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一、教育调查研究概述(一)教育调查研究的含义教育调查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它与一般的社会调查不同,它是为了认识某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地考察活动。
(二)教育调查的类型关于教育调查的类型,目前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普遍调查也叫全面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如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
这种类型的调查的优点是具有普遍性,能全面地反映教育的许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情况,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
但是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往往比较肤浅和简单,有些问题无法深入了解,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广,往往耗资大费时长。
抽样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推断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个案调查,即在对被调查的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
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现状调查,即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现状进行调查。
如当前学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调查。
这种类型的调查,其时间特征是“现在”或“当前”,是进行“现状状况”、“当前情况”的调查。
相关调查,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展调查,即对教育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
预测调查,主要揭示某一教育现象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
这类调查难度较大,其结果相对来说准确性不是很高。
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问卷调查,又称问题表格法,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访谈调查,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测量调查,指用一组测试题(标准化试题或自编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况,从而搜集数据资料进行量化研究的一种方法。
调查表法,指通过向相关的调查对象发放研究要求设计好的各种调查表格来搜集有关事实或数据资料的调查。
调查表主要用于搜集各种形式的事实资料,尤其偏重于搜集数据资料。
(四)教育调查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一次调查所选的课题应具备现实意义或理论价值,而且应该是可行的。
2.选择调查对象选取调查研究的对象的一个重要环节,选出的调查对象对总体的代表性程度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要选好调查对象,就必须系统地考虑调查的总体、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问题。
就调查对象而言,应严格界定总体的范围和属性,对调查总体的界定应包括对象总体中个体的单位、对象的年龄范围、职业种类、地域分布等内容。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研究者在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之后,就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与不同的研究对象来选择具体的调查手段。
调查法还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搜集资料,都必须借用一定的工具,这就涉及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是研究者对调查研究工作及其工程所作的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制定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以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
调查计划在内容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调查内容提纲和内容的操作性说明。
(3)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及其要求。
(4)调查手段及工具的说明。
(5)调查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6)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5.实施调查调查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往往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情况。
调查实施的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过程,即运用调查手段,接触调查对象,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
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核查资料,看看所搜集的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留意数据的数字是否正确,做到及时补救、更正,尽可能避免人为的错误。
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调查者搜集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散杂乱的,需要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及时地进行分类、汇总、概括、统计,这就是资料的整理。
只有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反映出事物存在或变化的特征,才能形成研究结论,才能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二、问卷调查(一)问卷调查的特点1.问卷调查的标准化问卷的编制遵循一定标准,有指导语和填答规范,在正式调查之前有测试与修订过程,因此调查过程是标准的。
2.调查形式的匿名性在科研活动中使用问卷,一般不要求答卷者署名,因而有较好的匿名性,这有助于调查对象在填答时消除各种顾虑,真实客观地回答问题和提供资料,尤其是当研究涉及一些与单位、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有助于调查获取全面而真实的资料,以提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如需填答者的背景资料,应置于题目最后来问。
3.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在利用问卷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时,调查者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能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
相对而言,问卷法省时省力,所需经费较少,是一种高效率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但往往是表面的,不能深入了解内心世界的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回答某些问题,也很难得知不回答的原因,因而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二)问卷的结构问卷的结构是指一份完整的问卷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份完整的问卷主要应包含指导语、问题、结束语等几部分。
1.指导语指导语置于问卷前面,一般对问卷回答的方式、方法作具体的规定或对被调查者作答时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作具体的说明,以引导被调查对象正确地填答问卷。
一般要语言通俗流畅,简洁明了,语气亲切,使调查对象能够明白并愿意回答问题。
2.问题问题及供选择的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
问题是研究者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将有关调查内容转化而成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题目。
在封闭性问卷中,问题后必须以不同形式附上供选择的答案、而在开放性问卷中,问题后不必提供任何形式的答案。
3.结束语问题的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
问题的结束语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答谢词,即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感谢;二是对问卷回收的方式的说明,即填答者完成填答后,用什么方法将问卷返回给调查者。
另外,有些问卷在末尾还应署上问卷设计者的姓名和问卷设计、使用的时间。
(三)问题的设计1.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语言简练,词句通俗易懂,长度适度;问题的范围适当,要符合调查需要,有较好的覆盖面而且不交叉;问题的内容应具体、清晰、含义单一;问题的数量合适,问卷的作答时间以20-40分钟为宜;设计者应持中立态度,避免问题中隐含会对被试进行暗示的信息;要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不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填答者出现社会认可效应;问题的排列顺序合理,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2.问题的形式在一般的问卷中,根据问题内容的不同,可将问题分为两类,即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
事实性问题是关于曾经发生过的、现已存在的、将要发生的事件、事物的状态、人的实际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事实性问题一般涉及三种事实:人口学资料、事物状态和人的实际行为。
态度性问题是关于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或某类人的认识、态度以及有关的感受或体验等方面的问题,它往往涉及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动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
3.问题答案的格式从答案的内容上分析,设计出的答案应符合下列要求:答案的意义要明确,简洁;各个选项应相对独立,选项之间不应有相互包含或彼此交叉的情况;有层次的选项应层次分明,有一定的区分度,且选项排列讲究逻辑性顺序。
从答案的形式上看,人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基本格式:(1)是否式。
每个问题均提供两种答案,即是或否,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个作答。
(2)选择式。
设计者给每个问题设计几种可能的答案,让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一项或几项适合其情况的答案。
(3)排列式。
又称顺位法,指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态度按某种标准给提供的答案排序。
(4)量表式。
将答案根据某种标准分成一定等级由被调查者进行评定,并要求其用某种方式标示出自己所在的等级。
(5)表格式。
将有等级区别的问题和答案编成表格,让被调查者用填表的方式来回答问题。
三、访谈调查(一)访谈调查的特点1.灵活性强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访谈调查的最大优点是灵活性强。
访谈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控制问题的选排、重复或解释。
另外,使访谈者可为不同访谈对象准备与之适合的一套问题,所以访谈调查较其他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2.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由于有访谈员作为访谈对象的指导者,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训练并富有访谈经验的访谈调查员,他们可以利用一些问卷或访谈提纲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3.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访谈调查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调查者能直接从研究对象口中获得最直接的、不通过任何形式转换的信息资料。
同时,调查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评估资料的真实性程度。
调查者还可通过进一步的访谈,或者调换访谈对象等方式来重新搜集资料。
4.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由于访谈调查是采用口语方式,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的互动生动流畅,所以调查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减少了理解上的障碍。
5.容易进行深入调查访谈者可以根据需要就某个问题补充询问或追问,使之对资料的掌握更全面深入。
同时,访谈还可以通过彼此的交流了解到被调查者的内心世界,获取有关研究对象的更有价值的、深层的心理特征方面的信息资料,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二)访谈调查的类型1.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根据研究者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与否,访谈过程中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将访谈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是指访谈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受访者按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
结构性访谈的最大优点是:访谈所获得的资料标准化程度较高,便于统计分析,对于不同访谈对象的回答也易于进行比较分析。
非结构性访谈是指只按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的非正式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有利于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调动双方积极性,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访谈过程,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考察,能灵活地处理在访谈设计中没有考虑到事件和问题。