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21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O 16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楞次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经典力学对宏观物体和微观物体的研究都适用15.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点正上方高度为10m处的O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10m/s2)A.2s B.2s C.1 s D. 0.5 s16.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可采用右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0A 和1.0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 和15.0V 。
则当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A .电动机的内阻为7.5ΩB .电动机的内阻为2.0Ω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0W 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6.0W17.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V=2m/s 不变,两端A 、B 间距离为3m 。
一物块从B 端以V0=4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m /s 2。
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 . D.18.空间某区域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 ,电性未知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v ,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 。
若A 、B 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A、B 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大小关系为B A E E >、B A ϕϕ<B.若12v v >,则电场力一定做正功C.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gh v v qm 222122-- D .小球从A 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21222121mv mv -19.如图所示,一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重G1,人重G 2,人站在木箱里用力F 向上推木箱,则A .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 2+FB.木箱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G2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 2-F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为G 1+G 2 20.一圆形闭合线圈,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垂直,下述哪些情况线圈中的电流将变为原来的一半A .使线圈匝数减少一半 B.使线圈面积减少一半(仍为圆形)C.使线圈半径减少一半 D.使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减小一半21.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初速度v 0从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 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
E K代表动能,E代表机械能,E P 代表势能,a代表加速度,x 代表路程。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是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为了较精确测量阻值约为6Ω的金属丝的电阻,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压表V 1(量程3 V,内阻约为15 kΩ)B.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为75 kΩ)v 0甲乙 A B C DC.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2Ω)D.电流表A2 (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E.滑动变阻器R(0-5Ω,0.6A)F.输出电压为3V的直流稳压电源G.开关S,导线若干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采用伏安法测其电阻,则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用(填仪器序号),电流表应选用(填仪器序号),下图中最合理的电路图应选择。
23.(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两物块A和B用轻质细绳连接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开始时保持A、B静止,然后释放物块B,B可以带动A拖着纸带运动,该同学对纸带上打出的点进行测量和计算,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天平测出A、B两物体的质量,m A=150 g,mB=50g。
图乙图甲(1)在实验中获取如图乙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测得x 1=38.89cm,x 2=3.91cm,x 3=4.09cm,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从0运动到5的过程中,物块A 和B 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 ,动能增加量为 J(取g =9.8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由于疏忽没有测量纸带上开始一段距离,但是利用该纸带做出22v 与A 下落高度h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
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 = (用a、b 和c表示)。
24.(14分)宇航员乘坐航天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圆轨道绕月运行。
经过多次变轨最后登上月球。
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铅球从高度为h 处释放,二者经时间t 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已知引力常量为G ,月球半径为R,求:(1)月球的质量(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2)航天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高度为H圆轨道运行速度之比。
25.(18分)如图所示,边界PQ 以上和MN 以下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4B ,PQ、MN 间距离为d 32,绝缘板EF 、G H厚度不计,间距为d ,板长略小于PQ 、MN 间距离,EF 、G H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有一个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粒子,电量为q,从EF的中点S 射出,速度与水平方向成30°角,直接到达PQ 边界并垂直于边界射图丙入上部场区,轨迹如图所示,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与绝缘板相碰时无能量损失且遵循反射定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粒子能再回到S点。
(粒子重力不计)求:①粒子从S点出发的初速度v;②粒子从S点出发第一次再回到S点的时间;③若其他条件均不变,EF板不动,将GH板从原位置起向右平移,且保证EFGH区域内始终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若仍需让粒子回到S点(回到S点的运动过程中与板只碰撞一次),则GH到EF的垂直距离x应满足什么关系?(用d来表示x)(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方框图黑。
注意所做题目都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大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33.【物理一选修3-3】(15分)(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2)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容器横截面积为S,活塞重为G,大气压强为p 0。
若活塞固定,封闭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 1;若活塞不固定,仍使封闭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 2。
不计一切摩擦,在活塞可自由移动时,封闭气体温度升高1℃,活塞上升的高度h 应为多少?34.【物理——选修3-4】(15分)(1)一简谐振子沿x 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m;t=4/3 s时刻x =0.1m;t=4s时刻x=0.1m 。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A .0.1m,8/3 s B.0.1m,8 sC.0.2m ,8/3 s D.0.2m,8 sE. 0.3m ,10 s(2)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 1=0时刻波形如下图实线所示,t 2=0.05 s 时刻波形如下图虚线所示。
若周期大于)(2121t t -,则最小波速和最大波速分别是多少?方向如何?35.【物理—选修3-5】(15分)(1)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B 球在前,A球在后,kg m A 1=, kg m B 2=,s m v A /6=,s m v B /3=,当A 球与B 球发生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可能为A. v A =4m/s , v B =4m/s B . v A=2m/s, v B =5m/sC. v A=-4m /s, vB =6m/s D. v A =7m/s, v B =2.5m/sE. v A =3m/s, v B =4.5m/s(2)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2kg ,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A以V 1=3m/s 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质量为m2=0.1k g的木板B 的左端,同时木板B 以V 2=1m/s 水平向左运动,A B间动摩擦因数μ=0.5,水平面光滑,木板B的长度L=0.5m,g=10m /s 2。
求:从物块A滑上木板B至滑离木板B 的过程中A 对B 的冲量大小。
哈尔滨三中2021年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14.B` 15.C 16.D 17.B 18.C 19.AB D 20.CD 21.CD 22. (6分) A D d 23. (9分) 0.42 0.40c a b +2 24.(14分)(1)221t g h 月= (2分) 2R Mm G mg 月=(2分) 222Gt hR M =(3分) (2)R v m RMm G 212=(2分)R H v m R H Mm G +=+222)( (2分) RH R v v +=21(3分) 25.(18分)(1)d L 32=,且s为中点,d R o 360sin 1= , d R 21= (2分)12R mv qvB = , qB mv R =1 , (2分) m qBd m qBR v 21==(2分) (2) 如图,粒子应从G 点进入P Q的场在4B 场内,224R mv Bv q = ,24412d R B q mv R === (2分) 做半圆,并垂直PQ 再由E点回到B场区由对称性,粒子将打到GH 中点并反弹,再次回到S 点的轨迹如图粒子在B 场中时间qB m qB m T T t 3423232614111ππ===⨯=(2分) 粒子在4B 场中时间qB m B q m T T t 242212222ππ===⨯= (2分)qB m t t t 61121π=+=总(2分) (3)如图所示,由粒子运行的周期性以及与板碰撞遵循反射定律,有如下结果:.....)2,1,0(,)13(=+=n d n x 或 .....)2,1,0(,3==n nd x (4分) 33.(1)BCE (2)活塞固定时,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增加的内能Q1活塞不固定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为W,则Q 2+W= Q 2-(p 0Sh+Gh )对活塞由能量守恒定律得Gh= W内-p0Sh所以W=-W 内=-(p 0Sh+Gh) 解得活塞上升的高度34.(1)ACD (2)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Δt =nT +,且n =0或1 ﻫ当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Δt=n T+,且n=0或1由波速公式v=可知,当速度v 最小时,周期T 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