写作


2、 新闻评论是以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重 要社会现象、重大社会问题为评论对象,既追求文 章的新闻性,又十分强调评论的代言意识,突出媒 体、编辑部或主办机关的意志与主张。新闻评论包 含了时论(时评)、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 及新闻短论等。

3、文艺评论是以文艺创作、文艺思潮及作者、 作品为批评对象的理论文体。文艺评论的体裁也十 分丰富,按艺术门类分,有文学评论、戏剧评论、 影视评论、美术评论、音乐评论等等。体育评论有 体育赛事评论、体育人物评论、专题评论和综合评
二、文学评论的任务
一是指导读者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二是帮助作者总结经验教训,作水平,促进文学创 作的发展。
三、文学评论写作的一般过程
(一)阅读欣赏 对所评论对象的深入理解,切实感受。 需阅读品有关的其他文字材料,做到“知人论事”。 对作品各个细部,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反复 阅读,并加以分析,善于把大作品读小,即对中、长篇作品 有一种理清作品主要线索、情节,主要人物性格的抽象概括 力; 善于把小作品读大,即对短小作品要善于用联想去填补作品 思想空间和艺术空间,从小天地中看到大世界。共三遍。
3、还应注意作品的艺术性、艺术形式的运用特 色,在运用形式表现内容上有何继承性或新突破, 艺术形象是否有典型性。
4、除了以上三点,还可以评价作品的高低、得失、 优劣,作品的社会作用,作品成败得失的原因等。
(四)文学的表述
文学评论的语言要讲究生动活泼,体现某种程度的形象性, 富有文采。其文字表述要注意:复述作品(即用评论者自己 的话,十分简要地介绍作品内容,可复述全部内容,也可只 复述其某一部分)时,要简明扼要,角度要合适,节录作品 (指摘引作品某些部分到评沦中去)时,要简短精当,恰到好 处,能说明问题,并要意思完整,不能断章取义。对作品的 分析、评论少不了对作品的复述和节录,都要求文意流畅。 精要,语言生动。
2.善于分析诗中的意境,以此作为把握诗歌价值的关键。
3.要注意对诗歌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评价上的整体眼光,即 对其意象的安排,结构的形式,色调,节奏,语言进行有整 体感的细部分析。
4.语言要简洁、优美、生动。
(二)散文的评论 其基本特征是美文。在形式上形散神不散。形散显 示·了这种体裁的开放性,神不散指其立意、王题、 脉络都很集中明确,神聚体现了作者情致的内控力, 关系到作品是否立意深远,对生活的概括是否准确 深刻,其主题是否新颖独特,韵味是否悠远凝重。 如吴炫的《一幅恬淡明丽的喜之图——读老舍》。
2.时效性
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思想 认识,生活问题要及时发现, 及时进行分析评论。
3.群众性
思想评论应以广大群众 的眼睛为视点,从人民群众 的角度去观察,提出、分析 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和愿望,评论社会生活中出 现的热点、冷点和焦点,作 群众的启蒙者或代言人。
二、思想评论的分类和写 法
(一)微型评论
③.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必有一个是真的,因此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 就会陷入“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之中。排中律与 非矛盾律的区别是:违反了非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 误是“自相矛盾”,而违反了排中律要求的错误是
“模棱两不可”。
④.理由充足律
要求在思维论断时,对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都必须 进行必要的论证并提出充分的根据来支持它。
(一)强烈的针对性。要能通过评论来加深人们的思想认识和 审美品位,特别是报刊上的新闻评论,据当前的重大问题, 或配合消息、通讯发表,不仅要求具有明针对性,还具有强 烈的时效性。
(二)较高的理论性。评论不像文学作品那样,重形象塑造, 也不像某些纯理论那样,重浓厚的理论色彩,其重点在于评 论,着重表达作者意见,表明其立场和观点,即理论和实践 相结合,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评判断,去探求事物的本质或价 值。
❖ (三)分析评论 1、应从人物、情节(包括场面、细节)、结构、语言这四方
面着手分析,哪方面突出就分析哪方面,分析其构成、变化 及由此形成的特色。
2、评价作品应注意作品的真实性,即作品是否对社会生活 作了本质的、正确而深刻的揭示,作品描写的特定条件下的 生活是否合情合理
3、要注意作品的倾向性,即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的主观态 度如何,并把读者的思想认识引导到何处,其方向是否符合 生活发展的规律,
2.微型评论的写作应注意的 问题 (1)认真选择论题。
①要抓住时代变革中出 现的重大问题;
②要抓住广大群众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
(2)要精心选材和立意。
选材要求“大中取小, 即从重大社会生活现象或政 治思想问题中选取最能反映 事物本质的一点或一个侧面 作为评论对象。经过分析、 挖掘,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深 刻内涵。
四、文学批评的常用类型及写作
(一)诗歌的评论 把握诗歌体裁的基本特征,是其评论的首要前提,
内容的集中凝练,丰富的情感和想像,语言的提炼 和修饰(节奏鲜明而有韵味)是其基本特征。各种诗 又依其特点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自由诗和格律诗,
抓住这些特点能进行诗歌的评论。
评论时要注意:
1.要抓住诗歌情感,将其作为把握诗歌内涵的突破口来进行 分析评论,可以把两位或多位诗人的同类作品加以比较分析, 分析其蕴藏其中的不同情感意蕴。
③.具体与抽象
从具体到抽象,是从现象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 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 从抽象到具体,是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 序,把具体现象的总体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 维方法。
第二节 评论类
1 、政论以议论说理为基本表达手段,对政治立 场、精神意识、观念言条、态度准则等人们在政治 思想方面的倾向、动态、问题进行分析平价,从而 明辨是非,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
在立意上则要求“小中 见大”,即从日常生活细小 事件中,发现它蕴含的普遍 社会意义,从一滴水中分析 出大海涌动的秘密。
(3)要紧扣中心说理。
微型评论应抓住评论问 题的中心,的本质,把 话说到点子上,明确地 告诉读者,这是什么性 质白为什么会这样,应 该如何认识这个问题, 这才会使读者印象深刻, 心服口服。
4、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运用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对形式 逻辑作了补充和完善。
①.归纳与演绎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原理。 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演绎 是逻辑证明的重要工具,人们可以把确实可靠的命 题作为前提,经过演绎推理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
②.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将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 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 方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部分、 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平客观对 象的统一的认识,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及 其规律性。。
散文评论写作寸应注意: 1.注意分析其主题。主题是否深刻、鲜明、
新颖、独特,关系一篇散文的思想价值高下 和优势。
2.要注意分析其作品的构思。分析作者从 什么角度,运用什么方式来突出主题,通过 什么线索和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使主题贯 穿全文,注意文体特点与作者构思的关系的 分析。
3.要注意作品形式的分析。包括作品的结构 安排、谋篇布局、语言的运用、表现技巧等 作品形式的分析。对其是否有诗的意境,戏 剧冲突的手段,小说味的人物和细节,绘画 的色彩,音乐般的语言进行分析。并注意其 形神关系和风格特色的分析评论。内容和形 式是否水乳交融,色调是否有特色等等,都 可以加以分析评论。
第二节 思想评论
一、思想评论的特点 思想评论是一种评判社会问题的政治文体。其评论对象是人
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某些处于隐蔽状态或倾向 性典型性的思想问题,可以是对精神美的赞扬,也可以是对落 后、错误思想的批评,对反动、腐朽思想的抨击和声讨。
1.针对性
它以思想问题为评论对象, 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具体思 想问题,有感而发。因此特 别强调评论的针对性,要求 抓准一个矛盾,有的放矢, 运用理沦联系实际的方法, 讲清一个道理,切实帮助读 者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 提高审美品位。
(二)选择论题:
1.作品的思想内容,看题材具有的客观意义,作者试图表 达的主观意图,及由此形成的作品主题及社会价值。
2.作品的人物形象。看人物塑造是否真实、典型,有何特 征及典型意义。
3.作品的艺术性。看其是否很好地运用形式表现内容, 艺术技巧对人物性格、感情、环境描写,对显示人物和主题 思想所起作用,可以单独评其中一个方面,也可三方面一起 全面评论,评论时应考虑作品的价值,社会的需要,应对作 品有深切感受和独到见解。
(4)要锤炼语言。
它的篇幅一般短小,内容 集中,特别要求语言精炼, 力求语言简洁、生动,提炼 语言要先炼意,立意深刻, 对事物本质抓得准,才能要 言不烦,击中要害;要尽力 删去可有可无字句,适当引 用一些名人名言,格言,成 语,典故,可增加语言使之 精炼生动。
第三节 艺术评论
一、艺术评论的性质和作用 艺术评论又叫艺术批评,是对电影、电视、戏剧、 美术、音乐、书法、摄影、舞蹈等艺术现象进行分 析、鉴赏、评价的一种文体。它具有理论性、逻辑 性较强,形式多种多样的特点。根据其体裁的不同, 可分为影视评论、戏剧评论、美术评论、音乐评论 等。
术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主要指学术论文。
3.形式逻辑。理论类文体写作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 法则:
①.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同一概念或同一个思想 对象必须保持同一性,即保持确定性。不能混淆或
偷换概念,离题或偷换论题。同一律的公式是:
“A是A”。
②.非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的或互相 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 的。如果出现两者都是真的,就会出现自相矛盾或 逻辑矛盾。矛盾律的公式是:并非(A而且非A)。
它又称小评论,即短小精 悍的评论文章,在《人民日 报》上设置的“今日谈”, 《文汇报》上的“文汇短 论”,《北京晚报》上的 “百家言,等发表的专栏评 论,都属微型评论的范围。 又叫专栏评论或署名署名评 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