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最新【精心整理】第一章 土方工程英语
2019最新【精心整理】第一章 土方工程英语
轻型井点降水全貌图
二级轻型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
电渗井点示意图
< 60V的直流电源
井点管
电极
管井井点构造
φ50出水管 钢板井盖 φ75总管
粘土封口 φ50出水管 电缆 砾石滤水层 φ375钢井管 潜水电泵 滤水管 滤网 导向段 开孔底板 中粗砂 井孔
钢管深管井井点
粘土封口 沉砂管
无砂混凝土滤 水管 砾石滤水层
m/d
0.1~20 < 0.1 20~200
3~6 m 6~20 8~20 5~6 3~5
1.6~2 地上真空泵或喷
m 射嘴真空吸水
2~3m 地下喷射嘴真空吸水
极距1m 钢筋阳极加速渗流
20~50 单井真空泵、离心泵
10~250 25~30 30~50 单井潜水泵排水
大面积降水
平管引水至大口井排出
不透水层下有渗存水层 打穿不透水层,引至下一存水层
以有效影响深度H0代替含水层厚度H用上式计算Q。 H0的确定方法:
s’/(s’+l) 0.2
0.3
0.5
0.8
H0 1.3 (s’+l) 1.5 (s’+l) 1.7 (s’+l) 1.85 (s’+l)
注意:1、当H0值超过H时,取H0=H; 2、计算R时,也应以H0代入。
(4)承压完整井
R
承压水位
+0.23 70.09 70.32
0.23 (m);
-0.04
70.36
-0.55
70.40
-0.99
70.44
正值为填方高 度。
+0.55
70.26
+0.13
70.30
-0.36
70.34
-0.84
70.38
•h2 =70.36-
70.40=-0.04 (m);
•负值为挖方高度
+0.83
70.20
+0.43
70.24
-0.10
70.28
-0.63
70.32
+1.04
70.14
+0.56
70.18
+0.02
70.22
-0.44
70.26
h1
2、确定零线(挖填分界线)
插入法、比例法找零点 零点连线
+0.23 0 -0.04
70.09 70.32
70.36
-0.55
70.40
-0.99
70.44
当H埋>6m时:降低埋设面;
采用二级井点;
改用其它井点。
4.计算涌水量Q:(环状井点系统)
(1)判断井型(图)
按照滤管与不透水层的关系: 完整井――到不透水层 非完整井――未到不透水层.
按照是否承压水层: 承压井 无压井
水井的分类
(2)无压完整井群井井点计算(积分解)
Q=1.366K(2H-S)S / (lgR-lgX0) (m3/d)
K――土层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S――水位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R=1.95S(HK)1/2; X0――环状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
当长宽比A/B≯5时,X0=(F/π)1/2,否则分块计算涌水量再
累加。 F――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
(3)无压非完整井群井系统涌水量计算(近似解)
=70.29(m)
(2)按泄水坡度调整设计标高:
Hn = H0 Lx ix L yi y ; H1 =70.29-30×2‰+30×3‰=70.32
•H2 =70.29-
10×2‰+30×3‰ =70.36
70.09 70.32
70.36
70.40
70.44
•H3=70.29+10×2
‰+30×3‰=70.40
K的意义:水力坡度(I=Δh/L)为1时,单位
时间内水穿透土体的速度(V=KI)
•K的单位:m / d 。
•粘土< 0.1, Δh
•粗砂50~75,
•卵石100~200
• 用途:降低水位方法,
L
•回填。
3、土的质量密度:
天然密度 :一般 =16~20 KN/m3
干密度 d:是检测填土密实程度的指标。
则场地初步标高:
H0=(zi1+zi2+zi3+zi4)/4n
•zi1 、 zi2 、 zi3 、 zi4 ——一个方格各角点的 自然地面标高;
•
n——方格个数。
•或:H0=( z1+2 z2+3 z3+4 z4)/4n
•z1 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z2 、 z3 、 z4 --分别为两个、三个、四 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
•(1)单向排水时,各方
H11
H12
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L
• Hn = H0 L• i
H0 H21
H0 i
•(2)双向排水时,各
Hn
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Ly
H0
iy
• Hn = H0 Lx ix L yi y
(105℃,烘干3~4h)
4、土的含水量:
天然含水量
W=(G湿-G干)/G干
——开挖、行车(25~30%陷车)、边坡稳定
最佳含水量——可使填土获得最大密实度 的含水量(击实试验、手握经验确定)。
第二节 土方量计算与调配
一、基坑、基槽、路堤 土方量计算
1、基坑土方量:
H
按拟柱体法——
v下
V=(v下+4v中+v上)H/6
Lx
ix
【例】某建筑场地方
格网、地面标高如图, 70.09
格边长a=20m。泄 水坡度ix =2‰, iy=3‰,不考虑土的
可松性的影响,确定
方格各角点的设计标
高。 解: (1)初步设计标高(场地平均标高)
H0=(z1+2z2+3z3+4z4)/4n
=[70.09+71.43+69.10+70.70+2×(70.40+70.95+69.71+…)+4× (70.17+70.70+69.81+70.38)] /(4×9)
响大,不确定因素多。
3、施工设计应注意
(1)摸清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 机械;
(2)合理调配土方,使总施工量最少; (3)合理组织机械施工,以发挥最高效率; (4)作好道路、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 备及辅助工作; (5)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开冬、雨季施工; (6)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 安全。
+0.55
70.26
+0.13
70.30
-0.36
70.34
-0.84
70.38
+0.83
70.20
+0.43
70.24
-0.10
70.28
-0.63
70.32
+1.04
70.14
+0.56
70.18
+0.02 700.22
-0.44
70.26
3、场地土方量的计算:
分别按方格求出挖、填方量,再求整个场地总挖方量、总填方量
H M
s
不透水层
h
含水层
不透水层
•Q=2.73KMS/(lgR-lgX0) (m3/d)
•M――承压含水层厚度(m)
5.确定井管的数量与间距
(1)单井出水量:q=65π d l K1/3 (m3/d)
d、l――滤管直径、长度(m);
第一章 土方工程
概述 土方量计算与调配 土方开挖的辅助工作 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
土方填筑
第一节 概述
一、土方工程的分类、特点 1、施工分类 主要:场地平整; 坑、槽开挖; 土方填筑。 辅助:施工排、降水; 土壁支撑。 2、施工特点 (1)量大面广; (2)劳动强度大,人力施工效率低、工期长; (3)施工条件复杂,受地质、水文、气侯影
二、土的工程分类
按开挖的难易程度分为八类 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 三类土(坚土)、 四类土(砂砾坚土)
——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 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 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爆破开挖
三、土的工程性质
1、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体 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 复。
用于面积较大的基坑。
单排井点平面及高程布置
环状井点平面及高程布置
(2)高程布置(图)
井管埋深:H埋≥H1+h+iL。 H1――埋设面至坑底距离; h――降水后水位线至坑底最小距离(一般
可取0.5~1m);
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1/10,线状1/5;
L――井管至基坑中心(环状)或另侧(线 状)距离。
要求: ( 1)排水沟:沿基坑底四周设置,底宽
≮300mm,沟底低于坑底500mm,坡度1%。 ( 2)集水井:沿基坑底边角设置,间距20~40m,
直径0.6~0.8m,井底低于坑底1~2m。长期用, 有护壁和碎石压底。
( 3)水泵:离心泵、潜水泵、污水泵……
(二)分层明沟排水法 (一)普通明沟排水法
地下含水构造的种类
不透水层 不透水层 不透水层
滞水层 潜水层 承压水层
(二)流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