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静安区2020年高二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静安区2020年高二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卷2020.05一、选择题(共40 分,每小题 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火星为地球近邻。

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 天文单位。

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A.0.52 天文单位B.1 天文单位C.1.52 天文单位D.2.52 天文单位2.矿物晶体颗粒较粗的黄山“飞来石”形态奇特,令人惊叹,矗立在平坦岩石上,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此岩石为A.石灰岩B.B.大理岩C.C.玄武岩D.D.花岗岩3.阿留申群岛南侧为深海沟。

与该地区岛弧链与海沟成因相对应的是A.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的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之下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的消亡边界D.美洲板块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之下的消亡边界4.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量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降水量大于400mm 为森林景观,200-400mm 为草原,小于200mm 为荒漠。

图中森林景观应位于A.甲B.乙C.丙D.丁5.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非地带性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6.南美洲玻利维亚实际首都及最大城市拉巴斯与上海时差12 小时,其所在的时区为A.西四区B.西五区C.西八区D.零时区7.右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B.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D.上海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8.右图为“印度洋西北部海域涌升流的形成”示意图。

涌升流对印度洋西部沿海海域的影响有A.大气以上升运动为主B.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C.沿岸海区海洋生物增多D.表层海水温度上升9.一般来说,影响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是A.科学技术水平B.自然资源与环境C.对外开放程度D.人均资源消费水平10.下列河流湖泊中,哪一组都参与了海陆间循环A.珠江、纳木错B.雅鲁藏布江、太湖C.塔里木河、洞庭湖D.黑龙江、青海湖11.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会形成“雨岛”,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尘埃杂质较多B.绿化水面面积持续扩大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D.大气中尘埃杂质较少1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江苏南部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江苏南部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江苏南部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江苏南部地区13.下面四个数码表示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与新疆的棉花、内蒙古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形成的主导因素相对应的是①水源②热量③技术④地形A.④③①②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14.位于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夏威夷,有喷焰的火山、茂密的森林、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热烈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夏威夷在世界文化中属于A.太平洋文化圈B.东南亚文化圈 C.伊斯兰文化圈 D.西欧文化圈15.读“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图中空间费用曲线先减后增旳主导因素是A.地租费用、市场近便B.市场近便、工人工资C.工人工资、政策影响D.地租费用、交通费用16.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 依次递减)。

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A.科教文化区B.行政办公区C.旅游休憩区D.中心商务区17.比较稳定地表现出地理环境景观特征的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18.由平原向高原过渡、沿海向内陆过渡、湿润向干旱过渡,森林向草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19.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①、②、③、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读中国自1985年至2003 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20.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 年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约9 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

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实地测量技术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一)秘鲁是南美洲的重要国家,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通道”作用。

读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秘鲁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山区。

材料二: 秘鲁先后完成了马赫斯及首都利马等多条东水西调工程。

材料三:秘鲁有关信息图21.读图一,描述秘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2 分)22.写出图二所示区域内的洋流名称及流向,说明该洋流对秘鲁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8 分)23.图二中人口密度小于每平方千米10 人的区域主要以热带雨林为主,说明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4 分)24.分析秘鲁修建这些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说明对调入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6 分)。

(二)读世界某区域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 分)图中 R 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R 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1亿。

25.分析R 河MN 段和EF 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4 分)26.比较X、Y 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

(4 分)27.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甲平原西部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分析该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

(8 分)28.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概述甲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南部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 分)(三)福建省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读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重要。

左图示意福建省的地形河流图、中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图。

右图示意该区域 1990~2006 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材料二、福建省的年降水量分布图。

29.分析图中5、6、7、8 月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变化的自然原因。

(4 分)30.概括福建省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原因。

(4 分)31.简析福建省多地震的原因。

(4 分)32.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

提出福建省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8 分)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0 A D C C D A D C B B11-20 A C B D D A A B A C二、综合分析题(共60 分)(一)(20 分)21.读图一,描述秘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2 分)从东向西由2000 毫米以上递减到200 毫米以下。

22.写出图二所示区域内的洋流名称及流向,说明该洋流对秘鲁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8 分)秘鲁寒流,由南向北(东南向西北或高纬向低纬)。

(2 分)影响: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秘鲁沿海地区降水量在200 毫米以下;寒流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沿岸多荒漠植被。

(6 分)23.图二中人口密度小于每平方千米10 人的区域主要以热带雨林为主,说明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4 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任答4 点,每点1分,共 4 分)24.分析秘鲁修建这些调水工程的主要原因。

说明对调入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6 分)。

主要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水量消耗多;西部经济发达,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

(4 分)影响:东水西调缓解西部水资源紧张状况,为促进西部经济(工矿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2 分)(二)、(20 分)25.分析R 河MN 段和EF 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4 分)EF 段位于MN 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故EF 段水量较大(2 分);EF 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1 分),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1 分)26.比较X、Y 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

(4 分)X 地年积雪期比Y 地短(1 分)。

原因:X 地距离大西洋较Y 地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1 分),且地势较低(1 分),冬季(或寒冷期)时间较短(1 分)。

27.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甲平原西部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分析该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

(8 分)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较平稳。

(任答 2 点,每点 2 分,共 4 分)该工业区附近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工业基础雄厚;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农业基础较好等。

(任答 2 点,每点 2 分共得 4 分)28.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概述甲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南部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 分)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1 分)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病虫害少。

(任答 3 点,每点 1 分,共 3 分。

)(三)、(20 分)29.分析图中5、6、7、8 月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变化的自然原因。

(4 分)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5——8 月降水多,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多。

(2 分)6 月份降水多,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7 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灾害较少。

(2 分)30.概括福建省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4 分)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可判断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增多(内地降水多于沿海)。

(2 分)原因是:福建省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夏季风)湿润气流;自东南向西北地势逐渐升高,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地形雨,降水增多。

(2 分)31.简析福建省多地震的原因。

(4 分)福建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福建省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2 分)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由构造变动引发地震。

(2 分)32.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