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二.pptx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二.pptx

答: 6.下列几种说法,不正确的三项是 ( )( )( ) A.缨子是听了“我”的话,才去寄信的,一切都怨“我”太冒失。 B.“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表现“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空潦的 心境。 C.把缨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缨子长得像蝴蝶的外貌。 D.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爱缨子。 (二)阅读下段文字,完成 1—3 题(6 分)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解释加点字。
(1)吾得兄.事之
蚓无爪.牙.之利
蟹六跪而.二螯
学海无涯 4.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四 、口语交际。(8 分)
假如你在福建省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你打电话怎么对你 的母亲说?对你的母亲说: 五、作文。 (60 分) (一)请你拟写一张请假条,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单位。 (二)作文: 掌 声
[答案]通过写景来抒情,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极大痛苦。
6.ACD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1、A2、D3、(1)像兄长一样(2)爪子和牙齿(3)表并列 4.翻译下列句子。 1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 2 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劫的出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
四、口语交际。(8 分) 妈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在这次全省。。。专业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平时的准备和努力 总算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太高兴了。
学海无涯
3.(1)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2)使作品形成匀称而完整的结构。(此题考查对作品布局谋篇 的鉴赏。作者善于在不同时间里反复运用一个固定场景,来反映小说中“我”的感情变化。文中三次写到“站 在骑楼下”,但每一次“我”的感情思绪都不一样。这样写既使“我”的感情思绪变化的脉络和层次更加清楚 明显,又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为匀称完整。)
学海无 涯
2016 年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基础知识。(33 分)
(一)选择题。(27 分)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锲(qì)而不舍 袅(niǎo)娜 倩(qiàn)影 B.蓊蓊
(wēng)郁郁 跋(pá)涉 懦(nuò)夫 C.游目骋(chěng)
怀 慰藉(jiè) 追溯(sù) D.蓬(féng)筚生辉 刚愎
答: 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缨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的特征,并交代了给 母 亲信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
答: 3.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其作用是什么 ? 答:
4.小说表现了我的痛苦、悔恨和对情人的无限眷恋。文中表露“悔恨”情绪最 鲜 明的一句是
答: 5.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在眼镜上,其作用是 什 么?
(fù)自用 卑鄙(bǐ) 2.下边选项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穿流不息 B.一诺千斤 C.名信片 D. 追溯
粗犷 再接再励 入场券 金榜题名
一如继往 水龙头 人情事故
滥竽充数
3.下列句中的方框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1. “道”字的意思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下列各项中“而”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A.句蟹:六非跪能而水二也螯,而C 绝江河。B.吾尝终日而思矣 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山上有了小屋,好像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
自由!
5.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学海无 涯 A.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烦恼。 C.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D.它与作者淡淡的哀
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4.这段文字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 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
A.月下的荷塘
B.月的光和影
C.荷塘的月色
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4。为什么呢?只带一把小伞?(此题考查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 5。[解析]此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两个细节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是后一细 节的衬托。同样是“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但后一个“雨点”更是溅到生命里的痛苦和泪水。看似写
景,实是写情,写“我”的内心痛苦。
2.作者之所以认为“这恰到了好处”,理由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对美好的向往心情吻合 B. 和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吻合 C.在这淡淡的月色下,能给 人丰富的遐想,使作者感到“到了另一世界”似 的
D.朦胧的月色能赋于景物新奇甜美、温和的韵味,令人神往
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醋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标有
的地方都是叠音词,应依次填入的正确的一组是( )
A.轻轻 B.静静 C.轻轻 D.静静
薄薄 淡淡 淡淡 薄薄
淡淡 薄薄 薄薄 淡淡
弯弯 柔柔 柔柔 弯弯
学海无 涯2
.这段文字写景的顺序是( ) A.从上到

B.从光到影
C.从动到静 D.从荷到树
3.“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

( 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味。 B.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
的灯光。 ,一片宁谧。
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4.下列语句描
写的角度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
退了一些。
B. 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
2015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33 分) (一)选择题。(27 分) 1-5CDDAC 6-9DBDC (二)默写。(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永远的蝴蝶(18 分)
1.[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鉴赏。悲剧因雨而生,小说开篇写雨,正是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 代。樱子遭遇不幸后,又写“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生命里,成为“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 显然,贯串全文的“雨”已成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并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答案)(1)交代“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2)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3)造成笼罩全 文的阴冷氛围。 2.「解析 l 此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鉴赏。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过马路的形象,伴着“我” 的痛苦和思念已深深刻在“我”心中,小说再次描写这一形象,是为了突出我“对樱子的深切怀念和爱 恋。小说最后交代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样构思,既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表达了“我”对樱子永不磨灭的爱;(3)照应前文。
D.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
学海无 涯的 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默写。(6 分)
1 古来圣贤皆寂寞,
2 肯与邻翁相对饮,
3 此情无计可消除,
(4)
,。
5 大江东去,浪淘尽,
6艰难苦恨繁霜鬓,
二、现代文阅读。(29 分)
(一)阅读下段文字,完成 1—6 题(34 分)
作文略
C.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D.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 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 相演出。 C.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 东.山.再.起.。 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 术 魅力。
①虽然是满月,②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③所以不能朗照;④但我以为 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着树照过 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像是画在荷叶上。
学海无 涯 1.文中加粗的“这”指代的是( ) A.虽然是满月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B.天上有一 层淡淡的云,不能朗照 C.不能朗照 D.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
永远的蝴蝶(18 分)
[台湾]陈启佑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
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缨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地点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
3.选出对第⑤句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描写月下灌木和柳树之美 B. 描写灌木和柳树的影子美 C.正面 描写月色朦胧美 D.用反衬法写月 光轻盈荡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