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崔莺莺艺术形象浅析
赵浩平
(清水县秦亭中学甘肃清水741413)
关键词:西厢记崔莺莺恋爱性格
崔莺莺是著名的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女主角,是作者王实甫倾尽心血塑造的一个追求幸福生活,争取婚姻自由的封建礼教叛逆者形象。
在崔莺莺身上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满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为千余年来,广大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楷模。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战胜传统的禁锢的全过程。
其恋爱发展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从《惊艳》到《闹斋》,写莺莺与张生邂逅相遇,对张生心怀好感,进入初恋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写了莺莺的才貌双全,举止矜持文雅。
莺莺与张生的动人故事,是从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开始,再发展到透过“泪眼”细意“偷瞧”,感情慢慢投入,爱意渐渐产生。
第一本第一折《惊艳》,佛殿奇逢,莺莺的美貌及临别时的回眸一顾,令张生“意马心猿”、“风魔起来”,他立刻取消了上京赴考的打算,把功名富贵抛诸脑后。
可见莺莺的美艳动人,气质超凡。
在“月下联吟”这场戏,当她听到张生吟出“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的诗句时,不禁怦然心动,产生共鸣,惊喜之余她马上应韵而和,倾吐心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临别时特意回望张生一眼。
莺莺所和的诗,流露出她对仅见过一面的张生颇有好感,二人从此心心相应。
从整个举止说来,矜持文雅,不失大家风范。
第一本第四折《闹斋》一场,更为细腻地描写了莺莺对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
为亡父做佛事的当晚,莺莺一会儿“看时节泪眼偷瞧”,一会儿又对红娘说“那生忙了一夜”,并赞张生“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说明她整夜都在注意张生的举动,连张生也感觉到“那小姐好生顾盼小子”,表明了莺莺对张生的感情加深,发展到倾心爱慕阶段。
二、从《寺警》到《赖婚》,是莺莺恋情初受波折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
现了莺莺内心愤激不满的情绪,对家长专制的强烈反抗和控诉。
在“隔墙酬韵”和“佛寺闹斋”之后,她对张生的爱意渐增,剧中连用多首曲子道出莺莺的心中情:
【那吒令】……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
想着他昨夜诗,依前韵,酬和得清新。
【寄生草】想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
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随着她身上爱情萌芽的滋长,她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她说:“俺娘也好没意思,这些时直恁般提防着人……”第二本第三折《赖婚》,当听到老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时,莺莺大为惊骇,随即埋怨老夫人的不是。
当老夫人吩咐红娘“送小姐卧房里去者”时,莺莺又进一步怨恨老夫人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紧接着的唱词表明了她提高了对她那“口不应的狠毒娘”的认识,不由得从内心进行痛骂:
【殿前欢】……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恁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恁个萧何!
三、从《听琴》到《酬简》是莺莺的热恋阶段。
这一部分写了莺莺大胆摘取自由纯真的爱情果实,侧重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她矜持谨慎的性格特点。
《西厢记》细腻地描绘了莺莺的心理矛盾。
她想和张生幽期密约却怕在红娘跟前露馅,于是,嗟叹唏嘘,心摇神荡,并常常使小性子,用一套套的“假意儿”掩藏起自己的真情和矛盾。
莺莺请求红娘为她去张生那里问病,口口声声称红娘为“好姐姐”,当莺莺看到张生的回信时,又向红娘发起小姐脾气来:“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分明是内心极想见张生,但偏偏又要装口硬。
她要红娘带回信给张生,口里说是“着他下次休是这般”,但寄去的却是约张生私会的诗简,上面写道“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表面看起来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实则是一首暗藏机趣的约会诗。
当张生跳过墙应约而来时,她又翻脸不认帐,把张生教训了一顿,以致张生害相思身卧病榻。
随即莺莺又再央求“好姐姐”红娘前去送药方,以化解张生的相思之苦。
待张生一见那药方时,不禁大喜,原来是一封约会他的书信,他的病也就因此好了。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莺莺最终选择了爱情而背叛了礼教,与张生私自结
合,这对年青人大胆地摘取了自由纯真的爱情之果。
四、从《拷红》到《团圆》,是莺莺的恋情再次受到重大冲击的阶段。
这一部分侧重表现了她的感情丰富及用情专一。
崔张私结百年之好,但老夫人即使在“生米煮成熟饭”而又无可奈何之际,仍然打发张生上京考试,要张生考得一官半职之后方能与莺莺结婚。
莺莺与张生难舍难割,却也只能忍受这别离的痛苦:
长亭外,暮秋天气,泪眼人满怀愁绪;意绵绵,情切切,对张生叮咛再叮咛:“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由此可见莺莺对爱情的态度非常执着。
剧末,张生终于在金榜题名后回到莺莺身边,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获得圆满终结。
总之,崔莺莺的性格是复杂的,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
她是相国千金,出身高贵,多才多艺,深受封建礼教熏陶,自小家教严谨,是典型的贵族小姐,然而她与一般的女子不同,她有自己的思想,在温驯的外表下仍有急于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愿望。
她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奇女子。
崔莺莺这个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争取自身爱情幸福的艺术典型,终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有光彩的女性艺术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