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业推板的原理通常,同一种款式的服装有几个规格,这些规格都可以通过制板的方式实现,但单独绘制每一个规格的纸样将造成服装结构的不一致,如:牛仔裤前弯袋的这条曲线,如果不借助于其他工具,曲线的造型或多或少会有差异。
另外,在绘制过程'p,由于要反复计算,出错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然而,采用推板技术缩放出的几个规格就不易出现差错,因为号型系列推板是以标准纸样为基准,兼顾了各个规格或号is!系列关系,进行科学地计算,绘制出的系列裁剪纸样,保证了系列规格纸样的相似性、比例性和准确性。
目前,服装工业纸样推板通常有两种:(一)推拉探剪法〔又称推剪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先绘制出小规格标准基本纸样,再把需要推板的规格或号型系列纸样,依此剪成各规格近似纸样的轮廓,然后将全系列规格纸样大规格在下,小规格(标准纸样,在上,按照各部位规格差数逐边、逐段地推剪出需要的规格系列纸样。
这种方法速度快,适于款型变化快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纸样推板,由于需要较高的熟练技艺,方法又比较原始,已不多用:。
(二)推画制图法(_又称一图全号法)该方法伴随着数学及技术的普及而发展起来,是在标准纸样的基础仁,根据数学相似形原理和坐标平移的原理,按照各规格和号型系列之间的差数,将全套纸样画在一强样板纸上,再依此拓画并复制LI各规格或号"l3系列纸样,随着推板技术的发展,推画制图法.又分“档差法”、“等分法”和“射线法”等(,服装工业推板一般使用的是毛板(也可以使用净纸样)。
本书推荐介绍的推板方法是目前企业常用的档差推画法。
这种方法又有两种方式;①以标准板作为基准,把其余几个规格在同一张纸板止推放出来,然后再一个一个地使用滚轮器复制,最后校对一遍;②以标准板作为基准,先推放出相邻的一个规格,剪下并与标准板核对,在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再以该板为基准,放出更大一号的规格,依此类推。
对于缩小的规格,采用的方法与放人的过程- 样。
推板的原理来自于数学中任意图形的相似变换,各衣片的绘制以各部位间的尺寸差数为依据,逐部位分配放缩量。
但推画时,首先应选定各规格纸样的固定坐标中心点,成为统一的放缩基准点。
各衣片根据需要可有多种不同的基准点选位.下面以简单的正方形的变化进行分析,见图3一1-假如(a)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比(b)图止方形A' B' C' D'的边长小个单位,(。
}图以B点和B'点两点重合作为坐标系的原点0,纵坐标在AB边卜,横坐标在BC边上,那么,正方形A' B'C'D‟各点的纵坐标在正方形ABC。
对应各点放人:1,0, 0, 1,横坐标对应各点放大:。
,。
,1, 1,顺序连接各点成放大的正方形A' B'(…D';(d)图的坐标系在正方形ABCD的中心.那么,正方形A' B' C' D'各点的纵坐标在正方形ABCD对应各点放大:0.5, 0.5, 0.5, 0.5,横坐标对应各点放大:0.5. 0.5. 0.5.0.5,顺序连接各点成放大的正方形A' 13一C' D一;(e)图的坐标系原点0在正方形ABCD的BC边的中点,那么,正方形A' B' C' 0'各点的纵坐标在正方形ABCD对应各点放人:!,0, 0, 1,横坐标对应各点放大:0.5, 0.5, 0.5, 0.5,顺序连接各点成放大的正方形A,B'C' D';(f)图的坐标系原点0在正方形ABCD的BC边距B点为BC边长的1/4处.那么.正方形A' B' C' D'各点的纵坐标在止方形ABCI)对应各点放大:1, 0. 0,!,横坐标对应各点放大:。
25, 0.25, 0.75, 0.75,顺序连接各点成放大的正方形A- B一C- D。
当然.坐标系还可以建立在不同的边上,只是纵、横坐标放大的数值不一样…,缩小的原理与士类似。
通过(c)、(d)、(e), (f)四图的比较,发现这些放大的图形结构、造型形式投有改变:而且(日图的放大的方法最简单,其他三图的方法就比较复杂。
因此,工业推板的放缩推画基准点和基准线(坐标轴下的定位和选择要注意二个方面的因素:①要适应人体体型变化规律: ②有利于保持服装造型、结构的相似和不变;③便于推画放缩和纸样的清晰。
但由干不同)‟体不同部位的变化,并不像正方形的放缩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各自增长或缩小的规律,因此,在纸样推板时,既要用到_仁面图形相似放缩的原理来拄制“形”,又要按人体的规律米满足“量”。
下面用女上装原型的分割来进一步阐述推板的原理。
首先看一下主要控制部位的公式:前、后片胸围尺寸:B/4十2.5背宽尺寸:B/6+ 4.5胸宽尺寸:B/6 +3后领中点到胸围线尺寸:13/6十7前、后片领宽尺寸;B/20+2.9或l i'(12,由于原型只有净胸围和背长两个尺寸设净胸围的变化量为:、井且以_七公式中‟.份的、/12,背、胸宽各变化2份的二//n,变化量为。
,依据制图的方法在整个画原型的过程中,基本参数是净胸围,假、”号后而的定数.那么,前.、后片胸ity各变化3前、后领宽各变化1份的,/12;再假设净腰围的,前、后腰闲也各变化3份的,共有6块纵条。
后领中点到胸围线变化2份的X/12a/12,连接各分割点成纵向分,如果平分后领中点到峋围线的尺领深(窝)点上,但为了方便计算,割,共有6块横条,见图3一2;前,见上图的虚线,我们发现虚线与前中线的交点并不在前把虚线平移到前领深点处,见t图的实线,该线为横向分、后片共有16分割片。
割寸:在以上16个分割片中,拜小片都要加入部分变化量。
怎样操作这些变化量呢?首先卜看纵条的多边形A13HG,通过E面分析,后领弧长AB和线段GH r各加人…/12,这个变化量的加人实际上是原型围度的变化,我们把这个变化量分成,等份,相邻两份之间加人]ln这样,纵条多边形A13HG围度的加入量就是均匀的变化;其次,纵长条多边形BCIH中整个的围度加入量也是x/12,同样,把线段BC I,肩斜长)和线段HI分成。
等份,把这些纵窄长条均匀拉开,其间距为1/,。
的变化量,多边形BCIH围度的变化也成为均匀的变化;第三部分后袖窿弧线的多边形FJI,把弧线FJ和线段1J都分成。
等份,均匀拉开,这才是理想的围度分配。
其他多边形GHLK., HTML和1'JNM围度的变化与上述多边形分配的原理一样,只是腰各线段的变化量是aI].2}下面看长度方向的变化,首先,横lu-[的多边形ABCFD由多边形ABED和多边形BCFF 组成,把线段AD和线段BE平均分成。
份,均匀拉开的变化量为1/n的:/12,同样、把CF也等分成n份,均匀拉开,两个多边形的增加量就是多边形ABCFD的变化量;其次,把多边形DFJG的线段DC和曲线FJ各等分。
份,横窄条均匀拉开二//12的1/n,这样,多边形DFJ(;在长度方向的变化量被均匀加人;第三,把多边形GJNK的线段GK和曲线JN各等分。
份,假设背长的变化量为Y,那么,胸围线到腰围线的变化量为Y一2x/12,在相邻的两横窄条之间分别加人Y一2x/12的1/n,即可。
前片纵、横向变化量的加人与后片类似,按这种方法把变化量加人,既能满足尺寸“量”的要求,又能保证纸样“形”的一致。
上面的过程只是理论上的分析,但可以把纵条和横条的变化量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也能实现“量11和“形”的统一,见图3一30以后片为例,取纵条多边形ABHG的后领弧长AB的中点和线段CH的中卢;,沿两中点剪开,拉开并加人:/12;同样,对于多边形RC!H和多边形FJI分别取肩斜长BC,线段HI,部分袖窿弧线FJ和线段U的中点,加人:/12:而在多边形GHUc、HLML和IJNM中也是取相应线一段的中点,但在靠近胸围线处加的量是二//12.而在靠近腰围线处加的量是a/12。
同样,前尸,与后片一样处理,加的量参看_卜图前片中的数值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利用基本原型板的曲线构造来连接变化后的弧线。
我们按照制图的方法计算上面放大的原型与基本原型在具体数据上的变化。
原型后领宽〔后横开领)的计算公式为:净胸围/20+ 2, 9,按照这个公式可推算出:放大的原型的净胸围为88cm时。
后领宽二88/20十2.9二4.4+2.9=7.3cm;当基本原型的净胸围是84cm时,后领宽二84/20 + 2.9二4.2十2.9二7. 1rm;那么,两后领宽之差二7.3一7.卜0.2cm.,推板是怎样计算后领宽的变化呢?采用的计算公式依旧不变:放大的原型与基本原v的后领宽之差二(88/20十2.9)一(94/20+2.9)二(88一94)/20二4/ 20二0. 2em,比较两个差数,不论是按制图的过程绘制,还是使用推板方法,数值相同。
仔细观察推板计算的后领宽的变化为4/20,其中的- 4-就是放大原w的胸围与基本原型的胸围之差,从中知道,推板采用的数据是把公式中涉及某部位尺寸换成该部位的相邻规格的差数,而与公式中使用的定数(假设在整个推板过程中该定数不变)没有关系…、当然,因款式和造to的需要,该定数可以稍作适当调整。
从上可知,推板有两条关键的原则,简单说:一是服装的造型结构不变,是…形”的统一;二是推板是制板的再现,是“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